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齊王進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安庭軍頓時一片大亂,

一個身穿鎧甲,身材瘦小的安庭軍將士趁機身形微微一動,無聲無息的掠到黑暗之中,片刻之後換成宮女的衣服,回到張皇後身邊。

接下來是張皇後的發揮時刻,她先是命人將李亨抬回去,然後安排人將李系關押起來,接著又恩威並施,轉瞬間拉攏了幾個安庭軍將領,將最後的參與造反的神策軍將士射殺之後,親自帶著安庭軍將士登上玄武門,俯瞰全城,不斷做出指示。

在此之前,他已經安排舅舅,鴻臚卿竇履信、帶著親信去接管神策軍大營,又安排弟弟,太常卿張清,帶領幾個安庭軍將領接管北衙六軍。

於是安庭軍迅速出皇宮,追殺一路放火燒殺的叛軍餘孽。

在熊熊燃燒的火把映襯下,張皇後只覺得自己一切智珠在握,不由得看向身邊的心腹宮女:“何靈依,你知道李系身邊那些人,回殺向哪裡嗎?”

“奴婢不知。”

“他們會殺向楚王府,然後安庭軍將士也會殺進去,之後獨孤家的苗軍也會去護衛,等到天亮的時候,什麼獨孤靖瑤,什麼宇文孺人,都煙消雲散了!對了,那個風生衣也該死了。他死了,楚王身邊就沒有保護了。”

張皇後說到這裡,轉頭看向何靈依:“本宮要是殺了李豫,你會不會心疼?”

何靈依趕緊跪倒在地:“奴婢不敢。”

“你起來。”張皇後扶起何靈依道:‘當初武則天身邊有上官婉兒,現在我身邊有你,咱們當同甘共苦,一步一步往前走。’

“是!娘娘!您智珠在握,奴婢全聽您安排,只是,齊王怎麼辦?”

何靈依此言一出,張皇後面色微變,隨即冷笑一聲:“到時候君臣名分已定,他不想做安祿山史思明,只能乖乖聽令。”

說著看了一眼何靈依:“陛下聽說越王謀反,強撐著出面呵斥,回去之後驚怒過度,怕是龍體不愈,現在是立太子的時候了,彭王李僅你安置的怎麼樣了?”

“回稟娘娘,彭王殿下就在宮中,十分安全。”

“那就好。”

張皇後不在說話,而是繼續站在玄武門上,遙望長安街頭。

月末過了兩個時辰,有人上來稟報:“越王叛逆已盡數伏誅,只是他們一路燒殺,諸多王公大臣都受到波折,傷亡慘重,只是楚王……”

“楚王如何了?”張皇後問道。

“楚王有苗兵保護,迅速出城,但叛軍衝進楚王府,燒殺搶掠,楚王府有一半成了白地。”

“哎!可憐的豫兒。”張皇後嘆氣一聲,又吩咐幾句,便帶著何靈依離開玄武門,回到長生殿。

此時此刻,李亨因為聽到越王造反,強撐著出門呵斥一番之後,又驚又怒,身體迅速惡化,此時已經是彌留時刻了。

張皇後看著陪了多年的丈夫,眼中閃過一絲柔情,隨即恢復剛強之色。

這種局面,有很好的例子抄襲。

先皇駕崩,傳位年輕的太子,為了保證政局平穩,需要太后垂簾聽政……

彭王懦弱,極易掌控,只要我按部就班的經營下去,最多三年,我就能掌控朝中大權,從垂簾聽政到臨朝稱制,再到君臨天下,成為新一任女皇,到時候日月凌空,稱量天下!

捨我其誰!

……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十一月十三,越王李系勾結宦官魚朝恩,率神策軍闖入宮中企圖繼承大位,結果被張皇後聯合宦官程元振鎮壓,結果戰鬥中神策軍、魚朝恩和李系全軍覆沒,但叛逆殘餘殺出皇宮,一路燒殺搶掠,造成極大地破壞。

當夜,天子李亨駕崩。

臨終傳詔,封十八歲的彭王李僅為太子,皇后張氏為太后。臨朝稱制,輔左新君。

又任命楚王李豫為中書令、遙領晉州大都督,郭子儀為汾陽郡王、關內大元帥,刑部侍郎顏真卿為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戶部侍郎元載被封為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

這四個任命,似乎一下子就穩定住了朝政。

李豫和郭子儀倒也罷了,顏真卿和元載都是宰相之才,他二人能上位,可見先帝和太后是有識人之明的。

至於齊王李倓,被賞賜了三個鑄錢爐,但同時要求坐鎮隴西,防範吐蕃反擊,待局勢穩定再回朝,

對於這個命令,朝中有人有異議,但大部分人沒意見。

隴西確實不穩定,需要齊王坐鎮,而且都給齊王三個鑄錢爐了,你還要怎麼樣?

