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除惡務盡,追殺不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81章 除惡務盡,追殺不休

“朝鮮王使者,外臣鄭民始拜見大明天子萬歲。”

見到朱道樺的目光看過來。

鄭民始急忙扣頭拜見。

“你是朝鮮國王的使者?”朱道樺微微皺了皺眉頭,遼東之戰,朝鮮恐怕也要被捲入其中。

而在這之前朱道樺也沒有怎麼去理會這朝鮮一國。

因為朝鮮這個國家國窮民弱,做生意也賺不到什麼錢,接受其稱藩也沒別的什麼好處,再加上朱道樺有別的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朝鮮國就這樣被忽略了。

不過現在人家主動找上門來了。

朱道樺倒也不會避而不見。

“外臣此次前來,乃是聽聞天子前來,特來拜見,另朝鮮乃大明舊藩,後因清韃逼迫被迫稱藩清廷,不過朝鮮諸國上下都是心向大明的”

朱道樺擺擺手:“此事稍後再議。”

隨後常英瑚上前道:“貴使請來,皇帝陛下會在適當的時候召見。”

朱道樺現在最關心的當然不是朝鮮。

而是戰場的情況。

從長江口出發,在海上漂了好幾天。

朱道樺當然想要知道前線打得怎樣了。

就在朱道樺抵達進駐旅順行在的時候。

前線的戰報也第一時間傳來了。

圍繞著一個小小的鐵嶺屯堡,雙方各自集結了上萬大軍。

“圍住了上萬八旗之民,看來清韃的盛京將軍不想放棄這上萬祖宗之民了。”

陶必銓笑道。

朱道樺冷笑一聲:“不想放棄那就拿人命來填吧,朕本來還擔心他們利用滿蒙的遼闊和咱們周旋,這可有點麻煩。”

確實,如果清軍不主動決戰,而是採取襲擾戰術,利用滿洲的深山老林和蒙古草原來和明軍周旋,拖延時間的話。

那明軍想要取全功還真的不太容易。

畢竟明軍雖然有騾子兵補充了一部分陸上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是終究是數量太少。

沒辦法像是清朝這樣擁有一支大騎兵軍團。

因此對上這種在馬背上的敵人,還真的是“易敗難滅”,倒是和宋朝的情況差不多了。

“周旋便周旋,皇上,咱們可控著大海,這遼東海岸線縱橫數千裡,何處不能打?”

“派遣艦隊去襲擊寧遠、錦州等地,步軍步步為營,逐步北上,壓縮其生存之空間,破其城,逐其民,毀其家園!這清韃要麼就棄地而走,要麼就只能聚集大軍與我決戰了。”

兵法有云,攻其之必救。

對於清朝而言。

八旗就是根本。

而滿洲是八旗的根本。

如果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大明在遼東逐步推進,屯田設堡,將他們的根本之地逐步佔領,蠶食,那就只能開打了。

不過打的話.

恐怕大機率是來送死的。

“復遼之戰是必勝的,關鍵是如何重創清韃,滿蒙如此之遼闊,他們還有不少迂迴的餘地,復遼成功之後,後續必然還有戰鬥。”

這是必然的。

朱道樺自己也不做一戰把八旗全部滅掉的幻想。

對方又不是機器人,明知不敵還要騎著馬來送死。

滿洲和蒙古縱橫萬里,歷史上中原政權要和草原政權大戰,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戰鬥力的問題,而是如何能抓住對方的主力一戰滅之的問題。

“復遼之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自古以來,北方之敵都是中原巨患,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一片草原上聚集起來的遊牧之民,勝勢則聚十萬騎,不可阻擋,敗勢則星散草原,不可捉摸,中原之民難得幾日安寧,更何況如今還有一個俄羅斯。”

朱道樺聲音低沉的說道:“所以即便覆滅了清韃,這大草原.也依舊是隱患,依舊是我大明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如果大明無法有效掌控草原,要不了多久,必然會有新的韃虜崛起於此。”

“而且今時不同往日了,古之中原王朝之敵唯有北方草原強敵,如今這大海之上,風帆蔽日,遠在萬萬裡外的強敵可以透過帆船跨越萬里海洋而來,這大海如草原一般,已不再是安全的後方,而是隨時有危險和強敵跨海而來的險地!”

“草原,還有大海,便是我大明日後不得不面對的兩大難題啊。”

朱道樺的話讓在場的眾臣皺起了眉頭,沉默不語,諸多歷史的畫卷在心中閃過。

確實是難啊。

一個草原就已經讓人頭痛了。

現在敵人還能泛海而來。

現在大明朝雖強,但是面對的局面也要比歷代更加複雜。

“所以這清韃可不能隨隨便便就讓他們跑了,哪怕他們逃遁漠北,遠竄西域,也要追殺不休!”

