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棄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廣州距離燕京足有五千華里。滿清最快的資訊傳遞方式是驛站裡的“八百裡急遞”。即便這樣,燕京若有訊息傳至廣州,也至少需要六天時間。

從廣州城釋出的佈告來看,老皇帝死於十天前,大概是楊烜帶兵出征的日期。

這就意味著,楊烜確實在老皇帝死之前,就準確地預測了道光之死、皇四子之即位。

這對殷正來說,無疑是不寒而慄的。一個膽大妄為的年輕人,既是名門之後,又能未卜先知。假以時日,他豈不要像哪吒一樣,把整個東海攪得天翻地覆?

殷正隱隱感到一絲威脅。

至臻堂的會眾們,更是驚詫萬分。

在晚清那個年代,華人不分官員、百姓,不分身份貴賤,普遍都很迷信。由此而產生了許多教門,譬如北方的白蓮教、彌勒教等。

近些年,北方教門與南方會黨開始合流,出現了類似齋教的組織。洪秀全的拜上帝會更是異軍突起,日後把整個南中國攪得天翻地覆。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卻說殷正驚聞道光帝薨,印證了楊烜的預言,一夜輾轉難眠。早上起床後,一個小廝上前服侍。

趁他穿衣洗漱,那小廝冷不防地說了一句:“堂主,老皇帝死了。堂裡的兄弟都說楊白扇未卜先知。兄弟們還說,就算是哪吒三太子下凡,恐怕也比不得楊白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殷正愣了一下,正想發火。看到小廝一臉期待的模樣,他又把怒火吞了回去。這小廝一向機靈,今天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殷正假裝毫不在意,問道:“是嗎?大家夥兒都怎麼說?真把楊烜當成哪吒了?”

那小廝得到鼓勵,眉飛色舞地比劃了起來:“堂主,大家都覺得楊白扇神機妙算,既像哪吒那樣敢作敢當,也像諸葛亮那樣未卜先知。

“如今他奪了三水城,這在至臻堂歷史上可是從未有過的大事。兄弟們都很振奮,也都很踴躍,想去三水城支援楊白扇……”

那小廝說得十分得意,猛然看到堂主臉色越來越難看,便不敢再說下去。

殷正冷哼一聲,說道:“你老實告訴我,大家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小廝鼓足勇氣,小聲說道:“回堂主,兄弟們覺得至臻堂在廣州處境越來越難,官府壓力越來越大。不如去三水城,避開官軍……”

殷正悲從心起,走出房門,看見會眾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似乎正在議論楊烜在三水城的壯舉。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看見殷正後,他們立刻變了神色,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自覺地四散離開。

完了,人心散了!

恰在此時,陳虹和薛昊一起,前來求見殷正。

這兩人一大早過來,必是為了三水城的事。他們兩個攪和到一起,事情可就棘手了。

果不其然,他們正是為楊烜而來。陳虹搶先說道:

“楊白扇未卜先知,至臻堂上下震動。如今,兄弟們都傳言他是哪吒三太子轉世,都想去三水縣增援他。人心不可不察。

“堂主,楊白扇剛剛加入至臻堂,勇於任事,帶隊為‘紅棍’蘇三報仇。他帶著兩百‘草鞋’在三水縣孤軍奮戰,咱們不能為了保存實力,坐觀楊烜成敗呀!”

殷正有些惱怒,可又不知該怎麼反駁陳虹。他轉而徵詢二把手薛昊的意見。

薛昊已經變了主意,說道:“堂主,咱們至臻堂乃秘密會黨,凡事都以得人心為根本。如今,人心都飛到了楊白扇那裡,咱們也不應該違逆眾心。

“另外,廣州形勢逐漸緩和。總督有十萬民團無所事事,正可用來圍剿各地天地會。俗話說,狡兔三窟。咱們在廣州處境困難,應當預留後路。

扣扣563743675

“楊烜在三水縣大鬧天宮,雖說驚動了官府,卻也在廣州以外獲得了立足點。萬一我們在廣州出事,亦可急召他來救急。”

