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胡雪巖造訪揚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8月,正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候。這天,浙江籍商人胡雪巖,來到揚州拜訪好友王有齡。

王有齡原是滿清江蘇布政使,歸順革命軍後,擔任江蘇省諮議局的議員。經過組織考察,江蘇軍政委員會認為王有齡才堪大任,授予他江蘇省政府民政廳副廳長之職。

胡雪巖到民政廳求見王有齡,在會客室內等了半天,也沒看到王有齡的影子。

直到半個小時後,才有一個年輕的職員,送來了王有齡的便條。上面說,王有齡事務正忙,暫時無暇會見胡雪巖,萬望他諒解,請胡雪巖留下地址,王有齡一下班就過去回訪。

胡雪巖無奈,只好回了個便條給王有齡。那年輕的職員正要離開,胡雪巖猶豫再三,從口袋裡摸出一個紅包,說道:

“兄弟,辛苦你奔走傳遞訊息。一點兒心意,不成敬意,還請笑納。”

滿清官場陋習很多,花錢賞賜差役,也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這些衙門裡的胥吏,狐假虎威,貪得無厭,普通人可得罪不起。若他們是官員面前的紅人,更不得了,賞賜要尤其豐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譬如剛才這個職員,來回奔走訊息。放在滿清官場上,胡雪巖絕對不敢怠慢,若是伺候不周,那人便可隨便找個理由,把胡雪巖晾上半天。

這裡面的講究甚多,要拜訪官員,第一關叫做門包。官府的大門不好進,要進去就要送門包。看門的得了門包,方會向官員通報訪客。

歷史上,恭親王奕訢號稱賢王,秉政二十餘年,恭王府門口常年門庭若市。奕訢便公然收取門包,並且名碼標價。訪客身份不同,來訪事由不同,事由緩急不同,門包價格也不同,可謂童叟無欺。

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常與官府打交道,自然明白這裡面的花樣,亦對此習以為常。

只是,改朝換代以後,帝國摒絕陋習,先從官僚主義上抓起。胡雪巖所到之處,沒有哪個官府敢收門包。今日到了江蘇,同樣風清氣正。

就見那個年輕職員笑笑,說道:“先生,現在改朝換代了,國民政府不興這一套了。請你收回紅包吧,我一定把便條送交王副廳長。”

胡雪巖感慨不已,拱手謝道:“是我魯莽了,還請勞煩小兄弟奔走傳達。”

離開民政廳,胡雪巖百無聊賴。他是個閒不住的人,便到揚州大街上四處閒逛,尋覓商機。

短短幾個月功夫,揚州市面就恢復了繁榮。因為改作省會,揚州成了江蘇的首善之地,發展蒸蒸日上,繁華程度已經超過了戰前。

胡雪巖自詡為經商奇才,生意原本辦得有聲有色。誰知道,革命軍攻佔浙江後,廣東商人也來到浙江。胡雪巖的阜康錢莊、胡慶餘堂中藥店、順記百貨公司等生意都大受影響。很多老主顧都也輾轉投入廣東商人的陣營。

他痛定思痛,分析原因,總結教訓,認為自己以前的成功,全靠官府的支援。革命軍來之前,他背靠王有齡這棵大樹,又攀上了何桂清這個貴人。

江蘇、浙江兩省很多公款,都提存在胡雪巖的阜康錢莊。兩省購買軍械,置辦糧草,也經常交由胡雪巖經手。因為這個緣故,胡雪巖的生意才能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

可如今,何桂清已被國民政府公開槍決,王有齡也淪為了民政廳副廳長。胡雪巖沒了靠山,又不懂現代企業制度,面對廣東商人的進擊,頗有幾分大廈將傾的危機感。

他打算出洋走一趟,一來增長見識,二來開拓商機。但“胡記公司”裡有王有齡的乾股,胡雪巖此番來揚州,就是想和王有齡道別,順便討論如何處置王有齡的乾股。

根據皇帝上諭,從晟武二年元旦起,也就是1856年1月1日起,帝國將全面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王有齡如何處置他的乾股,胡雪巖必須當面向他討教。

