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起碼賺一千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華夏援建非洲高鐵專案,投資或超300億。”

“這才是國際主義精神,無償援建高鐵,促進非洲經濟發展!”

“達則兼濟天下,豪登高鐵專案體現華夏格局。”

“節衣縮食,結取非洲之歡心,從豪登高鐵專案看開去。”

“21世紀規模最大的國家級慈善專案,由中鐵集團牽頭。”

就在休斯頓下達命令不久之後,華夏網際網路、各類新聞媒體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關於豪登高鐵專案的報道。

這本來應該是一場勝利、或者說,是我們的基建力量走出國門,開始為國家賺取外匯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媒體有意的歪曲下,情況卻有了些許變化。

表面上,媒體讚揚的是華夏的所謂“國際主義精神”,讚揚的是中鐵“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氣魄、讚揚的是“中非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

但實際上,只要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這些報道背後陰陽怪氣的意味。

多大的本事啊,就把300億扔到非洲?

國內的經濟發展到位了嗎?國內的人民都吃上飯了嗎?

那些在工地裡辛辛苦苦打工一年還拿不到工資的工人你不管,那些種了一輩子地最後只能勉強維持溫飽的農民你不管,那些山區裡上不起學的孩子你不管,沒了生活保障大規模喝藥自殺的農村老人你不管,你跑去管那些黑鬼?

黑鬼是你爹嗎?

一時間,主流輿論中只剩下了兩個關鍵詞。

質問、憤怒。

“量華夏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真牛啊,2006年了,居然還能看到這種新聞,大清還沒亡是吧?”

“呵呵,人家大清結與國之歡心至少還是被迫的,不給錢就要捱打。現在呢?我們居然連南非那種國家都要去討好了?”

“真的諷刺,這幾年本來又是戰鬥機又是導彈的,我還以為我們站起來了呢,結果,一條新聞就直接打回原型。”

“樓上的也不用說的那麼絕對,說不定官方有其他的佈局呢?”

“佈局?佈局什麼?免息貸款,技術援助,換了什麼回來?聽說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座鳥不拉屎的礦山,南非都不要那種,這不就是慈善嗎?”

“純粹就是加上了礦山的條件,顯得我們不是那麼上趕子罷了。”

“確實是上趕著,真的不知道上面是怎麼想的,300個億,如果投資在國內,能讓國內多少人受益?不說別的,只要把醫保搞起來,這個國家上還會有那麼多人看不起病嗎?”

“看病?吃飯都還成問題!300億,足夠給農村地區上百萬孤寡老人養老送終了!”

評論逐漸從專案本身轉向了國內的環境,而就像是為了呼應網友的討論一樣,一條一條的社會新聞被曝光出來。

而這些新聞,直指國內最痛最痛的那些問題。

首當其衝的是農村養老問題,根據某特約記者調查,近年來農村老人自殺率達到了歷史巔峰,甚至在他取樣的一個村子裡,70歲以上老人的自殺率達到了驚人的80%。

說的誇張一點,那個村子附近農機店的農藥都被喝得斷貨了,掛在樹上的麻繩,前一天還掛了一個老人的屍體,因為沒來得及銷燬,當天下午就又掛上了另一個。

這樣的事情被赤裸裸地暴露在眾人面前,“觸目驚心”都已經不足以形容其中的可怕。

——

誠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農村收入低、社會保障不夠全面、農村人口外流都是問題的原因之一,想要解決,也不是簡單地加大農村地區資金投入那麼簡單。

但在這種時刻,誰還會在意這個?

你有三百億扔給非洲,就不能拿出30億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情緒佔據了主導作用之後,一切理性的討論便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雖然除了官方之外,還有一大批***自發地科普和解釋對外投資的意義,解釋這絕對不是一次慈善專案,而是為了更大的利益做出的佈局,可根本就沒有人聽。

更糟糕的是,以這個問題為開頭,新一輪的問題又爆了出來。

某地,數名小學生在上學路途中墜落山崖,造成兩人死亡,三人受傷。

某地,數百名農民工因為未拿到工資流落街頭,露宿在大橋下,又受到當地執法部門驅趕,最終徹底無家可歸。

某地,一對夫妻因為承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選擇放棄治療,在妻子病死之後,丈夫也因勞累過度猝死,留下了一個年僅三歲的女兒,骨瘦嶙峋地在街上乞食.

