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大結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大結局

“老爺,你還是躲開點吧,別在這裡礙手礙腳的。”看著在產房外面急得四下亂竄的秦有福,熊婉兒不得不出言相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秦有福的活動已經嚴重的妨礙了在產房裡進進出出的下人了,當然了,不管再不方便,下人們自然是不敢說秦有福的,只能由熊婉兒來出這個頭。

“沒事,沒事,我會小心點的。”秦有福一點都沒有覺悟,他並不認為自己的行動會對這些從康親王府派來的、訓練有素的下人們有什麼影響。

“什麼叫沒事?你沒看別人都得躲著你走麼?你放心吧,朵藍妹妹沒事的。再說了,這院裡院外都按照你的要求嚴格消毒了,負責接生的御醫也訓練了不知道多少次破腹產的方法,萬一有什麼問題,肯定會全力以赴的,你就別在這轉悠了。”熊婉兒一把拉住了差一點撞到了端水出來的夏荷身上的秦有福,再一次說服著。

被熊婉兒這麼一拉,秦有福也發現自己的確有些礙手礙腳了,於是猶豫了一會:“好吧,我坐在院子了總成了吧?”

其實為了朵藍能順利生下孩子,不光秦府,就連康親王府都動了起來,為了保證生產的順利,康親王甚至厚著臉皮從太醫院請了御醫,準備工作可以說是相當充分了。秦有福這邊也琢磨了不少辦法,至於消毒的問題就更不用說了。為了以防萬一,秦有福甚至安排前來負責接生的太醫直接為數十頭母豬做了破腹產手術,雖然他也明白人是不能跟豬比的,但是要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時候,說不得也得碰一碰運氣。秦有福才不管那些太醫能不能理解這個手段,至少他明白,破腹產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手術,無非是注意消毒,另外注意縫合手段和麻醉,想想電影電視上說的那些傳奇人物,在極端條件下甚至能在野外單獨為自己進行破腹產,秦有福就不相信,他這裡有良好的消毒措施和麻醉手段,御醫又獨立完成了那麼多例的母豬破腹產,只要到時候別碰上動脈血管,問題應該不大的。

產房內,朵藍喊得聲嘶力竭的,御醫此時也是提心吊膽的。憑多年的經驗,御醫當然知道朵藍只不過是產前的陣痛,屬於正常反應,應該能順利生下孩子的,但是這之前的準備確實讓他著實有點受不了的感覺。御醫當然明白,別看秦大人不是大夫,但是於醫術一道也不是白給的,當初確山的疫病若不是秦有福想到的控制手段,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這便是如今秦有福編撰的防疫手冊已經成了朝廷標準防疫手段的標準之一。按說太醫院的御醫平時只是為宮裡和京城那些夠分量的人家服務,一般是不准許離開京城的。秦有福能透過康親王不遠萬里把他弄到浙江,能力已經不用說了,問題是一到舟山,秦有福便安排御醫每天為母豬做破腹產手術,還明確表示,萬一朵藍郡主生產的時候發生意外,他就得幫朵藍郡主做破腹產,這要是放在早兩年,御醫是打死都不敢幹的,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了狀況除非是他不要命了,否則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橫豎有秦有福在前面頂著,他的膽子也大了許多。

“當初我生凱旋的時候你也是這樣的麼?”熊婉兒不是妒忌,只是為了分一下秦有福的心。

“你別說了,你生凱旋的時候我可是第一次當爸爸,別提多緊張了,哪有現在準備得這麼齊全?”坐在院子裡的躺椅上,秦有福眼睛盯著產房的門口,嘴裡回答著熊婉兒的問話。

“那不就行了?再說連御醫都來了,你還擔心什麼?”熊婉兒想著秦有福當初打算親自為朵藍接生的事就好笑,雖然她並不懷疑秦有福有這個本事,但是眼看著臨到頭來卻不敢上前的秦有福,實在有些好笑。

“哎呀,我這不是怕有什麼意外麼?再說了,就算來一百個御醫又怎麼樣?要是真碰上難產,這些御醫的手段估計還不如我。”秦有福這段時間也沒閒著,天天都跟著御醫拿母豬練破腹產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噓!”熊婉兒可不比秦有福,多少還是有些忌諱的,特別是在這樣的時候,她可說不出這麼不吉利的話來。“別亂說話,誰都知道你能幹好了吧?你還是好好想一想該給孩子起什麼名字吧。”

