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遠航初體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遠航初體驗】

數萬人送行,全國人送祝福。雄偉的大明水師主艦“陽光萬里號”開離了港口,向大洋深處航行。船舷邊的海水逐漸變成純淨的藍色,飛濺的白色浪花帶來大洋的氣息撲面而來。鰲拜站在甲板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歐洲,我來了

主艦的名字是鄭芝龍起的。有位皇帝曾經認為,太陽所能照到的地方,就是他的國土。大明這次是要去開闢疆土的。陽光萬里號船體龐大,船身結實,船頭是雄偉的獅子。

龍是大明的圖騰,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龍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如果船頭用龍頭,會對正義之師的想象造成影響,所以船頭設計成了獅頭。

這是水師最大的一艘船,火力也是最猛的,共有大炮七十二門,不過有很多射程短的炮,射速雖然很快,但必須近距離交戰才有威力。

在這艘船上的熟人除了鄭芝龍、李巖,還有幾位女士,冷血十三鷹、吳三桂等……因為吳三桂是李巖唯一嫡傳弟子,所以受到特殊照顧,大力栽培。

吳三桂也沒讓人失望,他從習武,精通兵法,武藝高強,十三鷹中也只有齊布能和他鬥個旗鼓相當。吳三桂刀法稍微好一些,比試拳腳,齊布又勝他一籌。

第一次遠航,李巖很興奮,每天都和鰲拜在甲板上用特製的魚竿釣魚,這種釣竿是利用開城門的原理設計的,可以拉上大魚來釣魚線可以承受幾十公斤的重量。而他們釣的魚更重,不是一般的魚類,而是鯊魚。

用大魚當魚餌,放血後引鯊魚來,只要一上狗,想活著拉上來肯定是不行的。兩人立即用三石弓一起射。用的都是精緻的鐵箭頭,鯊魚挨不了幾箭就會被弄死。他們殺死的最大的一條鯊魚有四百多公斤重,廢了很大力氣才拉上來。讓廚師做了,全船的人一起吃,非常美味。

新奇了一段時間後,第一次遠航的人們都感覺到了海洋的殘酷,大海擁有著變化莫測的狂暴威力。第十天的時候船隊遇到了颱風,船在五六米的海浪中上下左右地顛簸,毫無規律,無休無止。不只是幾位姑娘,海軍們也開始頭疼,嘔吐,胃裡甚至容不下一口水,躺在地上的床墊上渾渾噩噩。

幾個長期修煉內家功夫的人體質好,能的住。鰲拜和李巖兩人親自給不適的士兵們送去水果和專門熬好的熱粥。原本覺得遠航很痛苦的人看到的大人物對自己關心和鼓勵,也都很快振作起來。

風暴終於過去,不只是鳳凰,蘇夢兒也吐的胃裡什麼都不剩,鰲拜和安娜在她們身邊照顧著。

蘇夢兒趟在床上,苦道:“原來航海這麼慘……安娜,你是經歷過這些才到我們這裡的嗎?”

安娜經常坐船,雖然也很暈,卻已經恢復些體力了,微笑道:“嗯,我當是十一歲,開始也很難受。過了兩個多月就好了,你們會習慣海上生活的。”

鳳凰輕問道:“你們為什麼冒險也要到東方呢?”

“為了發展。為了生存。“安娜嘆了口氣道:“大明、印度有很多財富,到處都有豐富的物產,還有精美的絲綢。我們的海上貿易,不過是把東方的產品向西方販運而已,如果不是上世紀從一些國家搶到了黃金和白銀,我們國家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早先征服大海的西班牙、葡萄牙,由於沒有工業基礎,完全靠以暴力為後盾的不平等貿易生存,否則他們是沒法發展的,他們國家甚至找不到足夠用來交換的貨物。他們最早在大明沿海周邊引發的規模軍事衝突,目標也只是擁有落腳,進而在海上貿易中分一杯羹而已。

其實,歐洲國家的實力非常有限。早期歐洲處在黑暗時代,籠罩在遊牧民族西遷的陰影中。匈奴人“阿提拉上帝的鞭子”以及蒙古人烏雲一般的軍事壓迫一浪接著一浪,歐洲文明一直在襁褓中而得不到有效發育。

