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

“不列顛人的主力出海了!”

大明印度洋艦隊旗艦。

威遠號鐵甲戰列艦上。

大明印度洋艦隊指揮使朱濆,副指揮室李長庚面容嚴峻,一臉肅穆。

朱濆取出一分絲綢卷軸,高舉在手上。

“此乃吾皇萬歲之聖旨,現在由我來宣讀!”

此言一出。

在場的參謀和各艦艦長們紛紛肅立。

朱濆開啟蓋著大明皇帝寶璽的聖旨。

宣讀了朱道樺的戰鬥宣言。

“.大海不只是西洋夷狄之大海,寇可往,我亦可往!此戰,將徹底終結西洋夷狄對大海的壟斷,諸君乃是大明之勇士,中華之英雄,為大明開拓海疆,為中華開拓生存之空間,去讓全世界所有之民族知曉,誰才是這片天下真正的主宰!”

一番熱血沸騰的戰鬥宣言,讓在場的海軍軍官們紛紛高呼起來。

“吾皇萬歲!”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丟櫃老母!”

“撲他娘!”

“屌幾支憋!”

大明的海軍軍官們大多出自廣東、福建。

都是知道大明想要發財,就要控著大海的道理。

現在是大航海時代的高潮,是歐洲人瓜分世界的高潮的時代啊。

歐洲人憑藉堅船利炮,縱橫四海,四處劫掠,殖民。

也正是憑藉著從世界各地劫掠而來的財富的積累,量變引起了質變,讓歐洲文明率先跨過了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那一道坎。

首先進入工業文明的歐洲文明就這樣在世界各文明之間的競賽之中一步登天,一下子佔據了絕對的領先優勢的地位。

他們現在已經佔據了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土地,絕大部分的市場,而且已經開始把觸角伸到了東方。

只等著一個東方帝國衰弱的機會。

就在東方的海岸線上豎起大炮,炮艦橫行,將中華數百年來透過貿易優勢累積的財富透過各種條約、賠款,以及廉價工業品的傾銷徹底搬空。

從明朝末年到1840年。

中華都是盡順差國。

大量的白銀、黃金等貴金屬透過西方人的海船從世界各地湧入。

中華大地本是貴金屬貧乏的,但因為連續數百年大量白銀的湧入,讓中華一度成為貴金屬富裕國。

但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掠奪。

在那個國土淪喪的1930年代的時候。

中華大地的貴金屬基本上都流出到了海外了。

戰爭賠款是一部分。

更大的原因是隨著關稅主權的喪失,大量的海外工業品的湧入讓民族工業無法受到保護,列強扶持的大買辦政權更是沒有扶持民族工業的意願和能力,讓國家進一步積貧積弱。

而導致這一起的原因。

便是因為本處在華夏文明邊緣的滿清,取得了一場天下之爭的勝利。

僥倖入主華夏的滿清,把絕大部分的心思放在了防漢,愚民上。

遷界禁海,官辦通商。

主動退出了這一場文明間的鬥爭——當然了,這也不能把鍋全部扣在滿清的頭上。

畢竟就算是一個漢人政權得到了天下,也未必能贏得了這文明戰爭,大機率還是會輸的。

但大機率是會少輸一點點。

而現在。

朱道樺可不想輸。

不能輸!

他要贏!

不只是要贏得華夏天下。

還要讓華夏贏得天下。

讓華夏文明,戰勝西方文明,成為工業化時代的頭號文明。

讓華夏文明來劃分世界秩序。

後世全部的所謂發達國家總人口就11個億。

這大機率說明,以後世的生產力,大概也就只能支援十幾億人進入到這種發達的生活狀態。

某國的總統不是說過麼。

要是中國人過上了和某國人一樣的生活,這對地球(西方)是一場災難。

道理就是這麼的直白和殘酷。

既然如此。

那和西方文明的競爭就意味著是一場零和博弈,這關係到後代子孫能不能吃得上肉,能不能住得起大豪斯,誰一年休假一百天還能一週三休不加班,誰要996加班加點擰螺絲開血汗工廠只能得到產業鏈毛利的1%!

也關係到這大明帝國的統治階級能不能安安穩穩的坐在高位,把剝削產業都轉嫁到國外,透過剝削外國的無產階級來哄著國內的“中產”們,免得一不小心就被革命了。

身家性命和家產錢財,都和這場競爭有關。

贏!必須要贏!

朱濆和李長庚知道。

憑藉著十二艘威級鐵甲艦,不列顛人的木頭船根本就不可能是最高時速達到18節,裝備了射程接近10裡的4寸口徑主炮,水線上裝甲厚度4寸,水線下裝甲厚度3寸,炮塔裝甲厚度4寸這樣的鋼鐵巨獸的對手。

別的不說。

就不列顛人那種舊款的木託釘頭彈就不可能在威級鐵甲艦的裝甲上留下什麼痕跡,更別釘頭彈能穩穩的釘在鋼甲上了。

(1寸=33.3333333333毫米)

與此同時。

南亞次大陸東部海域外海。

不列顛米字旗在一艘艘戰艦的桅杆頂部飄揚,在海風之中獵獵舞動。

碧海藍天,海風正好合適,風向也是順風。

不列顛的東方干涉艦隊的航行速度,要比夾雜著民船的大明艦隊快多了。

此時若是有人能從太空之中俯瞰印度洋。

說不定就能看到有兩支龐大的艦隊正在相向而行。

在發現了大明艦隊出了馬六甲海峽之後。

不列顛東方干涉艦隊就不斷派出偵察快船在緊盯著大明艦隊的動向,尋找大明艦隊航行的規律,判斷他們可能的目的地從而在相應的航線上進行攔截。

不過還沒等不列顛東方干涉艦隊的偵察船們發現大明艦隊的主力的位置。

一個讓加爾各答總督府目瞪口呆的訊息傳來。

法蘭西共和國把位於南亞次大陸東部海域的一些零碎的法屬印度殖民地買給了大明帝國!

