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勇者無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唐有直道,既然第一支援兵到了,第二支還會遠嗎?

況且,三萬神機衛,可當十萬兵。

這是大唐人人知道的諺語。

李師的到來,讓李大亮松了一口氣。

李大亮是最早接觸到天雷的大唐將領,當年與李沐對吐谷渾一戰,見識了天雷的威力,便把天雷奉為戰場神器。

當他看到李師帶來的二十四門火炮後,便徹底放鬆下來了。

二十四門火炮,這是江南歷經兩年,日夜冶煉的成果。

李沐奉行大炮主義,推崇炮火覆蓋。

所以在他的影響下,神機衛將領對火炮的運用,都遵行集中使用原則。

李師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遠、中、近的火力覆蓋。

當然,這個時代,這遠中近的定義是,五里之外、三里、一裡以內。

可就算如此之近,對付突厥攻城,也已經足矣。

姑臧城,穩如泰山!

……。

月黑風高,殺人夜!

房玄齡很著急。

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他無法見到李世民,雖近在咫尺,卻遠如天涯。

既然無力阻止,只能勸諫李沐。

他之前數次向李沐進諫,需要在宮城留有駐守軍隊,以防萬一,卻被李沐斷然拒絕。

房玄齡是真擔心,擔心大唐朝野動盪,國柞崩傾。

這不是因為房玄齡轉變,開始忠誠於李沐,為李沐考慮。

而是為了李道宗臨行前,那一拜。

這一拜,令房玄齡深感肩頭之重。

房玄齡在不斷反思,在自問,何為國士?

士之才德蓋一國,可謂國士!

房玄齡明白,此時長安任何風吹草動,社稷危矣,大唐危矣。

今夜,房玄齡心神極為不寧。

於是,他進宮,打算以死相諫,宮城必須留禁軍防守,哪怕是長安城中剛招募的新兵,也可了勝於無。

可房玄齡到了承天門,卻發現自己進不去了。

此時尚未到夜禁之時。

房玄齡站在朝堂數十年,前後三朝,出入禁中,是為常事。

不說守門士兵個個認識他,守門將總該認識他吧?

可今日,房玄齡進不去了。

進不去,那就不進。

想傳話通稟,卻亦不得。

房玄齡依稀之中,在守門將士人群中看見了一張熟悉的臉。

紇幹承基。

此人出身是個死士,後被派往李承乾身邊做衛士。

當年李承乾因于志寧彈劾,便派張思政、紇幹承基行刺過于志寧。

之後,李承乾還曾令紇幹承基率豢養死士密謀刺殺李泰。

可皆不知是何原因,兩次皆未成功。

紇幹承基已經活躍在長安二十年了,但就算房玄齡也難窺其真貌。

只知道,此人身後一直有李承乾、長孫無忌的身影,但現在,李承乾、長孫無忌已經身故,紇幹承基突然現身在城樓上,這讓房玄齡心中震驚。

而在這一刻,房玄齡突然醒悟到,紇幹承基身後另有一人身影。

只有他才能一次次化解危局,也只有他才能真正驅使紇幹承基。

想到這些,房玄齡心中震動。

大變在即。

房玄齡沒有遲疑,趕緊令隨從轉身即走。

離開朱雀門之後,馬車轉向衛國公府。

……。

白山黑水之間。

向下俯瞰。

一隊數千人的騎兵,就如同一堆螞蟻。

周圍數十裡外,有著數倍的敵軍,漸漸地向這支騎兵包圍而來。

急馳的馬蹄,捲起蓬蓬雪霧。

馬上的騎士,早已搖搖欲墜。

二十餘天的追擊,此時的唐騎,已經如同強弩之末,難穿縞素。

蘇定方明白,今日便是最後一日。

他抬手示意,停止前進。

目的已經達到,目標早已超過。

能追擊二十餘天,這對蘇定方來說,就是大勝。

既是最後一日,那麼就不再需要遮掩。

面對著遠方越來越近的強敵,蘇定方無懼。

他心中唯一遺憾的,就是無法帶面前這支騎兵,迴歸大唐。

“吃點吧。”

蘇定方的命令。

將士們解開將自己與戰馬綁在一起的繩索,晃動著疲憊的身軀,從馬上滾落下來。

開始吃雪。

乾糧三天前就吃完了。

有些士兵,一滾落下馬,就不再甦醒。

二十多天來,沒有戰鬥。

只有追擊。

就算面對面遇上敵軍掉隊的潰兵,將士們也對之視若未見。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攆著敵軍主力,一直向北,向北,一直向北。

蘇定方笑了。

開懷大笑。

雖然乾澀,卻很開心。

他打過很多勝仗,從沒有象今天這般開心。

五千騎兵,攆著十幾萬敵軍,追逐了三千裡地。

這世間,還有誰能做到?

誰敢做?

笑聲中,蘇定方的眼角有些溼潤,卻無眼淚落下。

無淚勝有淚。

將士們默默地吃著雪,給嬉皮再也不能起身的同袍掩蓋上雪。

他們已經沒有氣力去挖坑,就算有力氣,也不想浪費在這件事情上。

因為,他們更願意拼盡最後一絲殘力,多殺一個敵人。

喘息了一柱香的時間。

蘇定方被親衛們挽扶著,重新回到馬背上,然後由親衛用繩索將自己固定。

將士們紛紛上馬,動作不再整齊。

一向治軍嚴厲的蘇定方,也不再對此苛求。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此去,無回。

“兒郎們,大唐在南,本帥現在帶你們回家!”

不再戰,只有突圍。

將士們不甘心,因為他們知道,此去無回。

與其將體力浪費在突圍這個毫無勝算的事情上,還不如將最後一絲力氣,傾洩在敵人身上。

殺一個夠本,殺一雙賺一個。

但沒有人違抗蘇定方的命令,哪怕僅僅是嘴上。

在這個時候,蘇定方就是他們心中的神。

因為只有神,才能帶他們完成這次前所未有的追擊。

蹄聲陣陣,卻無煙塵。

當數千騎兵席捲而去。

身後是風,是雪。

風呼呼地吹,雪緩緩落下,掩蓋了一切。

漢兒郎,從來不失敢死的勇氣。

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去死的理由。

如今有理由了,所以他們敢死。

能以自己的命,換二十萬同袍安全南撤,這就是理由。

大唐掃平遼東,擊敵於國門之外,這就是理由。

五千騎追擊十幾萬敵軍主力,敵軍不敢戰,這就是理由。

……不需要太多理由,這幾條就已經足夠了,夠讓他們,去死!(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