穀雨看到聖旨之後,不由得哈哈大笑。

李泌、高適、何履光、來瑱、楊炎等人都面面相覷。

南霽雲、曲環等人對視一眼,表示摸不著頭腦。

還是高適關係親近些,拱手道:“殿下,這道聖旨相當狠辣,直接將我們困在隴西,殿下為何不怒反笑?”

谷雨收了笑容,看著現場一臉疑惑的眾人,衝著門外喊道:“來人,給我提一桶水進來,桶越大越好。”

門外的親兵答應,很快就給穀雨提來了一大桶井水,穀雨讓親兵放在旁邊取暖的炭盆旁邊,又讓親兵出去,這才指著燒得正旺的炭盆,向眾人問道:“大家看看,這一桶水,能不能澆熄這一盆火?”

眾人看看尺長的炭盆,又看看滿滿的一大桶水,都點頭答道:“澆得熄。”

“那麼……”谷雨往炭盆里加了一些炭,讓火燒得更旺一些,又問道:“現在,這桶水,能不能澆滅這盆火?”

“當然能。”高適和來瑱一起答道。

穀雨不說話,把旁邊剩下的炭全部倒在火盆裡,等炭全部燒旺了,這才問道:“那現在呢?能不能澆熄?”

“當然能!”南霽雲撓頭道:“殿下,盆只有這麼大點,不管加多少炭,這麼大的一桶水,都能一下就澆滅。”

此言一出,李泌、高適等人一起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什麼原來如此?”南霽雲疑惑道。

“是啊,火盆只有這麼大點,這一大桶水又在火盆旁邊,為什麼澆不熄呢?”穀雨呵呵一笑,隨即下令道:“點兵五萬,咱們回長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等遵命!”

眾人頓時一起大喜,齊聲應諾。

連南霽雲也反應過來了。

無論長安城裡鬧什麼么蛾子,都攔不住齊王做事。

現在先帝駕崩,從法理上、人心上、忠孝之道上,唯一能夠限制齊王的人已經不在了,那齊王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呢?

當初武德年間,如果在玄武門之變發生之前,高祖李淵突然駕崩,難道李世民就乖乖看著李建成登基不成?

隨著穀雨下達命令,很快便有一萬鐵騎、四萬精銳步兵整頓完畢,又有李泌、高適、何履光、來瑱、楊炎、南霽雲、曲環等隨軍官員將領追隨,由谷雨親自率領,一路東行,趕往長安。

奇妙的是,雖然大軍一路穿州過府,紮營住宿,行軍過路,購買糧餉等等,所有的州府都收到了訊息。

但大家很有默契,該配合的配合,官員們該拜見的拜見,但沒一個向長安傳遞訊息的。

此時長安城內,正在上演彭王李僅三讓三辭的好戲,新的張太后已經拿到了處理政務的大權,坐在一側垂簾聽政,突然有人報道:‘齊王率精兵五萬,已經兵臨大明宮了。’

事實上,大明宮在長安城的最北邊,壓根不許進城,就能抵達。

彭王李僅本來被天上掉的餡餅砸的喜悅無限,突然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嚇得六神無主,忙站起身來,對簾後的張太后拱手施禮:“太后,三哥武勇蓋世,此回長安,定然是與我爭位的,這可如何是好?”

張太后心裡一緊,但隨即恢復正常,冷聲道:“陛下慌什麼?問問大家怎麼辦?”

李僅忙回頭問道:“齊王無詔進京,哪位愛卿能幫朕處理此事?”

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覷,安庭軍、神策軍、北衙六軍的統兵大將軍們沒有一個搭腔的。

新任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元載挺身而出,大聲說道:“臣請往見齊王殿下,只一席話,管教齊王羞愧退兵,不敢進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