陳虹看了下薛昊,不由得暗生敬佩:姜還是老的辣,這個老狐狸一向沉默寡言,一開口就令人刮目相看。他能站在堂主的角度思考問題,無疑更有說服力。

果然,殷正被薛昊的話打動了。陳虹和薛昊是至臻堂領導層中最有見識的人物,他們都主張增兵三水,可見人心向背。

殷正不情不願,卻也只得撥給陳虹兩百精銳,讓他前去三水縣增援楊烜。

陳虹挑選了兩百個精壯,點齊軍械錢糧,立即向三水城進發。他心情急切,把兩百人馬交給至臻堂“先鋒”王成指揮,自己騎上一匹快馬,和徐作新一起先行到達三水城。

楊烜見到陳虹和徐作新,大喜過望。寒暄已畢,馮可欽向陳虹介紹起當前的形勢。他說:

“官軍陳兵三水城外,陸續增兵,目前有四百名綠營兵、一千名團勇。我們這邊,招募了五百個新兵,籌了一萬六千兩現銀,另有軍械、戰馬無算。

“咱們雖有七百人馬,卻缺少訓練,人心不齊。至臻堂這邊有一百五十個軍夫,難堪大任。新招募的五百新兵裡,又有兩百人充任水兵,缺少訓練。

“總督派人過來招安,我與他虛與委蛇。官軍誤以為我想投降,尚未組織攻城。”

陳虹問道:“咱們有把握守住城池嗎?”

這個問題由楊烜回答。他說:“我們不打算死守三水城。此地三江交匯,靠近廣州,乃四戰之地。不久之後,官軍必會全力爭奪三水。

“我們打算放棄三水,先去陳家堡打垮陳忠浩的民團,為蘇三娘報仇血恨。然後再引軍西向,前往廣西梧州府,與羅大綱的艇軍結盟。”

三水縣是座大城、富城,得之不易。楊田、蘇三娘和劉旻虎都反對棄守三水,只有馮可欽贊成。陳虹在城外見識到官之之盛,也贊同楊烜的意見。

楊烜力排眾議,毅然決定棄守三水。

官軍使者已被扣押了好多天,楊烜每天好吃好喝招待他,讓使者不明就裡。

有了陳虹的援兵,楊烜就有把握了。他找來官軍使者,明確說道:

“兄弟,我有意投順官府,但官府要有所賞賜,至少得是二品武官“總兵”銜,或者四品文官“道員”銜。

“與此同時,官府必須還我父親以清白,把冤案調查清楚。哪怕後面牽涉到廣州將軍,也要把他捉拿歸案。”

使者見楊烜舊調重彈,不免又要唯唯諾諾,說自己做不了主啦,需要請示總督啦。

出人意料的是,楊烜這次很大度,說:“兄弟,你來三水城也有段時間了。本帥招待不周,請多見諒。為了顯示我投誠官府的誠意,我將棄守三水,讓城池讓給城外的綠營兄弟。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三水城是座富城,我做好人把三水城讓給綠營,讓綠營不戰而收復三水。到時候,你們盡可以在奏摺上大肆吹噓,我都不反對。

“綠營兵苦日子過多了,也可以進城享受享受,問那些城內的惡霸劣紳要點錢糧,以激勵綠營士氣。不過,我做了回好人,等我們出城時,也請綠營的兄弟不要為難我們。”

那使者又驚又喜,雖說這次沒能勸降楊烜,卻迫使楊烜棄守三水。

事後官軍上奏,自然不會說綠營不戰而得三水城,一定會捏造戰績,邀功請賞。到時候論功行賞,還能少得了自己?

使者十分高興,說道:“閣下這番好意,我先替綠營官兵收下。我們綠營官兵最講知恩圖報,一定不會叨擾閣下。”

道光末年,綠營兵已經朽壞不堪,別說打不過洋人,就連應付天地會都很吃力。

綠營無力鎮壓各地民變,清廷無奈,開始鼓勵地方縉紳自辦團練。

團練武裝起源於川楚白蓮教起義。因兩廣天地會起義不斷蔓延,兩廣境內的團練武裝也不斷發展壯大。

但此時的團練只是八旗、綠營的附庸,組織程度很低,戰鬥力還不如綠營。他們不算正規軍,由地方自行籌餉,主要擔負輔助任務,用完即撤。

團練真正走上歷史的舞臺,還要再等三年。1853年,在家守孝的曾國藩收到朝廷諭令,要他在家鄉辦理團練,對抗如日中天的太平軍,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湘軍。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楊烜把三水城讓給綠營,卻把戰爭的矛頭指向了綠營的友軍-民團。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