這一下子就讓本來還做出了防禦明軍登陸作戰的準備的加爾各答總督府有些措手不及。

現在派遣大軍南下去攻擊法屬印度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東方干涉艦隊不能在海上把大明的船隊消滅的話。

那明軍將會直接得到安全的登陸和囤兵地點,如果被派往印度的七萬多明軍全部都在印度完成登陸的話,那不列顛陸軍能夠在南亞次大陸和明軍對抗嗎?

這對於不列顛的印度殖民地,恐怕是一個致命的威脅!

所以現在有一艘一級戰列艦“勝利號”,十二艘二級戰列艦、四十艘三級戰列艦,並且全部都已經完成了“火箭化”改造的的強大主力艦隊,同時配合有八十一艘飛剪式輕型快速轟擊炮艦,這樣一支艦隊放在歐洲都能算得上是滅國級的“無敵艦隊”了。

火力也相當的恐怖。

首先是那些裝備了秘密武器“康格裡夫火箭”的戰列艦。

在歷史上由於火箭本身的不安全性,所以當初提出把火箭搬上戰艦的設想的人都被譏諷為“瘋子”。

因此,歷史上康格裡夫火箭是被作為陸軍武器被廣泛應用,最常用來攻擊要塞和城堡。

而在這個時代。

在昂貴的戰列艦要面臨被小快靈的快速轟擊炮淘汰的時代。

龐大的戰列艦的加上火箭的射程來壓制輕型轟擊炮艦的想法被付諸實施。

在不列顛東方干涉艦隊的旗艦,勝利號戰列艦上。

站在甲板上的不列顛海軍中將納爾遜和他的助手科林伍德其實心裡都有些忐忑。

要知道。

在他們擁有三層炮艙,裝備了108門火炮的海上堡壘的最上層火炮的炮倉和甲板上,都已經安裝上了火箭發射架。

為了避免火箭尾焰把甲板和炮倉點燃,這些發射架都是安裝在用隔火材料鋪墊的船板上,並且還發明出來了火箭尾焰的引流管,避免尾焰噴發時發生意外。

本來能安裝三十門十二磅炮的上層炮倉,安裝了六門十二磅炮和兩門六十四磅要塞炮的上甲板上的火炮也已經全部清空了,上層炮倉用來存放火箭,而開闊的甲板上則是安裝了火箭發射平臺。

前甲板上的三個火箭發射平臺和後甲板上的一個火箭發射平臺組成了可以一次齊射發射九十六枚射程達到五公里以上的康格裡夫火箭的火力傾瀉裝置。

這麼多火箭堆放在上層甲板,哪怕在上層甲板的船艙和甲板的船板上都安裝了鐵板裝甲,但一旦發生了什麼意外,幾百枚火箭爆炸的威力也依舊可以輕易的把勝利號送上天。

可以說。

現在這兩位不列顛海軍的將軍就站在了一堆白糖、火藥混合材料作為火箭推進劑的火藥庫上面。

說是拉著一船爆炸物出海也不為過了。

“如果火箭轟擊船能夠贏下這一場海戰的話,也許未來海軍的士兵們都要坐著這種危險的船隻出海了”

納爾遜搖著頭說道。

他反正是沒想到,有朝一日即便是乘坐勝利號這樣的海上堡壘,都需要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霍雷肖,你在擔心什麼呢?我們是必勝的!”

他的助手,海軍少將卡斯伯特.科林伍德笑道。

“他們不知道我們擁有這種射程如此遙遠的火箭,我們可以在五公里外就對他們的艦隊發動打擊,瞬間就能將數千枚火箭發射出去,只要其中一枚火箭集中他們的炮艦就能把一艘炮艦報廢了!在射程,在海戰的經驗,在水兵的素質上,我們都佔據了絕對上風,我實在是想不到我們還能因為什麼而輸掉這場戰爭?”

科林伍德說道。

“中國人太自大了,他們以為憑藉著他們的人數優勢和強大的國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

科林伍德目光看向前方遼闊的大海。

“我們不列顛的海上霸權,是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才擁有的,我們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才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短時間內,中國人也許能製造出一支龐大的艦隊,但是他們卻無法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納爾遜深吸一口氣:“你說得對,是我太擔心了,我們沒有輸掉這場戰爭的可能性,無論從各方面來說!”

“不過我們能贏得這場海戰,卻並不一定能讓大明帝國的那位偉大的皇帝陛下因此屈服,戰爭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這場勝利只是給我們能在未來的談判桌上拿到最大的那枚籌碼而已。”

兩名不列顛的海軍將領對於這場海戰的認知很清楚。

這就是印度洋海權之戰。

贏得這一戰的一方就可以挾印度洋海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