熊婉兒話音未落,產房裡傳出了嬰兒洪亮的啼哭聲。

“恭喜秦大人,朵藍郡主給您添了一個小公子。”彷彿知道秦有福正摩拳擦掌的打算闖進產房一樣,接生婆臉上笑開了花一般堵在了產房門口報著喜,畢竟是有經驗的人了,她當然明白秦有福此時的心情。

“好好好,秦二,快,快給賞錢!”秦有福高興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連忙吩咐著秦二。

“不著急秦大人,小的還得進去服侍著郡主,一會再出來領賞。”接生婆當然有經驗,她心裡有數,著賞錢橫豎是跑不了的,現在要是變現得太市儈,說不定賞錢會少上不少,再說了,產房裡還沒有收拾完,她不過是擔心秦有福著急,這才出來告知一聲。

……

御醫領了賞錢以後,秦府的香案也擺好了。因為秦有福屢立功績,平臺之後康熙已經下了聖旨,朵藍生下的第一個孩子若是男孩則封為貝子,若是女孩則封為縣主,但是那個時候孩子還沒生下來,當然是不能行文的,畢竟這裡面有不少的手續,是要備案的。這次御醫來幫朵藍接生,隨性的小太監身上就帶了兩份聖旨,主要是不知道朵藍生的是男是女,現在還在生下來了,聖旨也就可以宣讀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清皇家國策顧問秦有福一心為國,屢立奇功,先有……又有……再有……特封朵藍郡主所出、大清皇家國策顧問秦有福之第二子為舟山貝勒,以示皇恩,欽此!”小太監開啟了早就做好了記號的聖旨,搖頭擺腦的背完以後,雙手將聖旨一合,遞給了秦有福。

按理來說秦有福是該跟朵藍一起接旨的,現在朵藍剛剛生完了孩子,只能由熊婉兒代領,到也不算逾制。不過這聖旨的內容卻讓兩個人吃了一驚,畢竟朵藍的這個孩子要封的爵位是都知道,可是誰也沒想到,臨到頭來卻因為秦有福將確山的良田換了舟山的灘塗一事幫了康熙的大忙,投桃李報,朵藍生下的這個孩子的爵位卻升了一等,別看只是升了這一等,秦有福的地位卻生生拔高了好大的一截,要知道,按照大清的規矩,只有封了王的才能在自己的孩子當中選一個請封貝勒或郡主,按說連朵藍這個郡主都有些不合規矩,現在連朵藍的孩子都封了貝勒,這麼算起來,秦府將來的爵位可就不得了了,幾乎可以比肩親王府。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秦有福和熊婉兒雖然有些迷糊,但是不妨礙他們按規矩完成儀式,接過了聖旨以後,秦有福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無心之舉居然會變成了天大的功勞,只是不知道康熙為什麼那麼看重自己確山的那點地。

“劉公公,你可知道皇上為什麼會對我拿確山的那點地換舟山的地進行褒獎?”給完了賞錢,秦有福問劉公公。

別看劉公公到浙江秦府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在聖旨沒有宣讀以前,儘管他明白聖旨的內容,卻也是不敢提前說出來的,現在聖旨已經讀過了,問題就不大了。估計康熙也考慮到秦有福心裡怕是有些疑問,所以特意派出了秦有福比較熟悉的劉公公來宣旨。

“秦大人有所不知,您將確山的良田換了舟山的灘塗這件事這些天在朝裡可是惹出了大動靜了,皇上在早朝上說了,您秦大人這是惦記著國庫空虛,又想不出什麼幫補一下的法子,這才變著法的想出了這麼一個良田換灘塗的招來,表面上是換地,實際上是拿出自己的銀子孝敬皇上的。那天的早朝可熱鬧了,眾位王公大臣當場捐出了幾百萬兩銀子和幾百萬畝的良田,這些年用兵虧空的銀子基本上算是補上了,皇上不知道多開心。我來的時候皇上還吩咐我,讓我告訴秦大人,說您幹的這些個事皇上都記在心裡,這次您是受委屈了,但是皇上對您的功勞都記住了,等丁憂以後,皇上還是要重用您的。”這些事劉公公都憋在心裡好幾天了,現在總算是能說出來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氣。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太監都是不認識字的,但是他們必須負責傳旨的工作,所以只能提前將聖旨背下來,但是有的聖旨只能在特定的時候才能宣讀(比方說朵藍生出孩子以後),要是在這之前透露出去了可是要掉腦袋的,所以也挺難受,現在傳旨的工作完成了,劉公公也算完成工作了。

