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龍場悟道 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

1472年生於禹杭餘姚,出生於一個富貴人家,父親王華高中狀元後全家便遷到了京城。

他自小便異於常人,不僅喜讀兵書、舞槍弄棍,還時常語出驚人,不願在私塾好好讀書,在這時的王守仁白宇眼中就是一個不安分熊孩子。

十三歲的王守仁時與私塾先生探討人生第一等事為何時,先生說:“人生第一等事不過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就如你父親那般高中狀元。”

而王守仁卻搖頭反駁道:“第一等事乃是讀書做聖賢!”

觀看了現場全部對話的嬴政當即拍桉而起,和白宇對罵了整整三個時辰,罵的祖龍洞天天昏地暗,差點讓他搶人成功。

十五歲時,王守仁出居庸關,這一下他徹底的放飛自我,整日肆意縱馬於邊塞,練就了一手堪稱百步穿楊的騎射箭法。

一時間心底湧現出了萬丈豪情當著他老子王華的面吼道:“這次回去我要上書陛下,願帶領三萬兵馬為國蕩寇於邊疆,定叫那漠北黃金家族韃靼雞犬不留啊啊啊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後白宇就看著十五歲的王守仁被他老子給好一頓收拾,屁股都被打爛了,徹底終結了自己的將軍夢。

過了幾天,王守仁的屁股痊癒後,又是一臉平靜的向他老子說道:“父親,我發現帶兵征戰並不是我的真正的志向。”

“那你的志向是?”

“我要成為可比肩孔孟二人的聖賢!”

於是又是一頓竹筍炒肉。

“家都未成,淨扯些虛妄的東西!”

這個不安分的兒子讓王華頭都大了,便親自奔走為他訂了門親事,希望成家後能讓這個不省心的傢伙他收收心。

於是乎這個熊孩子在十七歲那年被趕出了家門,遠走江州做了上門女婿。

初見面,岳父對王守仁非常滿意,可惜很快他就能領會這個熊孩子的厲害。

大喜的日子那天,滿城都是喜慶的氣氛,所有人都忙的腳不沾地,但忽然間發現新郎官不見了。。。

此時的新郎官王守仁正在城郊的一個道觀裡與裡面的道長聊的萬分起勁,人生大事早就被他給拋到腦後了。

他跟著道長學習打坐入定,在道長懷疑人生的表情中直接進入了完美和諧的胎息狀態,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的修煉。

得益於幼時舞槍弄棒打熬了一副好皮囊再加上他本就悟性逆天。

王守仁僅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神州修士入門所需的百日辟穀,僅依靠道長的幾句功法口訣便生成了第一絲法力。

一天後滿頭大汗的岳父終於見到了王守仁,發現他踏入煉氣門檻後驚為天人,心中所有不快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不到一天時間便完成百日辟穀煉出法力簡直是聳人聽聞,在一旁偷窺的白宇一群人都驚得下巴掉了。

不管無論如何,這婚還是結了。

自此城內多了位人人都議論紛紛的怪人。

這時的王守仁雖是個熊孩子,但卻是個意志堅定的熊孩子,既然定下做聖賢的目標,那就一定要完成。

不過他自己也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才能成為比肩孔孟的聖賢。

四書五經早就被他給翻爛了,倒背如流都沒問題,參不參加科舉也不在乎,想要去道觀寺院尋找靈感,但除了得到了一些修煉心得外就沒有其他收穫了。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他也漸漸收心了,從一個熊孩子真正的蛻變成了一家之主。

不過心中的那個聖賢夢都一直未放棄,王守仁日夜鑽研程朱理學,漸漸也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年時間他學遍釋、儒、道三家,最後融為一爐,一夜之間頓悟悟出了契合自身的一部玉冊級功法。

雖然這部儒道功法級別很低,但卻讓白宇和嬴政都直呼不可思議。

王守仁並未觀看過其他任何功法。

完全就是靠著自己博覽群書並與一些煉氣境的道士、和尚交流硬生生的悟出了一部玉冊,這是在煉氣境便開始創道的行為,和白宇一樣。

但是白宇還有風靈月影幫助他解析消化知識,而王守仁全靠自己。

一年時間王守仁悟出了功法後便帶著新過門的妻子回到了京城。

自此之後他迷上了程朱理學“格物致知”這四個字。

程朱理學的思想認為道存於萬事萬物之中,無處不在必須“格物”才能“致知”,至於怎麼格,王守仁也不知道。

回到京城家中後,王華看著王守仁每天都在苦讀程朱理學的典籍,頓時非常滿意,這熊孩子終於收心了。

但接下來王華再次血壓飆升。

王守仁一個人枯坐在後院中,深情的望著眼前的竹子,他想將這跟竹子中蘊含的道理徹底悟透,不知不覺間陷入了頓悟之中。

找了他半天的王華終於在後院發現了自己的兒子,但是看到對方狀態後,大氣不敢出一聲生怕驚醒對方。

他知道自己的兒子踏上了修煉的道路,現在正處於頓悟的狀態不能有任何打擾。

於是王守仁就這麼悟了十天十夜,直接步入了煉氣後期,然後就病倒了。。。

他畢竟只是一個煉氣境修士,還未辟穀,十天不吃不喝沒死都算他法力深厚了。

而這一場大病讓王守仁第一次對聖人之言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兩句話真的對嗎?”

這次之後他彷似變了一個人,不再拒絕父親為他的安排,參加了這一年的科舉。

第一次鄉試他便中了舉人,王華老懷大慰,但接下來六年中,修為倒是成了築基期,可兩次會試都直接落榜。

王守仁心裡再次悟了,自己連科舉都考不過,如何成為聖賢?

在家中重新撿起四書五經苦讀,不僅如此,他還研讀兵法韜略,日復一日的學習,兩年後參加第三次會試高中二甲,這一年是1499年,朝堂上內廠劉瑾最大。

望眼欲穿的白宇心裡終於松了口氣,這傢伙終於要做官了。

王守仁高中進士,總算是沒給他的狀元老子丟臉,被分配工部,五年後授兵部武選司主事。

劉瑾把控朝政剷除異己,王守仁上疏論救為下獄官員求情觸怒劉瑾被治罪,被罰杖四十,謫貶至黔中龍場驛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