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鋼鐵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蒸汽戰艦使用明輪驅動,雖然傳動效率不高,卻仍比風帆船快得多。

首發&:塔>-讀小說

楊烜等人早上從八尺寨出發,中午便到了新寧州,靠泊在新寧實業公司鋼鐵廠碼頭旁。

鋼鐵廠是大型工廠,除了需要消耗巨量鐵礦、煤炭等原材料,還要耗費大量的白雲石、螢石等輔料。

因此,鋼鐵廠通常選址在交通便捷、靠近礦藏的地方。

新寧州正是這樣一處地方。南寧府新寧州,既今之崇左市扶綏縣。它瀕臨西江,境內有扶綏礦區,鐵礦、煤礦品質較好,易於開採,又有白雲石礦,是建立鋼鐵廠的不二之選。

鋼鐵廠廠長名叫唐廷樞,廣東香山人,原是廣州洋行的買辦,時年20歲。

歷史上,唐廷樞是華夏第一位近代企業家、著名的民族實業家和慈善家、華夏近代工業化先驅、華夏近代工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晚清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創辦企業達47家,在中國近代經濟史上創造了許多個第一:

第一家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家機械煤礦(開平煤礦)、第一家保險公司(仁和保險公司)、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第一臺自產火車、第一家水泥廠(唐山細棉土廠)、第一家機器棉紡廠、第一口油井、第一條電報線……

唐廷樞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得益於李鴻章的提攜。如果說李鴻章是晚清洋務運動的旗手,唐廷樞就是洋務運動的具體操盤手,也是李鴻章手下最為得力的洋務干將。

但李鴻章靠淮軍起家,直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才開始在恭親王奕?的支援下辦理洋務。

首發&:塔>-讀小說

1873年,唐廷樞離開怡行洋行,投入李鴻章麾下,擔任輪船招商局總辦。

在此之前,唐廷樞一直在洋行做買辦。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洋人的認可,一路升至怡和洋行總買辦。

而怡和洋行是晚清最大的洋行,曾大力開發香港,史上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說。

作為一名穿越者,楊烜深知唐廷樞的重要性,派敵工處的特工到廣州尋訪唐廷樞。此時的唐廷樞,剛進洋行當學徒,只是個見習文員。

黑旗軍威名遠播,連洋人都甘願為之效力。楊烜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唐廷樞也頗為心動,來到新寧州出任新興公司鋼鐵廠廠長。

唐廷樞已在碼頭上等候多時。他注意到,楊烜身後跟著一個很眼熟的女人,與伍崇曜的女兒長得神似。

只是,伍涵一向衣著華麗、冷若冰霜,眼前這個女人卻穿著樸素,神態平和。

伍涵卻從未注意過唐廷樞。畢竟,在此之前,他只是洋行裡最低階的見習文員,而伍涵則是十三行首的千金。即便是洋行老闆,也要對她客氣三分。

楊烜和唐廷樞見過幾面,非常賞識唐廷樞的才情。此刻,他們寒暄一番,便直奔鋼鐵廠試驗爐而去。

碼頭處堆了許多鐵礦石、焦炭,但鋼鐵廠內尚未正式開始鍊鋼。唐廷樞解釋說: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大元帥,我們已經試製鋼鐵成功。經檢驗,所產鋼鐵的韌度、強度都有很大提升,質量明顯優於西洋的鍛鐵。

“目前,我們有一座試驗爐,仍在不停實驗,試圖改進完善鍊鋼工藝,探索最佳爐料配比。另外,工人正在搶修高爐,日夜不息,力爭在春節上投產,煉出第一爐鋼水。”

鍛鐵是一種介於熟鐵、鋼鐵的材料,含硫、含炭量高於鋼鐵、低於熟鐵。

正是憑藉著鍛鐵技術,洋人可以鑄成價格更便宜、重量更輕便、質量更可靠的火炮,把滿清老大帝國打得滿地找牙。

有了鋼鐵技術,黑旗軍就能在火炮技術上實現突破,反超洋人。

楊烜自然要勉勵唐廷樞一番。順著他手指方向,楊烜分明看到,遠處的空地上聚集了數百名工人。在他們的努力下,兩座高爐拔地而起,已經初顯輪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烜與伍涵相視一笑,伍涵尤其感到好奇。華夏傳統鍊鋼,效率極其低下,只能先煉出熟鐵,再利用鐵匠反覆錘打。

這種“百鍊”鋼成型時已經堅硬,沒法鑄炮,只能製作上好的刀劍。

即便華夏有“灌鋼”法,效率較“百鍊”法高,煉出的鋼鐵仍然不及西方的鍛鐵。

在伍涵的印象裡,西方文明先進,技術更是遙遙領先。現在,唐廷樞聲稱鋼鐵廠所煉鋼鐵優於西方的鍛鐵,伍涵不免有些將信將疑,盼著一睹為快。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眾人來到試驗爐前。這座試驗爐有兩座爐子,一座為豎爐,一座為轉爐,豎爐較高較大,轉爐略矮略小,彼此可以連通。

豎爐也不大,高度不到兩米,容積不足兩立方。唐廷樞一聲令下,工人按照測量好的比例,往豎爐中依次加入撿選過的鐵礦石、焦炭、白雲石、瑩石。

鐵礦石、焦炭是鍊鐵原材料,白雲石、瑩石是溶劑。

豎爐內開始生火,鼓風機也呼呼地吹了起來。

這一步,並沒什麼新鮮的地方。不管是洋人,還是華人,目前都按這種辦法冶煉生鐵。只不過,鋼鐵廠這邊用了焦炭、蒸汽鼓風機。華人主要用木炭、手動鼓風機。

沒過多久,一股熱浪襲來。在場眾人再無寒意,甚至熱得冒出汗來。

焦炭的熱值遠高於木炭。蒸汽鼓風機相比手動鼓風機,可以鼓入更多的空氣,促使豎爐內的反應更為劇烈。

唐廷樞害怕出意外,把楊烜和伍涵讓至一邊。

楊烜問道:“如果高爐投產後,每月可產鋼多少?”

唐廷樞思索片刻,應道:“每月產鋼兩百噸,問題應該不大。”

塔讀@

楊烜並不滿意。華夏鍊鐵效率低,往往用斤計算鐵產量。但在工業時代,鋼鐵產量往往用萬噸計算。每月產鋼兩百噸,就是0.02萬噸,簡直就是少得可憐。

根據在建高爐規模,楊烜可以確認,唐廷樞並未認識到“鹼性底吹空氣轉爐鍊鋼法”的巨大潛力。他的估算明顯保守了。

在“鹼性底吹空氣轉爐鍊鋼法”中,豎爐主要用來冶煉生鐵,需要把鐵礦石煉成生鐵鐵水,費時較長。

恰是中午時間,唐廷樞帶楊烜等人吃飯,待下午再過來觀摩鐵水變鋼。屆時,槍炮廠亦會來人,現場鑄炮,檢驗鋼鐵可靠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