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去日本考察生產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夜市殺人事件過去後沒幾天,林尚傳收到莊英傑的郵件,立刻喊來楊淑萍一起研究。

郵件裡,正在日本考察電路板生產線的莊廠長告知,他聽說鈴木摩托公司準備淘汰一批踏板摩托自動化生產線,問老闆有沒有興趣。

酷迪廠的技術團隊按照郵件裡的文字描述內容,搜尋過鈴木摩托的網上資訊,仔細研究過後,一致認為機會難得。

於是林老闆辦好簽證,買好機票,準備飛去日本。

首發&:塔>-讀小說

“我就去半個月,很快回來的。”機場裡兩個熱戀男女正在告別。

“嗯~你要每天上QQ給我發訊息。”劉晴抿著嘴很不舍。

這幾天兩人經常在林尚傳家做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如果不是親戚來了不方便,早就水乳交融了。

“嘿嘿,等我回來就把你正法。”LSP湊到女孩耳邊小聲說,讓女孩嬌羞地錘了他兩下。

“走了,你回去吧。”

登機後,林尚傳系好安全帶閉上眼睛琢磨酷迪廠的事。

如今能容納萬人工作的廠房已經全部建設好,內部水電裝修正在進行中。

預計7月就能全部完工,只等機器設備進廠安裝。

鈴木摩托的生產線,雖然是小日本淘汰下來的東西,但裝置精度,調校磨合都會比重新建設生產線要好。

不過裡面的一些精密裝置可能涉及《瓦森納協定》,想弄出來多半要花些力氣。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林總,你和你女朋友關係真好。”說話的是省進出口公司的李莉。

這次因為涉及大宗裝置進口,所以林尚傳委託龍公子,聯絡上才成立的進出口公司,幫忙一起和日本方面溝通協商。

“呵呵,真羨慕你們年輕人啊。”同行的還有省外事辦公室的張處。

為了這次能順利引進設備,林老闆下足了功夫,爭取能一次搞定。

飛機上,三人不方便詳聊。落地後,一行八人與甜橙電子的莊英傑三人會合,大家住進靜岡縣濱松市的酒店,針對這批裝置的情況開始詳談。

“申請考察函對方已經回覆了,約的時間是下周一上午。聽說國內還有家公司派人來了,這事動靜有點大...”

莊英傑把情況介紹了一下,大家明白這是有競爭對手出現。

“沒事,我們有我們的優勢,日本人最多就是待價而沽。既然本來就是他們要淘汰的生產線,工藝水平肯定不如新的好,要價不會高到哪裡去的。”

林老闆先安撫住大家,然後針對情況進行部署。

“莊哥,你們先把電路板的事放放,我們這次要打大戰。成了的話,今年酷迪廠的產能就肯定能加上去。回去給你記首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莊英傑知道老闆的大方,激動地連連點頭應是。

“你現在已經和鈴木方面打過交道,那就去摸下國內那邊來的是什麼公司,我再看看能不能和對方溝通一下,先勸退他們。”

說完自己人的事,林尚傳再與阿卡林省來的兩位領導溝通。

“張處,李總,要麻煩兩位,按之前在家咱們說好的,先和日本政府的人溝通一下,關於這批裝置的出口問題。”

大家說清楚事情,於是分頭行動。

趕在週一前,莊英傑瞭解到情況,立刻向林老闆彙報。

“林總,小日本對訊息防得很嚴。我安排王閣盯梢了一圈濱松市的酒店,發現對方是蘇南省的公司,名字應該是叫亞迪。”

林尚傳點點頭,立刻猜到前世亞迪肯定是從這裡買到裝置後發家的。

如今這事要被自己截胡,他覺得有點過意不去。

同來的丁志康聽到亞迪的名字,煥然大悟:“林總,這公司我聽說過。以前在我們宏源廠的邊上。老闆姓董,原來賣摩托的。”

丁志康是楊淑萍從南蘇省挖來的工程師,酷迪車廠最早的定型車,就是他和莊英傑一起造出來的。

林老闆聽說有熟人,立刻讓他去聯絡國內的朋友,看能不能搭上對方的線,省得自己人亂戰,便宜了小日本。

沒等丁志康聯絡上對方,就到了週一考察時間,大家趕到鈴木摩托的廠,辦好手續,跟著日本人進了工廠。

日本作為二戰後快速崛起的工業國,拳頭產品是車輛、電器的製造。

其中在摩托車行業,他們長期保持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出口國地位,去年對外出口400多萬輛摩托車。

早在90年代,日本就和花國合資建設過一批摩託車廠。

其中鈴木摩托於1994年,在齊魯省與輕騎集團合資成立“泉城輕騎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並在1996年7月投產“輕騎鈴木”牌摩托車。

直到各大城市紛紛限摩的2009年,輕騎鈴木還被視為花國摩托車行業最具成長潛力的企業之一。

這樣的跨國大企業,是花國人學習和追趕的目標,就像運動領域的足球一樣。

接待林尚傳一行的是鈴木摩托技術部的山田課長。

首發&:塔>-讀小說

雖然對方言語很尊敬,但眼神裡的傲慢多少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林尚傳不以為意,落後便是落後,只有正確對待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如果連正確對待問題的勇氣都沒有,那和中國足球有什麼區別?

參觀完要出售的生產線,莊英傑和丁志康都非常震驚。

這兩個年輕人已經是隨行團隊中的實操大牛了,特別是莊廠長參與建設了兩家工廠,又去粵東考察參觀過很多臺資電子廠。

他一直認為甜橙電子不論在流水線設計,還是工藝上都有自得的地方。

但今天見識過鈴木摩托的這套90年代水平的自動化生產線,莊英傑才明白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林總,太厲害了,小日本真是講究,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流水線上的工件尺寸、重量控制這些我們大致還能做到,但他們在流水線的速度和阻力方面設計調校的太好...”

莊廠長和丁總工兩個專家得不得說了一堆,反正林尚傳只聽懂他們是說這五套自動化生產線一定要搬回去。

“嗯,我們這次來,自然是抱著必須成功的目的來的。你們放心,就是砸鍋賣鐵,咱們也要買回去。關鍵是,買回去,咱們要用的起來。還有,我們要吸取裡面的精華,改造自家的產線。要知道,這是人家淘汰的玩意啊...”

林老闆錢有的是,但搞技術他是真摻和不進去,只能指望莊、丁兩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