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死戰不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秦日綱第一次進攻清涼門失利,損失相當慘重。蒙得恩聽聞訊息,對此也很重視,嚴令太平軍限期奪下清涼門。又下詔為軍官加官晉爵,從聖庫中支取金銀財寶犒賞士兵。

最令人興奮的是,天王府公開承諾,攻下清涼門者封侯爵,第一個登上城門者封丞相。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秦日綱湊齊了三千太平軍,於第二天上午重攻清涼門。他軍事才能一般,進攻也是按部就班,仍然按照昨天的部署,從城門下的馬路發起主攻。

秦日綱吸取了教訓,準備更加充分,連夜打造了八部雲梯。又在附近清涼山上設定炮位,居高臨下炮擊清涼門上的革命軍。

不過,太平軍火炮太過拙劣,連清軍火炮都不如,對革命軍威脅很有限。雲梯更是聊勝於無,因為革命軍收縮防線,清涼門城樓下的城牆,都已被封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革命軍彈藥消耗太大,經不起浪費。所以李銳一開始便下令,非有命令,不得開槍。

太平軍先使用火槍胡亂向城頭射擊,一直暢行無阻地向前推進。城頭革命軍並未還擊,既不開槍,也不開炮。

太平軍頗為高興,以為革命軍害怕了,更加鼓譟前進,直至清涼門前五十米處。

革命軍在此設有路障,擋住了太平軍的道路。太平軍略作停留,見革命軍仍不反擊,便開始清除路障。

路障多用木料、桌椅、乃至昨日的太平軍屍體,堆積而成,清除起來並不容易。前面的太平軍只能停下來,合力清除路障。後隊的太平軍為路障所阻,隊形越來越密集。

李銳沉得住氣,直到這時才下令開炮。開花彈在太平軍人群中爆炸,彈片所到之處,太平軍紛紛斃命。

緊接著,革命軍的火槍手也開始射擊。在這麼近的距離下,1852式步槍幾乎彈無虛發,槍槍命中。

太平軍隊形動搖,有人開始往後逃。這次進攻,太平軍人數雖多,卻不如昨天精銳。

秦日綱在陣後督戰,當即毫不留情地派出督戰隊,斬殺膽敢後退的太平軍。官兵大懼,沒人再敢後撤。

於此同時,秦日綱叫來忠勇小隊的隊長,對他說道:“小弟,妖兵甚是猖獗。爾等為童子,至正至陽,妖兵刀槍不能入。你敢不敢帶上忠勇小隊,衝入清涼門與敵交戰。”

所謂忠勇小隊,是秦日綱燕殿部隊裡的童子兵。太平軍中編有童子兵,本來作為牌尾編入男營。蓋因童子心智不成熟,易受拜上帝會蠱惑,樂為太平軍驅使。

這些童子兵經常擔負衝鋒的任務,富有戰鬥精神,堅忍不拔,以戰死為光榮。

不少太平軍大將利用這一特點,乾脆把童子兵編成敢死隊。秦日綱便編練了一支“忠勇小隊”,隊員都是童子兵,以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為隊長。

隊長聽過秦日綱的攛掇,說道:“燕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兒等常受燕王恩典,常思報恩之道。天父保佑,我們忠勇小隊恨不得立馬上陣殺敵,殺盡妖兵。”

秦日綱備感欣慰,上前為隊長整理衣冠,看見他脖頸上蒙著一塊棉布,已被血水染成了紅色。

隊長豪爽地說道:“這是昨天跟妖兵打仗掛的彩,幸有天父保佑,小弟馬上又可以跟他們算帳了。”

秦日綱身經百戰,又經歷了天京事變,早已變成鐵石心腸。看到忠勇小隊一腔赤誠,他還是心有不忍。因為他知道,忠勇小隊此去,十有八九是有去無回。

可戰爭是無情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十幾歲的童子兵,只是秦日綱成王之路上的墊腳石而已。

忠勇小隊隊長帶著三百多名童子兵,一邊唱歌,一邊向清涼門衝去。歌聲整齊而嘹亮:“兒今充童子兵,頭編紅巾,手執竹槍,朝夕跳叫,喉燥無聲,炮聲轟轟……”

只不過,他們空有一腔熱情,手中的武器卻相當落後。大部分手持刀矛,少部分拿的是鳥槍、土槍,只有極少量的來復槍。最小的隊員只有十一二歲,拿不動刀矛,用一支削尖了的竹槍做武器。

這群十來歲的童子兵,一邊跳躍,一邊唱歌,毫不畏懼的向前衝鋒。這番詭異的景象,令城頭的革命軍又驚又怒。秦日綱真是狠毒,竟然驅使孩子當炮灰!

