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其實,並不是林海和林夫人不想林黛玉回府過年,這實屬無奈。

林海外放的實權官職是巡鹽御史,看名字就知道,是和鹽有關的官職。在這個時代,鹽是很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私鹽什麼的,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而鹽商,則是一群富的流油的人。

馬克思曾經說過,“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雖然這個時代,馬克思還沒出生,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馬克思這個人,但是資本家就是這樣,沒有任何改變的。鹽商也是這樣。鹽引的價值和鹽稅是很高的,而鹽業基本上是壟斷行業。所以鹽商在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在尋求更高的利益。而鹽引有限,鹽稅又很高,所以鹽商想盡各種辦法鋌而走險,謀取更多的利益。

在這行為中,官商勾結是必須的。私鹽雖然違法,但是若是沒有被官府查到,那就不算違反法律不是?所以,江南的官場,除了國內常見的孝敬之外,這“鹽”的孝敬,是最多的。林海作為巡鹽御史,也是知道的。

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一回事,太囂張可能會危及自身又是另一回事。金陵就在長江口岸上,若連通大運河,那基本上可以算作和江南一片。而金陵屬於前朝舊都,勳貴世家多,在開國之初,有大功勞的勳貴自然也多。

這些人或許之前還知道夾著尾巴做人,這些年在皇帝越來越需要“仁慈”的名聲,對老臣功勳越來越縱容的背景下,他們自然也越來越囂張。賈家和薛家這兩個已經在朝中無人的世界尚且那麼囂張,更別說其他在朝中有人的世家,其中金陵的“護官符”就可見一斑。而甄家這種甚至在後宮還有貴妃、還有皇子的勳貴,更是囂張的不得了,一直被稱作金陵、甚至江南的土皇帝,連林海、李仁琥、穆皚這三個名義上江南最高實權官員都拿他們家沒辦法。

只是這些官員平時講究以和為貴,無功無過,但是在設計會危害自身的時候,也要掂量一下是狼狽為奸,還是抽身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海雖然在官場上還是懂得變通,但是他祖上也是三代列侯,自身又是天子門生,科舉探花,娶的又是國公之女,本身地位和底蘊都是足夠的,傲氣自然也足。再加上林海並非是喪盡天良之人,心裡還是想著報效皇帝,所以在甄家越來越猖狂的和四大家族聯合在一起斂財的行為之時,艱難的站在了中立局面。

是的,他不能站在對立立場上,好歹也能保持中立不是。在這種奪嫡之戰上,保持中立,已經實屬不易。誰不知道甄家的瘋狂,其實是為了給大皇子爭取奪嫡的資金?

不過林海這官職這麼關鍵,他想中立,其他人可不想他這麼中立。明著上不能來,但是暗地裡陰謀詭計卻是層出不窮,一點也不顧及曾經世交的面子。所以林海府中也自然混入了許多奸細,甚至之前的奴僕們,也查出是其他人的奸細,或者已經被收買。也幸虧林夫人最近在清查府中僕人的事,想把自己母親和二嫂安插的人給清出去,才發現了這件事,不然他們夫妻倆還不是會被坑死?說不準吃得食物喝的茶裡多加了什麼,他們都完全不知道。

這兩夫妻被嚇得夠嗆,偏偏又都是性子倔犟的,外界越是逼迫越不肯服輸,徹徹底底的站在了中立局面上。林夫人已經把兒子接到了自己房裡看著,深怕這段時間出什麼紕漏。林海也陪著兒子睡著,雖然不符合禮儀,但似乎一家三口睡在一起,才安心一些。

至於林黛玉,夫妻倆都想著,在公主府中,總比自家更安全些。若不是公主是女的,他們連兒子都想扔過去,實在是府裡的狀況擔心的很了。而過年雖然要給祖先上香,但林黛玉是女兒,不在家也沒關係,所以禮儀上也省了。

只是這話他們並沒有給林黛玉說清楚,因為他們覺得林黛玉還小,說了也聽不懂。不過他們倒是經常來看林黛玉,跟林黛玉說些擔心的話,讓她好好跟著公主,之後來接她。

偏林黛玉是個聰慧敏感的,自然就傷神了。水珏懶得見到林黛玉傷神的樣子,在她看來,好女兒志在四方,哪能天天為些小事傷心。雖然現在好女兒不能志在四方,那也要心胸寬廣點,對自己好些,不要因為別人的過錯而讓自己不開心。於是她訓了林黛玉一頓之後,就拖著林黛玉去金陵過年去了。

至於為什麼去金陵……金陵的元宵燈會不錯,而且元宵燈會上,會有燈船遊江,那沿岸的秦樓楚館會的頭牌臺柱們,則會紛紛在自家的燈船上獻藝攬客。

水珏想看的,自然是小倌們的表演。從她在這個世界上所得到的訊息來看,估計也就只有小倌們畢竟符合自己的口味。但是且不說這些人不能娶進門來,她甚至連南風館都進不去。畢竟那南風館裡的男人們也是給男人取悅用的,而不是給女人取悅用的。男人可以進南風館玩男人,但是女人顯然不可能去玩男人。

水珏才十歲,雖然心裡遺憾,但這歲數顯然也不至於飢渴難耐去□□什麼的,但欣賞一下符合自己審美的美男總可以吧?這南風館的小倌們嫖不到,過過眼癮總成吧?好不容易不用在京城中過年,陪著皇帝裝傻充愣,這佳節,讓自己多開心開心,才是正事。

於是她興高采烈的帶著一干奴僕,和被父母“拋棄”的林黛玉,來到金陵“養病”,順帶在金陵過年。

這金陵,可是自古就被稱作“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那繁華風流,比蘇杭二州更深。若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比之十里秦淮,在奢靡上,可是差了不少。若論某種意義上的天堂,還真是非十里秦淮莫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蘭竹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