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打垮江北大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江北大營是清軍為了阻止太平軍北進而設立的,大營設在揚州。當年太平軍攻克南京,隨即東征攻佔揚州。滿清欽差大臣琦善率軍趕至揚州城外,建立江北大營。

琦善病死後,託明阿繼任。太平軍一破江南、江北兩大營,託明阿兵敗,被褫除江北大營統帥官職,德興阿繼任。

琦善、託明阿、德興阿都是滿人。琦善年老多病,不思進取。託明阿、德興阿都是八旗武將,因為作戰勇敢受到清廷賞識。但他們並非獨當一面之才,雖是江北大營統帥,卻無力約束眾將,也沒有排程全軍之能

主帥如此,官兵更是不堪。與江南大營相比,江北大營兵力較弱,兵力最強時也不過三四萬人,大約是江南大營的一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江南大營好歹還打過一些惡仗,將大營扎在了逼近南京城腳下。江北大營一向以避戰不前為能事,鮮有大的戰績,大營扎在距南京較遠的揚州。

天京事變後,江南江北大營趁機組織反攻。江北大營順利推進到儀徵、六合一帶,仍以揚州為大本營。

咸豐年間,太平軍作亂江南,漕糧徹底改為海運,江北大營防區內的揚州、淮安等地都逐漸沒落下來。江北大營的厘金收入遠不如江南大營,這也極大地影響了江北大營的士氣。

楊田率步兵一師渡江北上後,公開宣稱“北伐燕京”,目標遙指江淮重鎮徐州。

革命軍若能攻克徐州,西可進河南,北可上山東,進而威逼京畿。清廷驚恐不已,派欽差大臣勝保統帶八旗馬隊堵截。江北大營亦不得不分派兵馬支援皖北,兵力更加削弱。

皖北一帶,有欽差大臣勝保、團練大臣袁甲三、安徽巡撫翁同書。江北一帶,有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以及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

清朝大員雲集,卻多是顢頇無能之輩。皖北的勝保、翁同書畏葸怯戰,卻以招降捻軍為能。他們以高官為誘餌,招降了苗沛霖、李昭壽兩個首鼠兩端的捻軍頭目。

李昭壽驍勇善戰,所屬騎兵頗為精良。苗沛霖則是皖北一霸,在皖北築圩御捻,逐漸形成割據之勢。這兩人據守城池,在革命軍與清軍之間左右搖擺。

勝保是滿洲親貴,翁同書是常熟名門翁家之後。翁同書的父親翁心存做過恭親王奕訢的老師,歷史上還做過同治帝的老師。

這兩人深受清廷信任,給苗沛霖和李昭壽開出了極高的價碼。他們授予苗沛霖和李昭壽很高的官職,還允許他們保存實力,承認他們的割據事實。

清軍江北大營裡沒什麼名將,沒幾個人能入得了革命軍步一師師長徐田的法眼。

德興阿原本作戰英勇,是個武將,而非帥才。他做上江北大營統帥後,凡事不能親臨戰場,反而埋沒他的長處,放大了他的短處。

記名提督鞠殿華作戰勇猛,勇於任事,可惜性格暴戾,動輒凌辱部將,軍心不附。

還有一個江寧布政使楊能格,總辦江北糧臺,倒也精明幹練,老於吏事。但他是個文官,不熟悉兵事,在江北大營主要負責籌餉。

再就是六合知縣、記名道員溫紹原,堅守六合孤城達三年之久。但他官職不高,手下兵微將寡,勢難持久。

楊田率領步一師進攻江北大營,方法非常簡單粗暴:直搗黃龍!

他手下兵馬並不多,只有不到一萬五千人。但不久前,由於北方連日大雨,黃河在河南開封府蘭陽縣決口,奪大清河河道,改從山東利津縣入渤海。

(在此之前,黃河奪淮河河道,從江蘇境內入海。)

黃河在河南境內決口,清廷焦頭爛額,客觀上有利於革命軍在江北的行動。

在海軍四艘鐵甲炮艇的支援下,楊田指揮步一師直接進攻江北大營老巢-揚州。於此同時,留守南京的近衛師官兵下關江面渡江,經浦口進攻六合。

江北大營在長江北岸的瓜洲建有一座前沿陣地。海軍鐵甲炮艇使用艦炮猛轟敵人的瓜洲營壘,守軍潰散而逃。

在揚州城外的虹橋,雙方發生激戰。江北大營悍將鞠殿華統帶著一支騎兵抵抗革命軍。滿人將軍德全也率領了一支八旗騎兵,在一旁支援戰鬥。

鞠殿華為人暴戾,驅使騎兵向前衝鋒,但凡有敢後退者,就被鞠殿華就地斬首。

步一師是革命軍的老牌部隊,能征善戰,一路從福建打到江蘇,所戰皆勝,對付江北大營還不是小菜一碟?

鞠殿華驅使騎兵向前衝,步一師則使用迫擊炮、步槍打擊騎兵。

革命軍火力猛,清軍傷亡慘重。鞠殿華死不悔改,仍然驅使著騎兵往前猛衝。另一支八旗騎兵,在滿人德全的率領下,也發瘋似的往前猛衝。

戰馬和騎兵的屍體堆積在一起,染紅了戰場。革命軍的迫擊炮炮管都打紅了。清軍損失了上千名騎兵,卻還是未能突破革命軍的機槍陣地。

清軍軍心動搖,不願再去送死。鞠殿華下令擂響戰鼓,親自率領親兵,向革命軍陣地衝去。

他相信,只要清軍能夠衝過革命軍的炮兵陣地,就能沖垮革命軍,進而打敗革命軍,打破革命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鞠殿華的帶領下,滿人德全也受到鼓舞,帶著八旗騎兵重新發動了一波衝擊。這兩支騎兵堪稱是江北大營最為精銳的部隊,被德興阿派來抵禦革命軍。

清廷重視一城一地之得失,沒有全盤統籌的戰略考量。德興阿軍事才能平庸,也不懂得敵進我退的道理,只會一味蠻幹,把最精銳的部隊擋在革命軍主力面前。

江南大營的騎兵英勇赴死,損失了五六百人馬,才最終接近革命軍的陣地。

正在鞠殿華和德全暗自慶幸時,革命軍騎兵翻身上馬,向清軍騎兵發起衝擊。

革命軍騎兵在陣後等待已久,摩拳擦掌,得令之後奮勇向前。

清軍騎兵本就損失很大,士氣低落,接仗之後,才發現革命軍裝備精良,很多人能在馬背上熟練射擊。清軍不敵,連連敗北。鞠殿華羞憤不已,帶著殘兵逃回揚州大營。

清軍敗退後,革命軍並不停留,直奔揚州城而去。江南大營精銳被滅,城內風聲鶴唳。革命軍鐵甲艦再度出馬,轟破揚州城牆,清軍一潰千里。

江北大營的官兵爭相逃跑,革命軍絲毫不給他們喘息之機,繼續追擊,務求全殲清軍。

這次追擊,革命軍把猛追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了不使清軍漏網,楊田下令打亂建制,以營為單位向前猛衝。第一師以亂打亂,狂追數百裡,順利全殲江北大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