秦有福千算萬算,怎麼都想不到自己不過是為了換一個能逃跑的地方,據然讓康熙這麼感動,這運氣可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畢竟是現代人,秦有福當然明白,土地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發財,光憑土地上的那點產出是永遠比不上商業的收益的,當初在確山買下那麼多的土地無非是經商無門,再說了,當時商人的地位很低,遠遠比不上地主,為了自己的前途,秦有福只有選擇當地主,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秦有福當上了大清皇家顧問,不用擔心什麼商人的身份,況且秦福超市的運營模式良好,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覆蓋了開來,確山的那些土地已經成了雞肋了,秦有福巴不得能丟掉,現在不但換來了舟山島,還給自己的兒子換來個舟山貝勒的爵位,當真是物有所值,只是想想那些被康熙逼得不得不捐獻出銀子和土地的王公大臣來說,秦有福這會可算是得罪人得罪得海了去了。

“皇上真是太體恤臣下了,我們當臣子的,但凡有點良心,當然得時刻想著為皇上分憂。不過我可沒想到我的這點孝心沒能瞞得過皇上的火眼金睛,倒是連累了大家都跟著我破財了。”秦有福當然明白,他跟劉公公的這番話是要傳到康熙耳朵裡的,至於表面上他還得寫謝恩的摺子,自然不能說什麼連累別人的話,否則可就真要熱麻煩了。

……

秦有福當然不願意熱麻煩,可是並不表示他不會惹麻煩。先不說當初他在京城裡得罪得那些人恨他恨得要命,要不是為了這個,秦有福也不至於要丁憂離京,就說這次的事情,秦有福算是把全大清的官員都給得罪完了。別看康熙沒有要求所有的官員都捐錢捐地,可是上行下效本來就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再說了,能站在金鑾殿上的就那麼幾個朝廷大員,就算是家底再厚,要他們幾個就拿出那麼大一筆錢是不可能的,當然是回到自己管轄的地方一傳達,於是一級壓一級,結果就變成了全天下的官員都捐錢捐地的。秦有福是始作俑者,當然讓全天下的官員都不滿意,就連熊賜履和康親王都心裡不舒服,不過兩個人都不會說出來罷了。

只是稍微一打聽,秦有福就明白了他這次換地的後果。別看康熙給了一個舟山貝勒的爵位,可是相對於秦有福要承受的風險來說,簡直是……。

秦有福之所以要換來舟山的地方,為的就是以防萬一,現在都到了這個地步了,當然是小心又小心。好在家裡有好幾個爵位,按照規定是可以擁有一定數量的護衛能力的,秦有福畢竟是當過軍校校長的人,平時也接觸過不少武將,於是招呼一聲,馬上就有了一幫護院打手之類的,當然了,這些人對外都叫侍衛。

有劉國軒的幫忙,加上秦有福又捨得花錢,碼頭的建設進行得很快,很快,秦有福便擁有了自己的碼頭和船塢。要說船塢這東西在當時還是個新鮮玩意,平時大家造的船都不大,所以也用不上,秦有福可不一樣,他一開始就沒打算造小船,所以必須有船塢。為了造船的事兒,秦有福不得不從皇家科找來了一幫下屬,幫他打理造船的事情。

……

這一年,葛爾丹造反,整個草原鬧得不可開交,康熙勃然大怒,御駕親征葛爾丹,皇太子監國。秦有福當然明白,康熙要是還在北京,那些王公大臣是不敢動他,可是康熙只要離開北京,事情就難說了,為了登上皇位,康熙的幾個兒子早就鬧騰得厲害,誰也說不上會有什麼結果。

