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感謝書友“Dang流星”、“宋代大俠”、“萌流天涯”投的**。和尚向書友們作揖了,新書《漢明》正在試水推,求點選收藏推薦票。

看著孫思邈的臉色,李沐反而笑了,“朕從五歲後,腦子裡就有了後世的記憶。”

“後世的記憶?”孫思邈驚成了傻子。

“對,沒錯,一千四百多年以後。”

“呃……。”饒是孫思邈見多識廣,也合不攏嘴了。

誰也不知道,孫思邈後來與李沐在殿中究竟說了什麼。

只是孫思邈離開皇宮時,李沐親自送至宮門口。

二人相談甚歡。

次日,孫思邈被發現死在了他的住處。

孫思邈死時臉色如常,臉上還帶著笑容。

經數個仵作共同查驗,都道是飲酒過量猝死。

此事稟告皇帝之後,皇帝下旨追諡孫思邈為國師,為其輟朝三日,以示追思。

……。

武統五年,年中。

江南傳來捷報。

大唐海軍都督劉仁軌上奏,發現了南美洲。

並呈上這兩年多來,描繪的沿路海圖及水文、氣候記載。

整整十二箱。

相較於這,李沐更感興趣的是劉仁軌獻上的幾船地瓜和土豆。

當即,李沐下令進行試種。

同時頒旨,遷都。

改江寧府為金陵,令督造宮殿,限期兩年。

改長安為西京,同時增設西京戶部、兵部,許可權侷限於長安以西,應對西北偶發叛亂。

在看見地瓜和土豆時,李沐就已經有信心應對西北和東北的胡族。

民以食為天。

只要能吃飽,沒有多少人敢以血肉之軀,面對唐軍的利刀、火器。

有土地的地方,都能長出這兩樣東西來。

大唐的重心正式由北轉向東南。

大海,是李沐下一個目標。

遷都,無論在亂世還是盛世,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可今日之大唐,李沐的威望已經不容他人置喙。

無數的能工巧匠被徵召前往江南。

大運河中,每日南下的船隻,連成了片。

聰明的商人,特別是已經修練成精的大唐財團,更是迅速調集人力、物力,在江南跑馬圈地。

聖旨頒佈,短短三個月之間,江寧府的人口從三十多萬,迅速上升至八十萬。

李沐接著頒佈了第二道旨意。

正式成立大唐海軍,直屬皇帝掌控。

大唐海軍分設兩支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

劉仁規冊封閩國公,成為第一任海軍元帥。

同時在華亭港設立大唐海軍學院。

從劉仁軌麾下服役滿三年的士兵中,遴選出優秀人員,提升官階,充作教官。

學院只向經過免費教育的學子招生。

三年畢業之後,經過一年上艦實習,就可成為海軍軍官。

提升海軍兵員軍餉及福利待遇高出陸軍五成。

一時間,各地湧向華亭港的少年學子如同過江之鯽。

天下百姓以子弟入海軍學院為榮。

……。

武統六年,開春。

劉仁軌奉大唐皇帝陛下旨意,率艦隊遠渡太平洋。

艦隊編成,有八千石蒸汽戰艦三艘,四千石蒸汽戰艦六艘,二千石突擊船八艘,千石轉駁船十二艘,還有二十四艘二萬石貨船。

貨船上裝載的不是貨物,而是人。

有唐人,也有倭人、百濟人、高麗人、室韋人、靺鞨人,還有已經完成至碎葉城直道的突厥人。

這是一場遠征,也是一次殖民。

以一個唐人十個胡人的比例,李沐拍腦袋決定了這次殖民。

隨行的唐人,沒一個正經人。

不是罪犯就是之前謀反者的家眷。

李沐赦免了他們,並且給了他們官職,當然,所授官職只在海的那一邊生效。

而對於那些胡人俘虜,李沐一樣赦免了他們,並且許諾,只要在海那邊待滿二十年,他們的孩子將自動獲得唐人的身份。

唐人的身份,就是這世間最值錢的身份。

可以為之付出生命。

所以,這二十條貨船上的人,都是自願而往。

這是一次嘗試,人道的嘗試。

大唐由此已經基本廢除了死刑,取而代之的是開荒。

戰艦上也攜帶著人,那是大唐第一支遠征軍,皇帝授於它一個威風的名字,海軍陸戰隊。

他們將在南美洲駐紮四年,配合派駐的官員進行治理,並保護唐人,然後在期滿之後進行換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武統七年夏,大唐向南美洲殖民已達百萬。

派駐軍隊六萬人。

無數的南美洲特產和礦物,被唐人運回大唐。

經過橫刀教化的土著,在糧食的誘惑下,漸漸安於現狀。

並且被唐軍招募出一支獨立軍隊,用於維持當地治安。

人,是一種擁有探索慾望的動物。

他們在不斷地向南、向北探索,由此發現了北美洲。

訊息傳到金陵時,李沐率文武百官正在為遷都祭天。

這個好消息來得正是時候。

如今的大唐,誰沒有享受到開拓海外疆土的益處?

於是,上萬臣民的拜伏和交口稱頌,為祭天儀式平添了喜慶之意。

祭天之後,李沐正式下旨,在南美洲建立大唐海外蕃國。

奉行唐律、年號,派駐流官,駐囤唐軍。由劉仁軌就任第一任國主。

最重要的是,向那兒派去了三百和尚,不,是得道高僧。

隨行的還有八百儒生。

說是儒生,可個個都是年過不惑,這個年齡的人,都學有所成。

去傳道解惑,最適合不過了。

李沐發誓,數百年後,一定要讓那個地方成為一個佛國、君子之國。

讓儒家、佛家在美洲開花結果。

讓西半球的蠻荒們,早早懂得聖賢之道。

……。

次日,李沐傳召曾經的突厥之主,大唐冊封的金匱可汗朱邪克勒。

可憐朱邪克勒經過這四年的讀書,苦不堪言。

無數次請見李沐,卻被李沐一口回絕。

到後來,朱邪克勒也就認命了。

還別說,人只要一認命,也就習慣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廝還真讀了不書。

只要看他現在的模樣,就明白什麼叫知書識禮。

“微臣叩見吾皇陛下!願吾皇春秋永駐!”

看著那滿臉謙恭的朱邪克勒,李沐心中大嘆,聖賢之書害死人啊。

把這曾經縱橫西域,不可一世的突厥王,活生生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由此想來,大唐確實應該把聖賢書傳遍世間每一方土地。

如此,大唐就不必再徵召新軍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