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豪言壯志 子義請纓刺袁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既然主公你在幽、冀二州佈置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為何卻不動手?”

田豐面露遲疑,但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這點啊,我早與志才、文若探討過,當初他們也是非常的不解,隨後便被我說服了,還是讓志才來說吧!”

楊帆笑道。

“呵呵,當初我也與元皓一般,滿臉不解,隨後聽完了主公的解釋後,我才知道主公的志向!”

戲忠笑道:“其實我軍遲遲不進幽、冀二州的主要原因就是時機還未到。”

“何意?”

田豐滿頭霧水,問道。

“公孫瓚、袁紹不可怕,他們的軍旅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盤踞在這二州內那多不勝數的世家,他們才是我主的心腹大患。”

戲忠沉聲道,顯然提到這些世家,他也是頗為頭疼。

“那些世家雖然掌握著多數土地,但我大軍殺到時,他們未必抵擋得住,到最後還不是要把土地讓出來?這有何難?”

沮授不解的問道。

“滅之不難,難的是讓其不死灰復燃,我漢朝的世家多不勝數,他們相互結親,共同謀利,早已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我大漢朝有多少世家?很多,他們都有自己的生存、延續的方法,其中最多的便是掌控土地,掌控百姓,就像是當初的雁門馬家,只不過是個小郡縣的家族,卻能在數日內召集數萬人馬出來,這就是世家的能量,我們不能不防,我軍的主張畢竟還不被大多數人認同,即便是來到我幷州謀生的百姓,他們也對我軍的一些政策保持懷疑態度,說白了,大家都是在觀望,就連我幷州的百姓都如此,更別說他州的百姓了,所以我軍只能徐徐圖之,慢慢改變他們的思想,讓大家都認可了我軍的主張後,那時才是我軍席捲天下的時候,如今我們也只能慢慢來。”

戲忠解釋道。

“這有何難?打下城池後,再實行仁政,百姓們自然會認同。”

治中華歆說道。

“我軍的主張極大的觸動了世家的利益,難道要我軍要把他們全殺了不成?全天下的世家何其多也,殺不完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荀彧搖頭苦笑道,雖然他也出身世家,但他極為認同楊帆的觀點,是其堅定的追隨者。

“當初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餘萬,一戰成名,天下人無不怕他,無不畏懼他,我們何不效仿?”

高順說道。

“我們都是漢人,能不殺,就不殺,況且天下之大,何止我漢地一塊,我的目標不只是大漢十三州,若全殺了的話,我漢朝將會有一個相當長的虛弱期,得不償失。”

楊帆目光炯炯的說道。

“什麼?主公你的志向不止一統天下?”

田豐聞言一愣,隨即驚訝的說道。

“是的,我要帶著我們漢人踏上這個時代的巔峰,不管是軍隊、文化還是其他方面,我們都要登上巔峰,讓萬邦來朝,讓天下間所有人一提到我們漢人,就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你們是這個!’,為此,我將奮鬥終生,至死不渝!”

楊帆神態有些癲狂,他的那些胡言亂語在其他人聽來卻又

顯得極為振奮人心。

屋內所有人都被楊帆那潮紅的面龐、瘋狂的言語、誇張的舉止給震驚得啞口無言、目瞪口呆。

“所以,在此之前,我要讓我大漢百姓都擰成一股繩,這樣才能堅韌不拔,拉動著大漢這架龐大的戰車勇往直前。”

楊帆已經不滿足一州之地,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他將擴張地盤,開啟麾下民智,讓領地各方面發展,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才,越來越多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當然在這之前,必須要讓百姓有地可耕、有飯可吃、有衣可穿、有錢可使,唯有百姓富足了,天下才會富足,畢竟戰爭乃是政治的延伸,沒有富足的國民,沒有充實的國庫,一切夢想都將會是鏡中月水中花,是那麼的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

“臣,戲忠,將為實現主公之夢想,奮鬥終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戲忠面色一正,走到楊帆面前,當先跪拜,鄭重的說道。

“臣,荀彧,願為我主效命!”

荀彧微微一笑,認真的整理了一下衣物,便跟在戲忠身後作出了相同的決定。

“臣,高順,必將用手中劍、掌中刀為主公披荊斬棘,毀滅一切擋在主公面前的勢力!即便身死,亦無怨無悔!”

高順的忠心毋容置疑,繼戲忠、荀彧之後向楊帆效忠。

“臣,典韋,誓死捍衛主公周全,任何膽敢侵害主公之人,典韋都將他視為一生的敵人,不死不休!”

