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布列塔尼方向的動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795年4月20日,布列塔尼軍團(原布雷斯特軍團)的指揮官奧什,與部分舒昂黨人在首府雷恩附近的一處宅邸裡,簽訂了和約。

實際上,參加雷恩談判的舒昂黨大小頭目總共有二百多人,但最終僅有21個人籤了字。其中,保王黨人科爾馬丁以“忍辱負重”的方式,設法說服了舒昂黨的另一個主要首領布瓦阿迪,但其它在布列塔尼頗具影響的兩位首領,卡達杜爾和布瓦濟等人都沒有籤。

事實上,籤了字的人大都也對這個《和約》的履行,毫無信心。

不僅是舒昂黨叛軍,共和派這邊也不相信和約,因為雙方都同床異夢,各懷鬼胎。

一方面,皮塞得知和約後,便立刻認可了科爾馬丁迷惑共和派的行動,他認為這個和約只是暫時停火,剛好能為接應流亡軍登陸爭取到準備的時間;

另一方面,奧什也早就透過間諜和探子得知布列塔尼的叛軍正和在英國的阿圖瓦伯爵等人勾結,所以他也想利用這個和約儘量分化叛軍的力量,並向布列塔尼半島調集更多的平叛軍隊。

當情報部在西方軍團康克洛將軍的積極配合下,準備給旺代叛匪首領設下陷阱之際,此刻在布列塔尼,共和軍獲得舒昂黨叛匪頭目之一科爾馬丁,與海外流亡貴族溝通的確鑿證據,以及流亡軍即將從英國登陸法國西海岸的確切訊息。

5月27日,奧什派出的信使向巴黎彙報,由於舒昂黨叛軍的反覆無常,共和國與舒昂黨(朱安黨)叛軍達成的和約已變得毫無意義,建議立刻中止和約。

得到了救國委員會的正式授權之後,這位布列塔尼軍團指揮官以開會協商為由,將科爾馬丁騙到雷恩城會面。

剛一見面,奧什就讓憲兵正式將面前的保王黨人加以逮捕。

科爾馬丁被捕之後,由奧什親自主導的整個誘捕行動,還持續了兩週多時間,總共逮捕了大大小小近百名叛匪首領。

在高舉大棒的同時,奧什也時不時的丟擲若干個“胡蘿蔔”,促使60多名叛軍頭目帶著部隊,主動向共和國-軍隊繳械投誠。

於是在雙方尚未正式開戰的6月中旬,舒昂黨叛軍一下子就損失超過四分之三的指揮官。而原本異常混亂的指揮系統,變得越發脆弱不堪。

那些造反立場堅定的舒昂黨叛軍,被佔據絕對優勢的共和國軍隊,趕出城鎮、鄉村與城堡,一步一步的,被擠壓到沿海區域。

然而,令奧什感到失望的,是憲兵沒能逮捕三個重量級的舒昂黨叛匪首領:舒昂黨人名義上的領袖皮塞伯爵,實力最強的叛匪首領卡杜達尓,以及行事最為囂張,年僅19歲的“小將軍”布瓦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後查明,那是共和軍內部有人在給舒昂黨通風報信,導致上述三人成功逃脫了憲兵的追捕。

就在《四月和約》作廢,雙方徹底翻臉之際,奧什不斷向附近的軍隊借調兵力增援。儘管布列塔尼軍團號稱4萬,但實際兵力也不過2.5萬,而且大部分軍隊都已部署在各個城鎮,交通要道與重要隘口,導致可以機動作戰的兵力極少。

在1795年6月初,奧什手中機動部隊只有少得可憐的兩千人,如果僅僅壓制現有的朱安黨叛軍,就需要再增加四千人;但要是圍殲貴族流亡軍的登陸部隊,奧什宣稱需要一萬以上的兵力。

上述就是,奧什向安德魯和救國委員會報告書中的一部分內容。隨後,軍委會給予他的官方答覆,卻是讓奧什向北方的瑟堡軍團與南部的西方軍團借兵。

在之前的任命中,布列塔尼軍團也負責監管上述兩個軍團,身為總指揮的奧什也是瑟堡軍團與西方軍團司令官的上級。

北方瑟堡軍團的指揮官,杜巴耶特在接到調兵令的時候,向軍委會聲稱自己的防區也很吃緊,最終只給奧什送去一個步兵團。

於是,僅有維萊訥河一河之隔的西方軍團,就成為了奧什的主要兵源。於是在整個六月份裡,奧什從康克洛麾下陸續借走了4個旅,九千多人馬。

從一開始,康克洛一直沒有拒絕過奧什提出的,那些有理的和無理的要求,都是盡心盡意的滿足這位年輕上司的要求。

但在私下裡,西方軍團司令官對著自己的一幹部下時不時的抱怨說,自己多次致信救國委員會,委婉的提出旺代地區的情況還不穩定,仍然需要保持充足的兵力。況且,他在當地的兵力本來就不充足……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向維萊訥河以西分兵了。

然而,執掌軍委會和救國委員會的安德魯統帥,卻是藉口說義大利軍團、萊茵軍團與摩澤爾軍團需要更多的增援,就讓他和奧什商討應該如何“合作”,不過在此之前繼續向布列塔尼送去增援部隊。

毫無疑問的,上述這一切不過是煙霧彈而已,迷惑西方軍團與布列塔尼軍團中,極少數不忠於共和國的高階指揮官。

實際上,安德魯已早為西部叛亂的“終結者”奧什將軍,秘密籌辦了一支精銳部隊,那就是新組建的憲兵第二師團8千餘人,包括步兵、騎兵、炮兵,以及一支配置了各種先進武器的特戰隊。

此外,該師團指揮官,是為以謀略和勇猛見長的蘇爾特將軍,而且半數軍官與全部參謀,都屬於參加過波旁宮軍校短期進修的學員,忠誠於安德魯和共和國。

目前,該師團正在巴黎西南方向的沙特爾地區集結。等到換裝之後,就將趕赴布列塔尼地區,預計會在6月底之前正式歸入奧什總指揮的作戰序列。

憲兵第二師團士兵,大都是剛從已解散的北方軍團和西比利牛斯軍團中的退役老兵組成。換言之,這些士兵大都跟隨過安德魯,不僅對執政官和共和國的忠誠度極高,而且戰鬥經驗豐富。

在1794年底,救國委員會和軍委會接受了國民公會的一項提案,那就是將革-命法國目前的110萬現役部隊,在1795年雪月之前,削減到50萬人,減輕早已沉重不堪的軍費開銷。

等到安德魯執掌軍委會和救國委員會之後,他透過與平原派的合作,經歷了與左右兩派反覆爭吵過後,成功修改了原有軍隊總人數50萬人的決案,將共和國的總兵力保持到65到70萬之間。

但作為政治妥協的一部分,安德魯也向國民公會做出承諾,一旦對外戰爭徹底結束之後,法國常規軍的總人數,將限制在30萬到35萬之間。即將士兵和民眾之間的比例,穩定在1:100左右。

不過,外籍僱傭兵團與殖民地軍隊,暫且不在此限制之內。其中,外籍軍團的總兵力不得超過5萬。

至於何時為戰爭結束,安德魯告訴自己的心腹,至少是在15年之後,即便解決了西部叛軍和貴族流亡軍,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諸侯聯軍之後,還有海峽之隔的英國人,以及千里之遙的俄羅斯人,甚至還包括曾是法國堅定盟友的美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