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家有喜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家有喜事】

何府最近喜事不斷。

第一件喜事,鰲拜被封做了太傅,成了朝廷最年輕的一品大員。雖然他也捐了不少財產,但一家人都很高興,尤其是何如寵,知道這訊息連連稱讚他光宗耀祖。

如果瓜爾佳氏的祖宗知道鰲拜跑到明朝當了一品大官,非得氣的顯靈不可。很多人信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鰲拜從不相信。他覺得未來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路怎麼走,自己選。

第二件喜事,鳳凰懷胎近十個月,終於要生了。鰲拜兩世為人第一次做父親,心情非常激動,心裡一直默唸著:“一定要生兒子,一定要生兒子。”

雖然他一再強調不重男輕女,其實非常害怕鳳凰生女兒。從遺傳學角度講,他們有了兒子,將來很可能會是英明神武的一代猛男。但要是女兒……這孩子以後得長多高?將來他怎麼給女兒找合適的夫婿呢?

等了兩個時辰,鳳凰順利生下了一個男孩兒,這孩子的哭聲從門外就聽的非常清楚,一浪高過一浪,猶如海嘯。

產婆把孩子抱出來的時候,一家人都挺納悶的,怎麼鳳凰肚子這麼大,生出來孩子卻這麼,只有不到五斤。產婆道:“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夫人懷的是雙胞胎或龍鳳胎,還有一個呢。”

鰲拜大笑道:“還有?這莫非就是傳中的一炮雙響?”

“你什麼呢,這麼難聽。”海藍珠錘了他一拳,轉對何如寵道:“爺爺,你給孩子想好名字了嗎?”

為了表示對老人的尊重,他們決定把給孩子起名的重任交給何如寵。

“哈哈,老夫早就想好了,不過只有一個。第二個你們起吧。你們倆生出的孩子,肯定會很健康,你是大鵬,孩子的名字也含了展翅高飛之意。我給他起的名字是……”何如寵捻著鬍子,一字一句道:“黃健翔”

“……”

一群人紛紛叫好名字。鰲拜的心朝著夕陽淚奔而去。兒啊,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不是一個人

很快,第二個孩子也生出來了,還是個男孩,鰲拜親自給這孩子取了個大氣的名字,原創的名字——“黃飛鴻”(你這哪裡是原創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了這兩個兒子,鰲拜更想儘快成為皇帝。拖家帶口,可不是爭霸的好方式。孩子一出生,他的心態都有些軟化了,感覺如果沒有戰爭,一家人就這麼平平安安的過,吃喝玩樂,誰也不理,也挺好的。

可惜,如果什麼都不做,金國遲早要打到中原來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應該也還是會出現。因為崇禎沒有減少遼餉的念頭,百姓的日子也過的很苦。

孩子出生後,一群人到何府祝賀,除了孫承宗一家人,蘇夢兒、梁彬、大批錦衣衛成員外,一些鰲拜根本就不熟的人同樣送來了禮物和祝福。人有了本事,朋友也會多。總被人吹捧,鰲拜也比原來多了幾分傲氣。可能歷史上很多權臣、奸臣都曾經是正直的,只是討好他們的人太多,心態才生了改變。

最尊貴的客人,莫過於崇禎帝朱由檢。他一來,成群結隊的大臣們尾隨而來,何府從建成以來從沒這麼興旺過。

崇禎看過了孩子,對孫承宗、何如寵道:“不知兩位大人還願意回朝廷效力嗎?朕準備命何大人回禮部。孫大人,我希望你能再次出任遼東經略。”

“讓微臣再去遼東?”孫承宗一聽就心動了。如今又到年底,女真人在過冬的時候就蠢蠢欲動,遼東那邊局勢確實不穩,喜峰口一帶,更一直沒有加固防守。他立即施禮道:“皇上,臣願意為國效力,我希望一個人能跟我一起去遼東。”

一看孫承宗往自己身上看,鰲拜嘆道:“孫爺爺,你不是我吧?”

“你現在是錦衣衛指揮使,我怎麼會找你?我想讓你的徒弟哈日查蓋和我一起去遼東,他功夫不俗,到現在也沒個官職,這不是浪費人才嗎?只要他根我走,立即升參將,幹上幾年肯定還會升職,你覺得怎麼樣?”

鰲拜很希望哈日查蓋能去體驗一下戰場生活,積累些戰鬥經驗,當然覺得好。不過他還是把哈日查蓋找了過來,徵求一下他的意見。從少林寺回來後,哈日查蓋和石榴的婚期也定了。現在一聽要讓他當官,哈日查蓋也很高興。他已經喜歡上了京城的生活,但家畢竟在蒙古大草原,去邊關的話,可以抽空回去看看父母。

哈日查蓋道:“師傅,我如果去了那裡,是不是很久都不能見你了?這樣好嗎?”

