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子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陽越升越高,猛然狠狠地將最後一絲晨曦扯得無影無蹤,酷熱又隨著從天空中降臨。

王知縣,你動靜可不小啊。章楶說道。

如果不知道內幕,一定以為王巨喜歡清靜無為,來到華池縣,閱兵立威後,然後就沒什麼大動作了,要麼調解了幾樁類似青村與吳村的糾紛。

當然不是。

但章楶仍忽視了王巨的大手筆。

王巨帶著李三狗與章楶走到一棟茶樓上。

茶樓的外面就是延慶水,一艘漁船泊下,幾個漁民從船上抬出幾簍鮮魚,正準備進城叫賣。

質夫兄,我現在替自己取一個字如何

現在就取字

自從到了華池縣後,別人對我的稱喟有點亂,有人呼明公,有人呼知縣,有人呼大郎,還有人呼縣公。

難道不對嗎

質夫兄,我才十八歲啊,呼什麼公

章楶大笑,小知縣啊,雖然風光,可確實這個年齡有些不倫不類。

那麼取什麼字

子安

王勃王子安

候莫陳悅手下大將楊紹也叫字子安,望子孫後代平安吧。

若此,用意太淺顯了。

質夫兄,不淺顯,王巨哈哈一樂道。這才是大用意,想一想北宋還有多少年辰光吧,他又是北方人,想子孫後代平安,那得要做多少事在他前面會有多少難路虎

但取字得成年後。也就是加冠後才能取字號,王巨年齡未到呢。

質夫兄。能行否

取就取吧,章楶道。是未到年齡,可王巨是特例,家中沒有長輩了,並且都成了一方父母官,就不能用年齡來限制了。至少自己稱呼起來會很方便,於是又說道:那麼以後就稱君為子安吧。

章楶讓大伯上來茶水又問道:這次來慶州有何公幹

一是拜謁孫公。

章楶點點頭,儘管他對孫沔為人同樣不恥,但誰讓孫沔乃是他們上司呢。不做事沒關係,一做事。得必須讓這個上司同意,那就得打好關係。

其次前一任孫公給了三狗叔指使之職,但朝廷印綬一直未下來,一旦組營成功,沒有印綬,會很不方便。

這個也古怪,章楶想了想說道。

蕃落軍也是正軍,但終不是禁兵,雖然指使之任必須經過西府同意才能得到正式授職。可這只是走一個過場,一般下面頭號長官同意了,到了西府後,授職也立即下來了。

可以問一問。章楶道。

畢竟沒有朝廷的正式授職。李三狗以後想統轄這一營蕃騎,會很麻煩的。

另外想問一問那個胡謙的案件。

那個案子還沒有查出來,不過我倒是查出另一樁積案。

什麼結案

胡謙弟弟確實是李家的殺害的。他出城購貨時,被李家四個家僕堵在一處無人的山道上。活活打死。有一名家僕便是在那個莊子被兇手殺死了,還有兩名家僕我也派人捉拿歸案。然後又將那家邸店判給了胡謙的妻子。

這要謝過質夫兄了。王巨說道。

章楶說得簡單。但查起來不容易的,這也算替自己在出氣。

不用謝,它是積案,也是我的職責,必須要查的。

胡謙案子可有進展。

他們幾人仍沒有承認,但經過多方盤查,他們嫌疑越來越重,基本可以斷定就是他們做下的。子安,你賞識他的武藝我能理解,但聽我一句話,不要插得太深。

王巨點點頭,道:雖如此,但案子還沒有定下,那他們就未必是兇手,孫公用刑又酷,若是拷打得太厲害,還望質夫兄給一些藥敷一敷,再關照一下牢卒,不能待之太苛了。

這個你放心,我已關照過了,就是胡謙幾人的家人來探監,我也關係牢卒,勿得為難。但能做的就這些了,畢竟它是大案子,孫公要結,我也要結。

孫公,這是下官碰巧得到的一塊賀蘭硯,聽聞孫公前來,下官十分高興,禮雖薄,但略表一下下官的敬仰之心。

哦。

國家不缺少治理百姓的良臣,缺就缺的乃是文武雙全的重臣,如孫公。實際王巨說這句話時一顆脆弱的小心在不停地打著冷擺子,但孫沔高興哪。

某問你,為何想治一營蕃騎

孫公,官家對李諒祚不薄,前面繼位,後面就重開了兩國互市,聞聽其財政困弊,再重開歲賜。然李諒祚不知感恩,反而大肆抄掠。這個歲賜沒有給好了,反而給壞了,正好讓他做了兵費。下官心中臆測,之所以李諒祚如此做,無非用我朝來立威。看看,連大宋都怕我,那麼他們境內各部族會不會怕他若是適而可止倒也罷了。可是人心終是世上最不易滿足的東西。因此我斷定他抄掠的規模越來越大。

