265 餘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被賴公公拆穿,這年輕人雖然尷尬憤恨,可是心裡卻更加警惕。賴公公到底是誰,怎麼曉得他身份的,而且,聽他口氣,似乎是宮裡出來的,難道是當年的哪個小王爺不成。若是這樣,那可是真正的皇子皇孫,和他這樣沾了一丁點血脈的,不是一個水準的呀。他想著,就心中發寒。

賴公公這番話,立刻就表明了,他絕對是有備而來,不是隨意路過,江嵋也警惕起來。要是衙門裡被賴公公攙和進眼線,她是管不著的,但是酒樓這邊,可就麻煩大了。

若是那眼線只是聽命於賴公公,倒是好說,可是因為考慮到現在的地域xing問題,眼下食肆裡面招收的都是本地人,說的一口六安話,雖然招聘的時候也有考慮過外地客人問題,所以有幾個“精英”是會講一口官話的,但是亦都是土生土長六安人。那麼,問題就有些麻煩——賴公公怎麼會能叫這些六安人聽從他的話呢,八成就是收買了,既然他收買得,別人也收買得,自己這食肆,那些賴以為生的各種新鮮事物,豈不是對別的客商來說,也是透明的?

正在江嵋憂慮之時,那趙姓的好看男子忽然跳起來,指著賴公公大聲道:“不對!你不是我那些叔公叔伯們!他們都在東西兩京,哪兒能到這些地方。”然後洋洋自得的看著賴公公:“冒充皇族,可是天大的罪過,要挨板子的,你年紀這麼大,想來受不住,不要自討苦吃。”

這會兒那幾個博士已經在江嵋的示意下,把菜色一樣樣的端上來的,放在桌上,雖然沒有人去吃,可是香味卻叫人食指大動。賴公公一邊拿絲巾擦著手,一邊淡淡的捏起筷子,道:“誰說咱家是王公貴族了?咱家,哼哼,不過是個伺候人的下等人。怎麼?趙鷺,你以為咱家是何人啊?”

趙鷺登時愣住了:“你……不可能!啊……我……我曉得了。”

趙鷺的面上,頓時露出驚慌失色的表情來。這人,一定是宮裡面的公公了,看他這有恃無恐的模樣,難道是哪位皇爺來到了這窮鄉僻壤裡玩耍不成,這下,可是麻煩了。

他面如死灰,一屁股倒坐在凳上,幸而,這凳子不像是普通的獨凳,則是有把手靠背的,所以沒有摔過去,而是做的穩穩當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眼下也到了中午,大家夥兒吃飯吧。”賴公公就似主人一樣,招呼起來。

有了賴公公,起碼這趙鷺不敢放肆,但江嵋是女子,當著這麼多外男的面,卻是不能加入飯局的,雖然說這是十二人的大桌子,連帶上洪砂、楊漁之、客商並趙鷺、賴公公,也才五個,遠遠坐得下。

洪砂見趙公公開吃,就行禮和江嵋一起退下。到了隔壁屋子,江嵋招呼著人去做點小菜,最好爽口些,並下兩碗青菜雞湯面線來。

忙累了一上午,吃些這個,最好不過。洪砂感激的對著江嵋點點頭,臉上的疲憊和擔憂之色湧了上來:“江娘子,這次恐怕是麻煩了。”

“別擔心,我叫了小九來,他不敢妄動。你看看,只一個賴公公就壓得他沒法動彈呢。”江嵋拍拍洪砂的手,寬慰道。

“不是呢,我是怕楊家牽扯進惠州的案子。我記得江娘子說過,那時候在惠州,官人是曾經給那個蔡堤出謀劃策的,而且還做了不少的事情,所以前後才耽擱了兩三個月方能回到六安。這東西很容易查證到,有心人若是要做些什麼,可是個大好幾回。”

江嵋心裡咯噔一下。洪砂的擔心,並非無的放矢。當年車蓋亭詩案,幾乎朝堂上所有的新黨都被網羅一空,但是因為最後楊漁之拿著江嵋交代下來的那些歪理,加之和其餘眾人在輿論方面造勢,鬧的紛紛揚揚,最後雖然大部分新黨都落個流放貶官的下場,可是並沒有達到舊黨預想的局面——起碼現在蔡確就過得似乎挺好,還蓋起來什麼蔡堤,他們當初可是想把這老爺子整的欲死後快的。

看著江嵋憂慮的面孔,洪砂咬了咬唇,搖頭道:“興許是我想多了吧。”

不多時,飯菜便上來了,兩女默默吃完,過會兒,便有人通告,說是那邊也吃喝完畢,可以過去了。

江嵋這才和洪砂一併挪步,但是想到劉大姑已經去請趙佶有大半個時辰了,怎麼人還不到,心裡就生疑。

食肆是有馬車的,這樣急事,肯定是坐車去,方才劉大姑下去沒多久,也聽到了馬車聲音從院子裡出去,趙佶住的地方又在城中,離這裡並不遠,怎麼會如此久時間都不來呢。

她卻不知道,這會兒趙佶並不在自己家,而是在楊家宅子。楊家老宅子那邊,早就鬧成一團了。

自打江嵋給兩個孩子搬到遠離趙姑父所居地方,雖然不過一天時間,可是趙姑父也看出來江嵋的心意,他們夫婦兩個,恐怕是很難接受將孩子給他家做媳婦的。

想來也是,江惜在家中雖然是女孩兒,可是地位並不比楊書汝低到哪裡去,兒子女兒都是寶貝兒,楊紀也沒見得重男輕女,況且,他也是知道的,江惜才是江嵋親生的,她沒有虐待楊書汝就算是個好人了,何況現在視如親生,但是要她刻意偏向楊書汝,卻是不太可能的。

思來想去,趙姑父覺得自己在楊家住的時間也夠久了,決心去找楊紀說個明白。江嵋小夫婦聽了他一番言辭,沒有上來質問無憑無據就靠他一張嘴,就叫女兒嫁過去,八成是在騙人就算仁義了。但是若是找楊紀說,楊紀一定會應下來的。他想回家去了。

雖然家裡沒什麼人惦記他,他老來獨居,並不和兩個兒子住在一起,又沒有什麼姬妾,只有一個伺候的老僕,還是去年才找的,沒什麼感情,也向家報過信說起行程,可是心裡還是想著要回去蜀地。六安再好,也不是家鄉,何況他打心底裡覺得蜀地比六安要好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