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救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救援

趙桓,原名趙亶,又名趙煊,是宋徽宗趙佶的長子,宋欽宗四月十三日生,此日為乾龍節,宋高宗趙構異母兄,母恭顯皇后王氏。納武康軍節度使朱伯材之女朱璉為太子妃。

宣和七年(115年),趙桓受父宋徽宗趙佶禪讓登基,是為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即位後,立刻貶蔡京、童貫等人,然後重用李綱抗金。

現在的朝堂之上,太上皇趙佶時代的那些重臣全部被貶斥,換上了在士林中,在朝堂上,在江湖中有很高人望的李綱,方應看,諸葛神侯等人。宋欽宗對著些新上任的大臣們十分的信任,以為只要像現在這樣眾正盈朝,大宋就自然而然的有救了。

有了這麼多又有能力又正直的大臣們,難道還不是輕輕鬆鬆的就把這天都翻過來?趙恆對此很有信心,他也很得意。藉著金兵南下的機會,逼迫無能的老爹退位,將皇位傳給了他,這種功績,大概能跟歷史上的唐太宗相媲美吧?

他喜滋滋地想,接下來,就是要先把金兵趕出去,把丟失的土地收回來,接著還要開疆擴土,成就天可汗那樣的偉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綱等人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集軍隊去解太原之圍。對著地圖看了許久,樞密院終於拿出了一個好主意。宰相們看了看,覺得不錯,然後就安排下面的人去執行了。

期間有點小波折,西軍的那個叫做種師中的武將,居然說樞密院的是亂出主意,制定的計劃根本就不現實,還說士兵裝備不好,撥下來的糧草也不太夠吃云云。

這真是開玩笑!樞密院裡面的,大多都是新進提拔起來的正人君子,最是有才不過。他們是對著地圖看了好幾天才做出的計劃,難道會有什麼問題?肯定是這些武人想要擁兵自重,想要從中剋扣軍餉!

武人麼,不就是一群腦子不清楚的半獸人?想那麼多幹什麼?按照老爺們做的計劃去執行就是了!

公元11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二月,金軍西路軍統帥完顏宗翰(粘罕)率軍圍攻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間(今屬河北)三鎮,北宋朝廷任命姚古為河北制置使,種師中為河北制置副使,命姚古率軍去救援太原,種師中率軍去救援中山、河間。

種師中率兵渡過黃河之後,發現完顏宗翰(粘罕)只留下副將圍困太原,他自己則率兵南下,已經抵達澤州(今山西晉城)了,種師中馬上上奏朝廷,建議出其不意,自邢(今河北邢臺)、相(今河南安陽)出上黨(今山西長治),從側後襲擊完顏宗翰(粘罕),但北宋朝廷認為他的建議不能取得成功而沒有答應。等完顏宗望(斡離不)率軍率師北還之後,種師中被迫撤軍。

完顏宗翰(粘罕)掃平了太原外圍州縣,以偏師先後奪取文水、西都谷、祁縣、太谷、盂縣,並擊敗了救援太原的宋軍地方部隊樊夔、施詵、高豐部。又用“鎖城法”構築重重工事將太原團團包圍,斷絕了城內外的聯絡。宋軍姚古所部雖然收復了隆德、威勝,卻沒有達到解太原之圍的目的。

公元11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五月,北宋朝廷再次組織軍隊救援太原,種師中由河北井陘西進,另外兩員大將,姚平仲的養父姚古和張孝純的兒子張灝分別從長治和汾州北上,三軍互為犄角,共解太原之圍。

種師中率兵從河北井陘進入山西平定軍(今山西平定),很快就收復了壽陽(今山西壽陽)、榆次(今山西榆次),但由於姚古、張灝的部隊都沒有跟上來,失去策應的種師中為了避免孤軍深入,就率部屯駐在真定(今河北真定)。

而此時金軍統帥完顏宗翰(粘罕)正在雲中(今山西大同市)避暑,他讓士卒就近放牧。

宋朝的樞密院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做出了金軍將要全線撤兵的判斷,於是催促種師中進兵,甚至責備他手握重兵卻逗留觀望。

種師中接到命令之後,十分傷心,他說:“畏敵逗留不進是軍中大罪,我自小從軍,征戰多年,到老了還要擔這個罪名嗎?”於是種師中留下輜重糧草,連賞犒之物都沒帶,就帶領部隊輕裝出發。同時種師中寫信約定姚古、張灝兩軍分道俱進。

不久,種師中部的前鋒進抵距離太原二十裡的石橋,中軍到達壽陽的石坑(今山西壽陽東南),大軍挺進十里許,部將黃友發現地形不利,而且金兵根本就沒有撤兵的跡象,立即將情況報告種師中,要求火速移軍。

種師中接到黃友發回來的訊息之後,苦笑道:“我早就說過金兵不是要撤退,現在再說這種話又能有什麼用?況且監軍就在軍中,如果我不答應繼續金兵,就會直接的被撤職。我帶著大軍,或許還能擊敗金兵,如果.....”

於是種師中命令大軍繼續前行。黃友一邊指揮著部隊緩緩地後撤,一邊派出斥候和精銳騎兵遮蔽己方的動向。在他看來,既然發現了情況不對,那當然是先後撤一段距離,立下營寨再說。

哪知道,種師中並未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反而是催促部隊繼續前進。黃友見了這種情況,直奔入種師中的大帳之中,大聲地道:“大帥!我們靠得太前了!”

“那你又打算怎麼辦?”種師中反問道:“朝廷給我的將令是去救援太原,難道你要讓我抗旨不遵?”

“可是,就我們一路兵馬前去,也不能解救太原啊!”黃友大叫道:“另外的兩路兵馬離我們太遠了,搞不好,這就又是一個好水川!”

“放肆!”種師中已經六十多歲了,依舊是性情剛烈之極,聞言大怒道:“你要是害怕,就自己回陝西好了!”

“我黃友豈是那種人?”黃友同樣怒道:“只是這樣號令不一,輕兵冒進,是兵家的大忌。如果朝廷真的想要我們去救援太原城,為什麼不統一事權,讓大帥節制三路兵馬?”

種師中瞪著眼睛看了黃友好一會,然後像是洩氣了的皮球似的,精力全消,他有氣無力地擺擺手,道:“朝廷....嘿嘿.......”(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