眾臣恍然。

原來如此

皇帝打的是這個注意啊。

他肯定是要接著追殺滿清這個理由,把大明的勢力擴充到漠北西域上去了。

不過要怎麼控制漠北呢?

哪裡有不能種地?

眾人還沒怎麼想明白,朱道樺就說道:“把朝鮮使者請來。”

鄭民始現在知道為什麼這大明朝又能回來了。

光是旅順港上看到的那些兵馬,那般精銳之師。

就不是朝鮮一國能夠想象的。

這等虎賁,怕是只有幾千,就足夠橫掃整個朝鮮了.

在得到皇帝召見之後。

這位朝鮮國君的重臣,兩班的貴胃,在朝鮮也是響噹噹的大人物的鄭民始鄭大人,戰戰兢兢的進入了朱道樺的會議室。

剛剛進門,還沒來得及行禮呢。

就被大明天子的話嚇得差點癱軟在地。

“爾朝鮮明知我大明復起於南方,為何不主動來歸,是要隨清韃一起反明?”

噗通.

鄭民始一聽這話。

頓時就跪倒在地,渾身發抖。

“皇帝陛下,朝鮮國小民弱,向來視中華為父,如何敢當逆子?只是那韃虜威逼過盛,朝鮮絕無逆反之心啊。”

“爾國可是要重歸大明?”

“是是是,朝鮮願歸,我主也願來旅順,拜見大皇帝。”

鄭民始急忙說道。

朱道樺卻搖頭:“現在大明的規矩不一樣了,要成大明藩國,就要遵守藩國之義務。都聽說了大明之禮了吧?”

“下臣看過了。”鄭民始說道。

要說讓朝鮮君臣遲遲沒下決心去和大明接觸,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這宗藩義務。

這新大明喜歡把所有的規矩都提前說好,然後還要籤條約。

這簽下條約了,白紙黑字的,藩國的自由度可就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朝貢的規矩免了。

不過藩國沒有外交權,皇帝下令的情況下要派遣軍隊隨明軍作戰,對大明的商品的關稅的稅率也沒有自主權。

與此同時,藩國也受到大明的保護,攻擊藩國等同於攻擊大明,要是現在發生了壬辰倭亂之類的事情,那大明朝出兵就是按照宗藩條約的義務出兵了——不過簽下了宗藩條約,日本還敢不敢入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朝鮮國屈身事韃,雖有苦衷,但也不得不罰。”朱道樺沒等鄭民始回答,繼續說道:“若要重歸大明,就籌集糧食二百萬石,徵兆民夫十萬隨軍作戰!若是願意,就准許重為大明藩國,若是不願意,就繼續做這清韃的藩國吧。”

繼續做清韃的藩國?

那不就是做大明的敵人?

鄭民始愣了又愣。

不過他還沒反應過來,就看到朱道樺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回去告訴朝鮮王,朕會給他機會,若是抓不住,那這朝鮮一國,好自為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朱道樺來說。

他並不想在現在糾纏朝鮮之事。

關鍵還是遼東,打下遼東,然後以遼東為跳板,入關攻擊北京,把清朝滅了之後,再考慮把太平天國給滅掉。

這樣一來。

一統天下的任務就算基本完成了。

而就在朱道樺打發了朝鮮使者之後。

常英瑚就急忙跑了進來。

“皇上,南洋來訊息了。”

朱道樺急忙站了起來。

開啟一看。

“印度洋也要打起來了”

朱道樺低聲說道。

“神龜回來了。”

印度洋孟加拉灣。

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緩緩向前。

而站在一艘三桅縱帆船的轟擊炮艦上的印度洋指揮使朱濆,在聽到副指揮使李長庚帶來的訊息之後,頓時就重重的松了一口氣。

“那便好!沒有被不列顛人發現吧?”

“這大海之上,想要發現也難,現在神龜都隱藏在了艦隊內部,沒有船帆,鍋爐也沒有起火,如何能被發現?”李長庚說道。

“不列顛人的艦隊到了哪裡了?”

“昨天有偵察船回報,他們已經出發了,看來他們也有了新式的開花彈或者是別的什麼武器,他們的艦隊之中除了從西方調來的一艘一級戰列艦剛勝利號,還有十二艘二級戰列艦,四十八艘三級戰列艦之外,還裝備了大量的輕型飛剪式帆船,屬於快速的輕型戰艦,這應該是他們作戰的主力了。”

在這個各國都紛紛開始轉型使用轟擊炮的時代,使用輕型快速戰艦作戰的價效比是要遠超過大型戰列艦的。

“他們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大型戰列艦?”

朱濆有些奇怪。

“也許是為了炫耀武力吧。”

李長庚說道。

他們都認為,不列顛人哪怕是在不知道神龜的存在的情況下。

也不應該派遣這麼多的大型戰列艦出來——這種戰列艦太昂貴了。

所以他們都認為不列顛人作戰的主力艦,就是他們的艦隊之中那些大量的輕型飛剪式的轟擊炮艦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