家裡人一番商量以後,秦有福全家登上了他建造的鐵肋木殼包鐵皮的大船,派人給康熙送了一份摺子以後,秦有福一家離開了舟山而去。

康熙接到摺子的時候正是他頭疼的時候。葛爾丹的實力沒有辦法跟康熙相抗衡,畢竟康熙的軍隊基本上實現了火器化,但是葛爾丹也不是笨蛋,既然正面對抗打不過,他就開始跟康熙打起了游擊戰。畢竟是幾十萬大軍壓境,後勤補給的壓力非常大,葛爾丹很快就發現了康熙的短腳,派出騎兵不停的騷擾康熙的後勤部隊,一時間康熙也拿他沒有什麼辦法。就在這個時候,秦有福的奏摺到了。

秦有福在奏摺裡告知康熙,自己到大清多年,實在放心不下留在澳大利亞的族人,所以不告而別,帶著一家人漂洋過海遠赴澳大利亞,還請康熙原諒。在奏摺中,秦有福提醒康熙,一定要注意京城裡的動靜,防備有人趁機搞名堂,另外要多儲備糧食,而且要分開儲存,防備葛爾丹切斷了糧道,也預防後勤方面受某些人的授意用各種藉口斷絕了補給,當然了,秦有福也提醒康熙注意防疫,小心得病,並且告訴康熙,用不了多久他會給康熙送一些治療瘧疾的金雞納霜和種子來,這樣不但可以治療瘧疾,也可以在南方地區種植一些,算是為中原留下一味良藥。

秦有福的出走讓康熙很是意外,不過也算合情合理,畢竟秦有福本就是海外歸來的,當初秦有福建造大船的時候,康熙就想到了這一天,只是那個時候為了秦有福的安全實在沒有辦法將他招回京城,也就聽之任之。康熙覺得,既然秦有福想回家看一看就回家看一看,說不定哪一天秦有福就在海外幫大清打下一片天地來,為了這個,康熙沒少明裡暗裡的給秦有福配備人手和裝備。康熙明白,別看秦有福有些市儈,但總還是有心的,至少不會做出什麼對大清不利的事情來。

對於秦有福的奏摺康熙雖然有些疑問,但是卻提高了警惕,不但大量儲備了糧草,也加強了對京城的監視和掌握,最關鍵的,康熙將大清皇家軍校和全火器營都交給康親王和熊賜履,讓他們共同負責,這樣一來,即使京城發生什麼變化,康親王和熊賜履也能夠迅速控制局面,保證京師的安全。

秦有福派人從東南亞將金雞納霜送到漠北的時候,康熙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秦有福反覆交代讓康熙小心防疫。這個時候,康熙的大軍中幾乎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瘧疾,整個部隊只能被動防守,根本談不上什麼主動出擊了。

畢竟在沒有金雞納霜之前瘧疾的死亡率很高,皇太子為了以防萬一,已經做好了登基的準備。康熙本來以為自己是活不了了,所以也就聽之任之,可是秦有福的藥一送到,康熙頓時變得火冒三丈起來,在他看來,秦有福是早就洞察先機,知道皇太子早就有了不臣之心,這才反覆交代讓自己多加小心。

康熙留了一個心眼,他知道,葛爾丹肯定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所以得到了秦有福送來的藥物以後,康熙並沒有聲張,只是悄悄的將藥物分發了下去,並且做好了打伏擊的準備。葛爾丹果然耐不住性子,當他得知了大清軍中正疫病慢搖的情況後,便召集了大批的人馬,打算趁機一舉擊敗康熙。葛爾丹怎麼知道康熙早就做好了準備,正拉開大網等他上鉤。於是一場硬仗打下來,葛爾丹算是完了,康熙等不得看完最後的結局,帶著部分人滿快馬加鞭趕回了京城。

皇太子當然不知道這些情況,他正等著康熙死了以後繼位登基呢,哪知道一覺醒來,整個京城已經被康親王和熊賜履帶著大清皇家軍校的學員和全火器營的人完全控制了起來。知道事情不妙的皇太子只有老老實實的跟康熙認錯,可惜康熙又怎麼會原諒他?結果當了將近三十年的皇太子一夜之間變成了廢太子,住進了冷宮。

至於秦有福的訊息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從秦有福離開京城以後,康熙就再也沒有任命過新的大清皇家國策顧問,這個職位彷彿一直在給秦有福留著

……

本書至此全部結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