“大航海”一定程度上是歐洲人為生存,不得不選擇的冒險活動。陸地上的威脅過於強大,他們不得不向大海探尋活路。哥倫布等人的航海冒險,是被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渲染的東方富饒和神奇所誘惑,而更主要的動力,還是源於歐洲自身的貧困和落後。這些窮困潦倒的族群要謀生存,冒險精神就被充分激發出來了。“大航海”帶來的科技進步和貿易繁榮,的確給歐洲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現在大明依舊是世界經濟的中心,鰲拜知道只要這次在歐洲站住腳,百年後,形式將完全不同了,只要和歐洲國家一同摸索發展,大明不定會先於歐洲出現工業**。

“我們要晚一些才能去葡萄牙見你的父母,先要到荷蘭、法國做好準備工作。要委屈你多等等了。”鰲拜攬著安娜,坐在床邊道。

安娜笑道:“沒關係,我都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可以回歐洲,只是這段時間見不到孩子了。”

鰲拜笑道:“家裡那麼多人在,會照顧好孩子的。葡萄牙肯定會獨立,西班牙再牛,也不可能擋得住幾個國家聯手,到時候我們去見你父母,把國內的事情穩定下來,就可以回去了。你是喜歡這裡,還是喜歡大明呢?”

安娜不假思索道:“喜歡大明。大明繁華多了。”

蘇夢兒嘆道:“什麼時候才能到啊,這才剛走了十幾天,要四個月,天啊。”

船隊經過菲律賓時,並沒有靠岸停泊,那裡是西班牙人的地盤,西班牙人得知大明艦隊出航,已經感到很恐怖,生怕是衝他們而來的,不過明軍繞了過去。到達印度的時候,船隊停泊港口,由於人太多,無法集體靠岸,只能分批登陸,補充所需的食物物資。

鰲拜和李巖一起見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督馬爾科-科庫。

科庫領著一群手下出來迎接,親切的握手道:“黃大人,很高興見到你。”

“你好,科庫先生。很高興見到你。”

荷蘭人的荷蘭語,和英語很像,英、德、荷蘭語同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支。鰲拜和科庫一見面,就用英語寒暄起來。荷蘭人都知道他是大明皇帝以外的二號人物,見他會外語,更覺得欽佩。

鰲拜也很重視荷蘭。了幾句,他問道:“科庫先生,我們可以派人到你們這裡學習嗎?”

科庫奇道:“黃大人,帝國實力強大,我這裡一個的公司,哪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呢?”

鰲拜笑道:“這麼可就太謙虛了。你們侵佔了一個地方,立即進行產業化,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荷蘭能夠脫離西班牙殖民,並迅速崛起,確有過人之處,我對貴國非常讚賞。不過貴國始終存在嚴重的弱,我想之前的日本戰爭,你們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科庫微笑道:“大人的眼光很長遠。我們願意合作,只希望將來天朝能照顧我們在亞洲的生意。”

“那是自然。只要是盟友,我們就有會共同進退。打垮西班牙,將是合作的第一步。”

科庫想了想,問道:“我聽大明發明了阿芙蓉膏,不知道這次大人有沒有計劃在歐洲進行販賣呢?”

鰲拜笑道:“有,不過,阿芙蓉膏有害身體健康,吸食之後會上癮,這一很快就發現了。在國內,我們已經開始在一定程度上禁止。為了你的身體,雖然我們船上有很多這東西,但是不能送你,你能理解我的苦心嗎?”

科庫微笑道:“感謝大人的坦白。不知道大人準備將阿芙蓉膏賣給什麼人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知道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呢?”

鰲拜荷蘭人在大明也有傳教士,間諜肯定也是有的。如果想把這個賣他們,對方不一定要,還可能產生隔閡,直接把危害出來,反而比較好。

科庫道:“大人,到了歐洲,我們的國王以及法國首相黎塞留,會詳細和你明這件事,請放心,大明一定會獲得足夠的利益。”

鰲拜道:“你們也是一樣,大明有很多農業專家,他們一直研究提高產量的方法,如果貴國在農業上想要有所提高,我們也願意無條件幫助你們的。”

兩人談了一會兒,始終很融洽。對於熱蘭遮城隻字不提。利益的聯盟只要分配合理,就可以非常穩固。

科庫親自帶他們參觀了東印度公司,向鰲拜解釋了一下他們運營的手段。制海權荷蘭願意和大明共享。他們這麼好話,不是因為生性善良。一群海上蠻族怎麼可能是善於之輩呢?他們看的是實力,現在大明若和他們開戰,單是這支艦隊,就不是他們能對付的。內地的間諜早就回報過,大明的海軍人數已經超過二十萬了,而且擁有先進武器。他們可不想淪為殖民地。

船隊在印度休整了兩天,等準備完畢後,重新踏上了征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兔來割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