鰲拜笑道:“在京城生活的太安逸,人就會缺乏雄心壯志。你去邊關鍛鍊一下,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我都是有好處的。你是蒙古人,又這麼厲害,如果能收復一些蒙古部落的話就更好了。我們很快還會見面,你和石榴成親後就過去吧。功夫別落下,金鐘罩要練好,記得千萬別把這門功夫隨便外傳,明白了嗎?”

哈日查蓋又問道:“那我什麼時候能回來?”

這個問題,沒人回答不了。鰲拜心想這要看他在中原展的度了。如果哈日查蓋可以幫他收服一些蒙古部落當擁兵,肯定實力大增。將來等他當了皇帝,也方便和蒙古人搞好關系,用聯姻等方法來鞏固兩族的友誼。

哈日查蓋決定去邊關,孫承宗和崇禎都很高興。他們有聊起了戰術問題。孫承宗接受了鰲拜的建議,已經不打算再鑽關寧錦防線的牛角尖了,他提議明軍撤出錦州。

孫承宗道:“黃鵬,你的是對的,錦州如果據守,得調動各方力量去援救,這也正是女真人期望的,如果不救,一旦錦州被圍困,就是一座孤城,糧草一盡,守城的人為活命,只能選擇投降。如果我回遼東,準備在喜峰口加固防守,以防他們繞道進攻中原,關外只留寧遠,用來消耗敵軍的力量。可惜東江鎮現在已經成不了氣候了。對於邊關的防守,你還有什麼建議嗎?”

鰲拜道:“很簡單,只要別和女真人在關外決戰,我們就很有利。不出五年,根本就不用打仗,他們沒錢沒糧,內亂就夠受的了。我想接下來他們一定會去攻蒙古,打擊林丹汗來擴大實力。我不建議去救援蒙古,也不贊成給蒙古交易供應糧食,這些給蒙古的糧食,很可能等於變相救濟了金國,為他們出兵做了準備。他們無法展,在關外又討不到什麼便宜的情況下,兩年之內,他們一定會想辦法繞道進攻中原。喜峰口是最有可能的位置。”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八旗軍圍北京的戰役,他記的很清楚。不過明軍已經有防備的情況下,他們怕是繞不進來了。

孫承宗道:“那麼,我們一定要死守住喜峰口才行。”

鰲拜笑道:“這個也不要那麼絕對,看看他們的人數、目的,其實把他們放進來,如果選合適的地方進行設伏,不定能取得更好的戰果。”

如果不守錦州,不再跑到關外四百裡建那些防禦力弱,一戰就被焚燬的城池,邊關的軍餉可以減少許多。崇禎很滿意這個結果。邊關換帥的事,就這樣定了下來。沒有任何成績的王之臣下臺,孫承宗重新掛帥成為了遼東經略。滿桂則成為了孫承宗的副手,十一月,哈日查蓋和石榴成親後,也帶著石榴一起去了山海關。

鰲拜身邊的人都活的很快樂,除了一個人,那就是梁彬。

梁彬最近幾乎沒遇到任何好事。家人被罷官,已經回湖北老家去了。他獨自留在京城,經常被朝中大臣們彈劾,就因為他認魏忠賢做了義父。魏忠賢放棄權力後還是被人害死,也讓他對朝廷意冷心灰。

最讓他鬱悶的,是那名和自己兩情相悅的女子,對方家人見梁家沒落,什麼也不同意他們的親事,更希望兩人斷絕來往。

這一天,他來找鰲拜,聊了一會兒,輕道:“黃兄,我準備辭官了。”

“皇上不是沒你什麼嗎?為什麼要辭官?”

“皇上沒,但總有人拿我是魏公公的義子來事,我留在京城,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梁彬幽幽道。他覺得自己不適合這樣的官場,還不如回家做生意,平淡的過一生。

鰲拜苦笑道:“你心態可真夠差的,難道你就沒有想過梁家有天能東山再起?不想當官了我贊同,但是喜歡的人怎麼能輕易放棄呢?就算是用搶,也得搶過來。你娶的是那個姑娘,又不是他的家族,管她家裡怎麼反對。”

“可是,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

那姑娘乃是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李標的孫女,李標現在勢頭不錯,有望進內閣,成輔,自然不願和梁彬扯上關係。

鰲拜道:“你們既然兩情相悅,管那麼多幹什麼?我有個辦法,和你一起去一趟李家吧。我好歹著個一品大員的頭銜,他總得給面子,聽我們幾句話吧?”

————————————分割——————————————

第二章,今天更的晚了一些,抱歉。老爹得了冠心病,今天送去住院了,耽誤了不少時間。第三更晚送上,我是不會斷更的,求票求支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兔來割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