李銳也大受觸動,嘆道:“太平軍訓練出來的童子兵毫不懼死,真是心腹大患。若青少年都像這樣愚昧無知,中國就沒得救了!”

他做海盜時就刀頭舔血,加入革命軍後更經歷了無數殘酷的戰鬥。可此時此刻,看到太平軍童子兵前仆後繼地衝了過來,李銳還是難過得流下了淚水。

他終於明白,邪教蠱惑人心,荼毒心靈,實乃世界之公敵。怪不得,洋人傳教士對拜上帝會痛心疾首;怪不得,王樹仁在天京潛伏多時,對太平軍毫無同情心,反而力主誅殺洪天貴福。

他抹幹淚水,說道:“在戰場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傳令,給我狠狠地打!”

前一句話,是革命軍另一條戰術原則,意思是在戰場上,要堅決勇猛地打擊敵人,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

這與優待俘虜政策,表面上有所違背,實則相輔相成,是革命軍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戰士們本來心有不忍,得到主帥的命令後,不再顧忌童子兵年幼,放手射擊童子兵。

忠勇小隊童子兵皆為血肉之軀,哪能擋住革命軍的火槍火炮?但他們受到蠱惑,不僅不怕死,還以死為榮,認為自己死後會升入天堂。

革命軍不斷斃傷童子兵,童子兵卻反而越戰越勇,前仆後繼地向前衝鋒。革命軍只有三四百人,彈藥剩得不多,火力不夠密集。

忠勇小隊童子兵,竟然穿過槍林彈雨,突入到了清涼門下。忠勇小隊身後的太平軍,以燕殿親軍打頭,也受到鼓舞,向清涼門衝了過來。

敵眾我寡,形勢已經緊急。李銳連忙向秦淮河上的戰船發出信號,要求戰船向城內發炮,分散太平軍注意力。

革命軍又在清涼門城樓上升起一紅一黑兩面大旗,意為決戰時機已到,要戰船方面只留下炮手,剩餘水手全部上岸增援清涼門。

李銳也手持手槍,親臨前線督戰。

城門下最為緊急,太平軍已經突入到城門下。此為革命軍守衛城門的第一道防線,由王樹仁親自負責。

太平軍如潮水般湧來,王樹仁手下有一百二十人,彈藥逐漸告罄。眼看太平軍已經奔襲而至,王樹仁大喝一聲:

“兄弟們,上大刀長矛,跟我來!”

說罷,王樹仁手持一柄長矛,帶頭衝了出去,和太平軍拼起了白刃戰。他麾下還有九名特工,個個以一當十,護著王樹仁,衝入太平軍大開殺戒。

蜂擁而至的太平軍,同樣不遑多讓,削尖了腦袋要往清涼門裡鑽。秦日綱已經下過死命令,不奪下清涼門,決不收兵。天王府也有懸賞,第一個登上清涼門者,封為丞相。

王樹仁連殺兩個太平軍,用長矛刺中第四個太平軍時,有個眼尖的太平軍小將,一刀砍掉了王樹仁的長矛。

王樹仁頓失武器,連忙後撤。太平軍欺他沒有武器,連連向他發起進攻。王樹仁左躲右閃,被太平軍刺中手臂,鮮血直流。

幸虧手下有個特工忠心耿耿,擋在王樹仁前面。王樹仁得空撿了把腰刀,那名手下已被太平軍圍攻致死。

同袍被殺,王樹仁悲痛欲絕。他揮舞腰刀,連砍兩名太平軍,卻再次陷入太平軍的重圍,臉頰又中了一發子彈。

鮮血濺到眼睛裡,王樹仁視力都模糊了,被屍體拌倒在地。兩個太平軍圍了過來,舉刀相向。又有一個特工及時趕過來,拼命護住王樹仁。

王樹仁擦乾眼睛,再次揮舞腰刀,連砍兩個太平軍。砍到第三個時,刀刃已經卷了。

太平軍人多勢眾,把王樹仁圍在中央,王樹仁則決不後撤,擋在太平軍進攻清涼門的必經之道上。

突然一發冷槍,擊中王樹仁的右臂。王樹仁右臂鮮血直流,手中的腰刀也不由自主地掉在地上。

“完了”,王樹仁喃喃自語道,也許自己就要死在清涼門下了。

他環顧四周,才發現身邊屍橫遍地,不管是革命軍還是太平軍,都已疲憊到了極點。

恰在這時,一百多個革命軍水兵生力軍,從秦淮河戰船上登陸,加入到了此次戰鬥。

革命軍士氣大振,太平軍則士氣崩沮。戰場形勢瞬間逆轉,秦日綱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只得再次退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