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第一次攻擊

看著山下群豬被鞭炮驚嚇著衝向秦家山莊,時不時有那麼一兩只豬跌倒以後被後面的豬踩得拼命叫喚,接著奮力爬起來用更快的速度往前衝去,蒙古王爺和一幫蒙古王爺在京的代表一邊大口的喝著馬奶酒,一邊大聲的無所顧忌的笑著,朝中文武大臣們一個兩個憋得滿臉通紅,一副想笑不敢笑的樣子,場面異常滑稽。

康熙觀看著戰場上這一幕的同時,悄悄的觀察著三位藩王留京的質子,他發現,中喪人的表現此時顯得異常的專著,表情嚴肅,各個緊盯著山坡下正飛快的衝向秦家山莊的那群豬,像是恨不得把這一幕都刻在腦子裡一樣。

不用說,康熙明白,這幾位正主不知道透過什麼渠道已經知道秦家山莊的準備情況,這個時候正在心裡對秦家山莊的防禦進行著評估。康熙相信,遠在南方的三位藩王得到這些訊息的速度肯定會超過八百裡緊急軍報的速度。想到這裡,康熙不由得想起了秦有福的話,果真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是三藩要反,撤不撤藩、是不是讓他們送更多的質子過來都是沒有意義的事,他們不會因為這個就變得安分守己,時間拖得越長,他們的準備越充分,在屬地的威信越高,儘管目前朝廷同樣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但是相比之下,朝廷的優勢更明顯,更有把握打贏這場戰爭。

別看秦有福這個人一副市井的樣子,可是對於時局的看法果真異常敏銳,而且每每能夠一針見血,直指矛盾最尖銳的地方,很多時候,往往看來是秦有福的無心之舉,但是仔細想一下,似乎卻別有深意,既給自己保全了面子,又非常小心的提醒了自己。想到這,康熙不由得想到這次秦有福與熊賜履之間的賭局,表面上看,這整件事情似乎無疑是熊賜履挑起的,若不是熊賜履抓住不放,秦有福也不會跟他打這個賭。但是往深了再想一想,當天在南書房即使沒有熊賜履的挑釁,秦有福也應該會仔細跟自己分析撤藩的利弊,熊賜履站出來的時間恰到好處,正好給了秦有福一個幫助自己下定決心的機會。回想起當天的事,別看熊賜履咄咄逼人,但是恰恰是因為這樣,才使得熊賜履一步一步落進了秦有福精心佈置的迷局之中,如果說是熊賜履首先提出的挑戰,不如說是秦有福精心設計的,熊賜履不過成了秦有福的工具而已,可惜熊賜履不但不知道,反而還興致勃勃的想狠狠的打秦有福一記耳光,卻不知自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鬧得個滿盤皆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難怪康熙會有這樣的想法,試想在當時的環境下,人們所接受的無外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底下有誰敢用秦有福那樣的態度跟皇帝說話?又有誰敢當著皇帝的面就跟朝中大臣打架的?秦有福又不是傻瓜,他難道就不知道這樣的態度有蔑視君王的嫌疑,安上一個大不敬的罪名就要砍腦袋的?不!康熙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暗暗搖頭,秦有福這是故意這麼安排的,他這是故意想給朕留下一個不學無術、市井流氓的印象,這是他的自保手段,他這是擔心有一天會給朕留下一個功高震主的印象,怕朕會卸磨殺驢,此人的心計非同一般,確實是個棟梁之才。有了這些概念,康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秦有福當初死都不願意當官,甚至願意當個下九流的商人,目的恐怕就是這個。若不是他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才幹,一般人還真被他的表現給迷惑住了。

聯想到這次秋操,秦有福表現得更是可圈可點。一方面他積極準備,拿出了大量先進的火器兵刃,甚至誇下海口,願意以一當百,對抗大清最精銳的八旗兵,另一方面,他又表現出來對錢財無比的貪婪和對時事的無知。就連朕在皇宮裡都知道,京城幾家大戶聯手開盤,賭熊賜履跟秦有福的這場攻防之戰,難道他這個天天迎來送往的當事人會不知道麼?就算他真的不知道,他有必要問索額圖借錢,然後透過納蘭明珠的手投注麼?他這是明白著要告訴朕,他不過是一個最下等的市井之徒,所為的不過是些阿堵物而已,再看看他透過喜公公告訴自己,讓自己將三藩的人帶了來觀看秋操。這麼大的事情,留在京城的那幾天他就不會親自告訴朕?想一下吳琠那天提出的攤丁入畝的事,若不是秦有福說出以地定稅,吳琠一個七品的縣令如何敢做這麼大的一片文章?明明是自己的主意,而且已經考慮多年了,早就成熟了的想法,可他偏偏一直讓吳琠壓著,直到鰲拜倒臺才敢借了別人的手拿出來,難道他不知道若是朝廷採納了這個意見,有功之人會封官進爵,甚至萬古流芳麼?不是的,他就是想讓朕覺得,他不過是臨時起意,是率性為之,並沒有什麼深意。