一條又一條的新聞沖刷著眾人的認知。

一方面,是區區幾萬元的醫療費把一家三口逼上絕路。

另一方面,是300億人民幣隨手就丟進了水裡。

這種對比之下,不憤怒是不可能的。

而哪怕是陳念自己,在看到這樣的新聞後,也只能對民眾的憤怒表示理解。

因為,事實的確就如網上討論的一樣。

我們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豪登高鐵專案真的像媒體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完全的“援建”、“慈善”專案,那我們要怎麼跟自己那些還在受苦的民眾交代呢?——

好在它並不是。

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專案的成效就會顯現出來。

它會為我們賺來更多的外匯、帶來更多的資源,甚至在某一天,它將成為一個“全面進攻”的里程碑。

到那個時候,所謂的“慈善”將成為一個笑話。

我們做慈善?

別鬧了。

我們只不過是想,用另一種方式去得到那片廣袤而富饒的大陸的資源,用來供養我們自己的人民罷了。

這是一種不容易被理解的策略,因為它的週期過長。

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看,也許10年就是他們所能看到的極限了,這是人之常情。

陳念嘆了口氣,收回了腦中紛亂的念頭。

自己確實沒有辦法去證明什麼-——這也不是自己的工作。

要證明這一點,是官方。

但無論是中鐵還是中冶,他們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與此同時,南非埃文德地區。

李靜緊張地站在鑽探機的一側,等待著鑽頭深入岩層,提取出白河礦區的第一批樣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本的白蟻窩已經被摧毀,空中、地面上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白蟻,讓人看一眼就覺得頭皮發麻。

但她卻只是緊緊地盯著鑽頭,生怕過程中出現什麼意外。

哪怕白蟻爬到了她的身上,她也只是隨手拍去,沒有任何別的動作。

一旁的胡萬有同樣關注著第一次鑽探的進展,但相比起李靜,他就要從容多了。

看著李靜的神情,他安慰地說道:

“不用那麼緊張.現在事情都已經定下,靴子已經落地,再怎麼擔心,也不能改變結果了。”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情況應該比我們之前預計的要好得多。”

“白蟻排洩物裡金粉的含量雖然不多,但這是經過‘篩選’後的結果。”

“根據地形來看,這些白蟻很可能是順著巖縫一路向下築巢,到達了內部的砂岩層。”

“其中,大部分被帶出的金粉應該是消耗在了更下層的巢穴裡,成功到達地表的也許連20%都不到。”

“也就是說,下面的金礦的品位,應該是不會太差的。”

聽到他的話,李靜直起身子,嘆了口氣後說道:

“現在的情況真的由不得我不緊張。”

“國內的報道你看了嗎?知道他們是怎麼說的嗎?”

胡萬有愣了愣,猶豫了幾秒鐘後,才終於點了點頭。

“看了。”

“這些事情,我本來是不想告訴你的,怕給你心理壓力。”

“沒想到你自己還去看了-——平時工作那麼忙,還有空看新聞?”

李靜苦笑著搖搖頭,回答道:

“這事兒那麼大,我再怎麼遲鈍也不可能不知道了。”

“本來用埃文德-白河區域交換高鐵專案就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了,現在,再加上有些人故意在國內推波助瀾,我們這個專案的合理性更加不受信任。”

“唯一能逆轉輿論的方法,就是確定白河金礦的價值,讓民眾知道,我們不是在做虧本生意。”

“可問題是.哎。”

李靜沒有再說下去,但胡萬有已經猜到了她的想法。

說到底,她並不是對金礦本身沒有信心,而是被網上那些洶湧的輿論摧毀了對她自己的信心。

現在,她擔心的其實不是金礦到底存不存在、儲量有多少、品位有多高。

她擔心的是,哪怕這座金礦最後被證明真的能夠完全彌補高鐵專案上的虧損,也仍然無法說服民眾、無法讓他們對國家的決策恢復信心。

最終,導致這個專案,成為華夏發展歷史上,一個永遠的汙點。

想到這裡,胡萬有拍了拍李靜的肩膀,開口說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們這個國家,有多少事情是真正能獲得完全的理解的?”