孫沔也皺起眉頭。

他正為此事為難呢,若打,激起西夏憤怒,大軍臨境,那麼他就失職了。不打,秋天來臨後,百姓手中牛羊養肥了,莊稼收割了,說不定又來抄掠。

前任孫公性子偏軟,所以下官便產生這個打算,若是西夏來抄掠,我朝前線雖有堡砦,可是每一堡砦兵力終是有限,不出兵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西夏人抄掠。一出兵兵力少,易為敵人所乘。其他堡砦兵力來相救,可各堡砦終是步兵,每堡相距短則三四十裡路,長則七八十裡路,又多是山道,容易被敵人圍點打援。但我檢閱了華池諸堡鎮官兵後,卻看到蕃人剽悍,箭術也精良,因此心中產生這個打算。建立一支強大的蕃騎,西夏速度快,我軍速度也快,並且又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至少華池縣前線會安全一點。

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

可沒有那麼簡單的。

王巨更沒有將戰略說出來,也沒有將西夏必然入侵大順城說出來。

何必讓孫沔建功

只要講一部分原因就行了。

孫沔額首,實際還是財力有限,否則孫沔也想將幾營騎兵全部武裝起來,至少做到人人有馬,那麼各堡砦便有了緊密聯系。

某問你,某聽聞你在京城認識了潁王殿下

咦,孫公怎麼聽到了

章楶說的。

王巨腦海裡飛快地轉動著,孫沔無所謂,可孫沔後面還有一個歐陽修。

自己若不注意,弄不好都能將趙頊害了。想了想說道:那也是巧合,潁王殿下聽到我在王家寨一戰,那時我只有十四歲,便感到好奇,於是將我喊去相見。這件事官家與皇后也知道,有次還將臣喊到內宮問話。但那時臣是一個舉子,隨後臣中了進士後,就沒有與潁王殿下來往了。

這句話中其他的都無所謂,重點就是官家與皇后,趙頊與自己交往,那是官家與皇后同意的。

那樣就是歐陽修聽到了,也不能做文章了。他們也要拍趙曙馬屁。

不過孫沔終於明白了,難怪殿試過後,皇上要將王巨提為探花,原來是此節。

王巨又說道:殿試結束,還沒有唱名,我與章質夫略有些來往,見到章質夫也懂一些軍事,心中竅喜,與孫公一樣,國家得重用一些略懂武略的人,但我人輕言微,不可能得拜聖顏,於是便將質夫兄推薦給了殿下。

難怪章楶與你一起調到慶州。

孫公,這大約是韓公與歐陽公安排吧,慶州乃是陝西重地,因此朝廷才將孫公調來,不過我與章質夫僅是陪襯的,孫公莫當真啊。但孫公,下官有一事不解,為何李三狗的指使授命一直沒有下來

這是一個問題,孫沔想了想說道:那是孫次公寫的薦書,某不太清楚,不過某想,可能這個名字太犯忌諱了。

孫公明鑑,下官糊塗了,難怪如此。

這樣吧,李三狗,某替你取一個名字,叫趙忠吧,某再替你上一道薦書。

宋朝官員喜歡給蕃將改名字,如趙明。

還有一部分乃是蕃人自己改的漢名,如範全,穆恩,未來的包順。改了漢名,代表著真正誠服於宋朝了,甚至或多或少打上了某個大臣的烙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狗叔,還不謝過孫公,王巨拉了李三狗的胳膊,喝道。

他害怕李三狗犯倔強了。

李三狗只好道謝,又說道:孫公,我們能否探望一下胡謙

胡謙,你說的是那個疑犯

那個胡謙頗有些武藝,也隨我做了很多事,末將想去看一看。

王巨臉上略有些擔憂,救必須救的,然而不能站在明處救。剛才章楶也說得再清楚不過,莫要插進去。若是孫長卿那沒關係,但這個孫沔還真不好說哪,萬一他收了李家的賄賂,李三狗堅持去看胡謙,就會讓孫沔動怒。

但李三狗話也說出來了,想收收不回去了。

王巨心中十分擔心。

他又拼命地回想著孫沔的生平,忽然就想到一條,別的貪官得到好處了,也會替你辦事了,但孫沔不同啊,得到了好處,也未必替你辦事,那麼李三狗提出這個請求,也就無關緊要了。

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馬上就能看出,於是王巨盯著孫沔的表情。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