聯絡到今天的這場群豬飛奔,明明秦有福是早就準備好了的,連如何排程這些豬都考慮到了,可是他卻情願當著如此眾多的王侯將相、文武大臣當一個跳樑小醜,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不想讓人認為他是個權臣,是個有心計的人,他這是想將自己隱蔽起來,讓自己始終處於安全的位置。想到這些,康熙不由得有些感慨起來,相比之下,秦有福比那些滿口忠君報國、仁義道德的滿漢大臣更忠心,更沒有野心,更能站在朕的立場上為朕分憂解難,這樣的人才是朕的良師益友,真正的忠君愛國之士,可惜秦有福志不在仕途,就連現在的五品頂戴都是強加給他的,這使得朕這個當皇帝的都不知道該如何獎賞他的功勞。秦有福應該早就想到了這一切,所以當初明確提出只當顧問,不如六部躬親,不列大清官吏序列,為的就是讓朕賞無可賞,升無可升,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且不說康熙腦海裡閃出了那麼多的念頭,如果秦有福知道康熙會這麼想,怕是做夢的時候都會笑出聲來。秦有福那裡知道,只不過因為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實在是不敢當官,生怕用不了幾天就給別人拆穿了落個死無全屍的下場,結果到了康熙這,卻成了異常謙順、忠君愛國的表現,攤丁入畝的事他當然不敢在鰲拜掌權的時候說,他甚至連攤丁入畝這個詞都不知道,不過他明白,若是說得早了,否則這會恐怕連骨頭渣子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了。至於其它的事情,只能怪巧合和運氣,當然了,最關鍵還是康熙先入為主的概念,不然那麼多的漏洞,只要想抓,就算秦有福會飛都跑不了。

這會,秦有福正透過射孔小心的觀察著那群豬“跑位”的情況,他佈置的是一個混合雷場,距離山莊最遠的地雷大多是拉發雷,是用來切斷後路的,中間的雷區才是觸發雷。這樣佈置雷區的目的只有一個:秦有福打算一口氣用這些地雷將熊賜履的第一波衝鋒的八旗兵(現在是八旗豬了)全部消滅,但一場殲滅仗,震懾住熊賜履。

“都給我聽好了!誰也不許先拉響地雷!一定要等這群豬嚇得往回跑的時候再拉,咱們要把它們都給趕回來!老子就不相信,我埋了這麼多地雷,要是連五百頭豬都炸不死,真是白費力氣了!都給我記住了,拉發地雷隔一個炸一個,別都給炸光了,一會熊賜履要是再從這裡來,咱們還能炸他一傢伙,老子嚇都要把他給嚇住!”秦有福搖晃了一下旁邊炮樓裡的鈴鐺,對著通話的竹筒大聲叫喊著。

隔壁碉堡裡的下人聽到秦有福的命令以後,趕忙連拉了兩下鈴鐺,表示聽到了。秦有福一時忘記了這個事,再加上為了預防誤操作,炮樓裡準備的鈴鐺又特別大,一時之間響起來了,還真嚇了秦有福一跳。

“媽的,嚇了老子一跳。”秦有福嘀咕著,眼睛又盯住了外面的雷場。

豬群在鞭炮的恐嚇中跑得很快,雖然難免有途中掉頭逃跑的,但是總體上看來,整個集團基本上進入雷場了,秦有福連忙拿穩了手上的繩子,隨時準備拉響後面的地雷。

“轟隆、轟隆……”一片連續的爆炸聲中,豬群頓時亂了套了,往什麼地方跑的都有,到處是一片慘叫聲,整個雷場驚天動地,地雷的轟鳴聲、豬叫聲交相輝映,血肉橫飛的場面令人慘不忍睹。

秦有福仔細觀察著,從第一枚地雷響起,豬群開始放慢了衝刺的速度,一些採取了緊急制動的奔豬暈乎了一會以後開始掉頭往回跑,眼看著就要跑到拉發地雷的雷場邊上了,秦有福連忙拉手中的拉繩,引爆了後面的拉發地雷。發現秦有福動手以後,秦家山莊的下人也不落後,連忙拉響了手裡的地雷。這下,豬群更亂了。

若是那些豬會說話,但是肯定得仰天大罵秦有福他們這幫無良的人類。要說尾巴上綁點鞭炮就算了,居然還設計了這麼一個倒黴的混合雷場。進去要炸,出來還炸,這簡直不讓豬活了!

站在遠處的納蘭性德和三百多皇家侍衛在第一枚地雷炸響的時候就開始歡呼起來,不管怎麼說,這裡面有他們的勞動成果,這麼明顯的效果,這樣的成就感,當然令人歡呼雀躍。

反觀熊賜履,從第一枚地雷響起開始就變成了木雕,嘴巴半張著,兩眼發直,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沒有想到,秦有福竟然整出了威力這麼大的東西,想想剛才秦有福提出用豬代替人衝鋒的時候自己還非常不屑,可若不是秦有福提出的這個建議,他真不敢想象,自己派出去的伍佰人如果真的進了這個雷場,不知道還能有幾個人可以生還?他真不敢想象,如果真的為了一個演習就在那麼短的時間死了五百人,他熊賜履就算品級再高,到時候也不好交待了。

熊賜履看得目瞪口呆的就不用說了,剛才還在大聲嘲笑王公大臣們這會變得集體失聲,一個兩個眼睛瞪得溜圓,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去了。三藩的那幾個人這會都站了起來,拼命的伸長了脖子,彷彿這樣就能看的更清楚一樣。

“吳世子,耿卿家,尚世子,勞你們三位下山去看一看,統計一下此役攻方當退出多少兵力,順便替朕跟熊賜履說一聲,此次秋操,旨在檢驗雙方的功放能力,有所傷亡在所難免,不要畏手畏腳,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如出現可能大範圍傷亡的時候,秦有福自然會再打白旗,使用替換之法應對的。”康熙顯得很不經意的對吳應熊等三人說道。這樣的是,若是放到其他大臣頭上,當然是皇上的信任和褒獎,但是放到吳應熊等人的頭上,無疑就是敲打了。

“臣等領旨!”吳應熊等三人連忙規規矩矩的站好,躬身行禮道。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