“從一開始,這個國家的誕生,其實就已經處於質疑和敵意的風暴中了。”

“再之後,我們打北半島、搞抗美援朝、搞改開、搞戰鬥機、搞高鐵,有哪一件事情,是真的順順利利的?”

“沒有的!”

“我們能做的,只是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至於其他的,有人會替我們解決。”

聽到胡萬有的話,李靜重重地點了點頭。

而這時,鑽探機的深度已經到達了預定深度,短暫停頓之後,鑽頭開始向上運動。

兩人同時轉過頭,緊盯著鑽頭深入的那個直徑不到五釐米的小孔。

沒有地下水滲出的痕跡,地下砂岩應該並沒有受到流水侵蝕。

這樣的徵兆讓人更加摸不著頭腦。

因為,情況開始向兩極化發展了。

要麼,這座山下的金礦儲量遠遠低於預期。

要麼,他們的腳下,就是一座從未被真正探明的,甚至儲量有可能跟蘭德主礦脈上大小礦山相媲美的大型金礦。

揭曉答桉的時刻,即將到來。

李靜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當鑽頭徹底提出鑽孔之後,她立刻迫不及待地撲了上去,開始檢查那些被打出來的砂石。

她的手指都有些微微顫抖,甚至連續調整了好幾次,才終於調好了透鏡。

而當那些砂石躺在她的手上時,她緊張的情緒瞬間達到了頂峰。

心跳彷彿在這一刻漏了一拍。

她的童孔驟然縮小,因為她在透鏡的視野裡,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東西。

滿眼的金色。

她慢慢抬起頭看向胡萬有,結結巴巴地說道:

“我們好像,挖了個大家夥”

幾天之後,埃文德-白河第一次勘探結果出爐。

根據多次勘探和試採結果判斷,埃文德-白河金礦的黃金總儲量在400噸以上,金礦石品位達到了驚人的9.6克每噸。

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國內金礦的平均品位,哪怕在南非蘭德礦場中,也屬於優質的水平。

拿到報告之後,李靜一頁一頁地翻完了超過100頁的報告,全程沉默不語。

胡萬有則是喜笑顏開地在旁邊打著電話,向國內彙報著情況。

“.對啊,品位在9.6左右,當然,還有可能更高。”

“畢竟我們現在勘探還不完全嘛低是不可能低了的,下限就在這裡了。”

“這個礦算是拿對了,我們賺大發了!”

“如果考慮全週期收益的話,只要南非這邊的政策沒有變化,光這個金礦,我們估計就能賺1000億以上!”

“呵,那些加拿大人估計悔得腸子都青了——不對,他們也沒什麼好後悔的,畢竟他們從一開始就沒看上這塊地。”

“要不怎麼說他們蠢呢.”

“哎呀,不是我們的功勞,主要還是上級領導給的方向正確。”

“這次可不是拍馬屁啊,真不知道他們的情報從哪裡來的.”

“好了好了,不說了,我這裡事情多的很,你按照我發過去的報告彙報就行.”

放下電話,胡萬有轉向李靜,樂呵呵地問道:

“這下不用擔心了吧?”

李靜點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

“擔心還是擔心的。”

“這裡的開採難度比我們預計的要難得多,礦山基建上.”

“別扯了。”

胡萬有一揮手,打斷了她的話。

“在基建這事兒上,還有什麼能難得住我們?”

最近狀態不太好,人不舒服,先發一章吧。

這幾天欠的後面會慢慢補上。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