經人指點,胡雪巖來到一處茶館。這家茶館的對面,正是復興銀行江蘇分行。復興銀行是帝國央行,江蘇分行即是央行在江蘇省的分行,對全省錢莊、票號有著監管之責。

來分行辦業務的人,身份並不簡單。有時銀行裡排隊,來人便在茶館落腳。有人在分行裡辦業務,其隨從也在茶館落腳。因此,這家茶館生意興隆,成為商人尋覓商機、交換情報,掮客撮合生意的重要場所。

胡雪巖和隨從找了張桌子坐下,點了小菜,要了黃酒,和隨從小酌起來。他不是買醉,而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揚州人有什麼生意上的名堂。

揚州的茶館,與杭州的茶館大不相同。杭州的茶館一般設有雅間,有錢有身份的人坐雅間,普通茶店坐大廳,彼此各不干擾。揚州的茶館則設一大開間,擺滿各式相同的桌子,不同身份的人都坐在一起,各不相違,怡然自樂。

這家茶館客人身份特殊,胡雪巖也不敢造次,樹著耳朵傾聽,果真聽出了些花樣。

領桌有人講,日本、南美的銀價低,低得離譜。從中國發貨,到日本、南美換回白銀,只要海運順利、貨物銷出,利潤非常可觀。白銀拿回中國,換回法幣,國民政府亦很歡迎,另有補貼。

問題是,海上風險大,船上裝載白銀容易被海盜盯上。因此,一般人若沒有膽量,或者沒有實力,不敢冒此風險。

又有人說,與其換取白銀,不如想方設法弄一批藥,運到克里米亞販賣。克里米亞戰爭極為慘烈,各國參戰兵力達到百萬人以上。因為戰場衛生條件差,新武器應用多,各國軍隊傷亡極為慘重。

廣州普濟製藥公司生產的大蒜素、阿司匹林,對戰場傷有著很好的療效,非常暢銷。尤其是阿司匹林,又名乙醯水楊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用作解熱鎮痛、非甾體抗炎藥,抗血小板聚集,堪稱是戰場神藥。

阿司匹林與青黴素、安定一起,被認為是醫藥史上三大經典傑作。青黴素、安定的製取都非常復雜,倒是阿司匹林,製備起來難度不大,成為帝國衛生部優先攻關的藥物。

實際上,阿司匹林正是最基本的化學醫藥產品。早在1853年夏天,弗雷德裡克·熱拉爾(Gerhardt)就用水楊酸與乙酸酐合成了乙醯水楊酸。這就是阿司匹林,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楊烜非常重視衛生醫療。起兵之初,他就親自部署完善軍醫制度,大力發展醫學藥品,使革命軍戰場傷亡率大大減少。傷兵痊癒後成為老兵,不斷積累戰場經驗,對軍隊戰鬥力的提升幫助極大。

去年,帝國衛生部依託廣州普濟製藥廠,研制成功阿司匹林,經臨床試驗後,迅速量產。此藥猶如神藥,大受市場吹捧,價格一度炒得比黃金還貴。

鄰桌人正在激烈討論阿司匹林。有人說,廣州普濟製藥廠產量有限,勢必要大規模擴產。按照政府政策,七省三市都將設立製藥廠,都將得到普濟製藥廠的技術授權。這裡面,大有文章可作。

又有人說,只要能弄到阿司匹林,無需運到克里米亞,只要運到南洋、印度,一轉手就是好幾倍的利潤。

胡雪巖經營胡慶餘堂,自然也聽說過阿司匹林的大名,也知道這裡面的利潤。可他沒有門路,只買到過很少量的阿司匹林。

他想,回頭見到王有齡,或許可以當面領教一下。王有齡做省民政廳副廳長,知道的訊息總歸要多些,見識也要會更高一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