典韋跟在楊帆日久,這些言論他早就接觸過了,雖然他腦子不太靈光,但並不妨礙這位憨厚的漢子分別是非,自從楊帆掌管幷州以來,無數百姓達到了楊帆剛才口中的那種生活,甚至更好,在典韋的眼中,楊帆就是最為賢達的主公,他典韋也會終身守護在楊帆的身旁,為其保駕護航。

“臣等誓死效忠主公,為主公之志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田豐、沮授、華歆、鍾繇等人紛紛緊跟其後,至此,他們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他們還在勾心鬥角之時,楊帆卻在暢想著天下一統,他們還在以為楊帆志在天下時,楊帆卻在暢想讓華夏民族站在世界之巔。

每個人的格局都是不一樣的,若沒有百戰精銳的楊家軍以供驅策,若沒有這群多智多謀的賢能輔助,若沒有無數百姓的支援,楊帆也不會做這等春秋大夢,但一切的一切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凝聚起來時,那這春秋大夢就會變成理所應當。

“主公,那我們是否支援黑山張燕?”

賈詡輕聲問道,此時他眼中盡是興奮之色,這是楊帆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表露自己的野心,這銘記史冊,傳承千秋的大業就將從他們這群人手中揚帆起航,說出去誰不激動,誰不興奮?但凡有志之士,有才之人,都會被楊帆剛才的一番話給感動。

當然,一切都將建立在基礎之上,如今楊帆身居高位,坐擁天下強軍,擁有最為先進的理念,組建最為完善的建制,這些東西都將支撐著楊帆不是在說胡話,而是真的在說出自己的一個夢想。

“當然要支援,張燕的軍隊實力不易過早暴露,我們需想個法子讓

袁紹知難而退,讓其轉移目光。”

楊帆皺眉說道。

“主公,我有一計,可讓袁紹不戰自退。”

荀彧隨即出聲說道。

“計將安出?”

楊帆連忙問道。

“大軍出動,袁紹必將領軍出征,只要我們派人暗殺袁紹,他或死或傷,袁軍都將會大亂,隨之撤軍。”

荀彧這位老好人居然也會出此歹毒之計,這點可著實讓楊帆有些刮目相看。

“文若此計不錯,最好別讓袁紹死,讓他重傷,不得不引軍返回。”

戲忠陰測測的笑道。

“豐贊同荀別駕的計策!”

田豐隨即出聲附和道。

“授亦覺得荀別駕此計可起到奇效。”

沮授附和道。

“袁紹掌控冀州的時日較短,到時可讓韓馥出面挑起其舊部與袁紹的爭端,到那時,袁紹就不得不退軍。”

華歆笑道。

“那派誰去?袁軍大營人數眾多,想來防守嚴密,需膽略過人,武藝高強之輩才能勝任。”

楊帆問道。

“末將願往!”

太史慈隨即出列請命,道。

自從太史慈投靠了楊帆後,他就被楊帆給放在了龍虎衛負責楊帆的安全,這時有立功之機,他又怎能放棄。

“子義有百步穿楊之能,加之身手矯捷,武藝不凡,實乃上上之選!”

陳宮笑道,作為與太史慈一同來投奔楊帆的人,他自然會為其說話。

“我也覺得子義乃是最佳的人選。”

孔融接腔說道。

“你們覺得呢?”

楊帆在聽了陳宮、孔融二人的話後,轉頭朝戲忠、荀彧二人問道。

“太史子義武可比惡來、智不輸子龍,加之子義常年以遊俠身份闖蕩天下,卻能安然無恙,可見子義身上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本領,派子義刺殺袁紹,我沒意見!”

戲忠看了眼一臉急迫、滿眼期待的太史慈,隨即組織了下語言後,笑道。

“武道一途我不清楚,但子義能夠與惡來打成平手,可見子義身手不錯,加之子義心細如髮,可堪此大任!我也沒意見。”

君子素來有成人之美的美德,荀彧自然不會做那惡人之事。

“主公但請放心,袁紹不重傷,我誓死不回!”

見楊帆還在一臉猶豫,太史慈連忙急聲說道。

“呵呵,子義莫急,我並不是擔心子義你不能完成任務,而是擔心子義你的安危,區區一個袁紹,用他來換我一員大將,實在不值得,故而我才會這般猶豫。”

太史慈楊帆本是留有大用,這時讓他去搞刺殺,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畢竟袁紹身處數十萬大軍的護衛之中,即便太史慈真能刺殺成功,難免也會深陷重圍,故而楊帆才會這般猶豫不決。

“不如讓一隊‘暗夜使者’陪同太史將軍前往袁營,可保萬無一失。”

見楊帆那般模樣,賈詡便在心中猜對了數分楊帆的心思,只見他笑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