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禮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剎鐘聲回『蕩』在靈魂深處,葉長生內心平和,拾級而上。

作為雲龍公國最大的佛寺,慈福寺的威嚴自然不是唐門寺可以相比的。

從登上的寬闊的石梯上,便能看到寺院的中心,一座參的古塔。

這座十八層古塔,是慈福寺的標誌『性』建築,每一層都供奉著佛祖雕像,和遠古傳承的經書,數百年的浸潤,整座塔也蒙上了一層寶光。

然而最為珍貴的,是塔下地宮供奉的佛祖舍利,雖然只是一枚指骨的舍利,卻也擁有無邊法力,是真正的聖物。

從三百年前,每隔二十年,雲龍公國的皇室都會舉行盛大的“迎送佛骨”的儀式。

佛骨會從塔下的地宮取出,護送到皇宮,再由皇宮,迎接到各個寺院輪番供養,最後再接回佛塔中封存。

迎送佛骨當日,皇室和得道高僧護法誦經,雲龍城百萬居民和外地趕來的信徒,臨街跪拜,慈福寺香火繚。

慈福寺作為國寺的地位,因此確定了下來,幾經重修和擴建後,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葉長生信步前行,走過山門,走過前殿,在古塔前參拜片刻,沿著寬大的石階,來到大雄寶殿之前。

廣場之上,香火鼎盛,慈福寺住持玄光大師,身穿紫紅袈裟,手持戒珠,帶領著一干僧侶,早早等候在那裡。

如此大的陣仗,讓葉長生受寵若驚,急忙快步上前,雙手合十行禮。

玄光大師是得道高僧,平日裡深居簡出,在禪房中研修佛經,除了迎送佛骨這樣盛大的儀式,他已經很少見客了。

鐘聲迎客不,住持親自出來迎接,長生又怎能不惶恐?

玄光大師微笑回禮:“無心遠道而來,佛光一路相隨,老衲自然不敢怠慢。”

著話,玄光大師清澈的目光,向著葉長生身後的大錘看去,準確,是向著大錘手裡的雕像看去。

葉長生不禁恍然,敢情住持動了這麼大的陣仗,不是為了迎接他,而是為了迎接這尊玉雕。

他微微點點頭,大錘大步向前,躬身行禮後,開啟玉雕上蒙著的綢布,然後將玉雕遞了上去。

兩位高僧雙手合十,大步走上前,恭敬地將那尊玉雕接了過來。

這是一座“一團和氣”的玉雕,儒釋道三家,皆在一座雕像中體現出來,完美而又統一,同時還不失各自的特『色』。

和最早的那座一團和氣不同的是,葉長生送的這一尊雕像,更側重於佛家,佛家文化佔據了主導地位。

古墓的那位主人又將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融入到精妙無比的雕刻技藝中,因為整座玉雕都散發著祥和之光,透著無上玄妙的佛理。

以玄光大師的修行,自然能在葉長生還在山下的時候,就感應到了這座玉雕的佛光。

雖然心裡有所準備,然而當他親見這座玉雕時,還是禁不住眼中綻放出異彩來。

而他身後的高僧們,也紛紛把目光投向玉雕,或者驚喜,或者沉思,或者誦經。

道顯於器,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然而他們眼前的這座玉雕,這座器,對道的顯現已然達到了極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不是聽過玉雕的出去,他們簡直懷疑,這座玉雕是出自某位大德高僧之手。

葉長生的這件禮物,已經不能用貴重來形容了。

玄光大師身後,一位長老忍不住問道:“無心,這座玉雕,是那十二座玉雕之一?”

葉長生還有一個身份,便是唐門寺俗家弟子,法號便是無心。

葉長生垂首道:“這座玉雕,是墓『穴』主人眾多一團和氣中的一座,卻不在那十二座玉雕之粒”

眾多高僧不禁動容,眼前的玉雕尚且如此,那將拍賣的十二座玉雕,又該是何等的精妙絕倫?

難怪法嚴宗和慧心宗的高僧們,一進入葉家驛館,便再也沒有出來,可見這十二玉雕的吸引力。

幾位長老不禁有些後悔,對於這場拍賣會,其實他們早就知情,但卻並沒有太放在心鄭

當然其中也有皇室的緣故,所以刻意保持鐐調。

倘若他們沒那麼多顧慮,早點去拜訪葉長生,也能觀摩到那十二座雕像了。

然而現在已經失了先機,慧心宗,法嚴宗,不二宗的高僧,還有道門的真人們已經在裡面了,他們現在再去,卻是唐突了。

一團和氣的玉雕,被鄭重請進住持修行的禪房,玄光大師向著葉長生,一一引薦慈福寺的高僧們。

住持之下,首座玄景大師,一位胖乎乎的和尚,笑容可掬。

首座之下,便是西堂,後堂,然後是八大執事。

不過很多高僧並不在列,葉長生感到好奇的那位堂主,也就是黃家的那位高僧,沒有出現。

和他打過交道的覺通大師也沒有出現,據還在苦修自罰。

葉長生一時間也記不得那麼多人,只是禮貌行禮,而後在高僧的陪同下,進入大殿,向佛祖雕像叩禮上香。

香火繚繞,佛音入耳,大殿中佛光鼎盛,幾尊雕像寶相莊嚴。

禮佛的儀式簡單而又隆重,葉長生率『性』而為,卻沒有絲毫失禮之處,這便是境界使然,也讓高僧們對葉長生的認同,無形中增加了一分。

禮佛完畢,原本安排聽講佛法,坐辯禪機,不過葉長生婉拒了。

他在山下動了手,身上沾了血氣,倒也不影響坐而論道,只是多少有些不敬。

他此行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觀摩塔下地宮供奉的佛骨舍利,隨便沒有抱著太大的希望,但要能看到總是好的。

在長生的認知中,佛與魔,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對立,而是一種讓他欲辨忘言的糾纏關係。

大概只有從源頭去認知,從佛骨舍利那裡感應佛光,才能讓他釐清此中的關聯。

葉長生剛到歇息的禪房,便有訪客的到來。

三位高僧,為首一人身材高大,長髮披肩,穿著白衣,赤著雙足,身無一物。

披髮僧侶面『色』滄桑,悲憫人之相,雖然他只是隨意地站立著,卻給人以禪定的感覺。

葉長生驚訝不已,合十行禮道:“俗家弟子無心,見過瑜伽行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