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沐已經率三萬神機衛西進。

雖然眾將領屢次苦勸,可李沐卻是一意孤行。

就只帶三萬人,就只帶英國公李勣隨行。

李沐的理由很簡單,抗旨已成事實,李世民不會棄這個完美的藉口不用。

那麼一旦自己第三次成了叛逆,大軍糧草就不會再有了。

總不能選擇沿路就地取食吧,那可是大唐的百姓啊。

與其率大軍南下日夜擔憂糧草,不如只率三萬精銳南下。

再則,靺鞨還未滅,扶余城需要大軍駐紮。

但李沐其實心裡明白,這些話都是推托之詞。

重要的是李沐原話,“誰都不要攔本王,孤率三萬軍無法到達長安,那就證明民心不在孤這邊,如果是這樣,孤就回來,安心做個遼東王。”

這話說得很隨意。

如同這次南下是去旅遊一般,天氣不好就回來唄。

所有將領都聽明白了,李沐有自信。

這是強大的自信,傳檄而定天下的自信。

而事實上,這就是一次旅遊,甚至還是一次奢華、免費的旅遊。

三日後,李沐率軍到達平州城外。

騎在馬背上,李沐用馬鞭指著城頭道:“英國公,看你的了。”

李勣讓人抬著一個巨大的鐵皮喇叭,架著喊道:“禁軍將士們,我是李勣。奉攝政王令,但凡開城獻降者,既往不咎;制伏城內負隅頑抗者獻降,重賞;但凡執迷不悟者,殺!”

重複喊了三遍之後,李勣歇菜了,捂著喉嚨對李沐道:“殿下,這還不如讓率軍我破城來得暢快。”

李沐呵呵笑道:“城中禁軍也是唐軍,能不打還是不打吧。”

李沐跳下馬,來到鐵皮喇叭前,大喊道:“尉遲老兒,孤給你十二時辰,明日此時,若不開城獻降,孤親率神機衛進城,摘了你的老瓢兒。”

城頭上,尉遲恭與程知節面面相覷。

身邊一排的將領眼神變得很複雜。

城外是大唐的攝政王、平遼行軍大總管,剛立下平定高句麗、滅國之赫赫戰功,卻被朝廷定為叛逆,擋在城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鍵是,這支三衛禁軍,其中兩衛一直是李靖所統帥的。

李世民派出這三衛,原本就是想將異己清出長安城。

如今聽到大唐另一個軍中大佬李勣的喊話,軍心免不了浮動起來。

尉遲恭與程知節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

城外,神機衛已經開始動手紮營。

看著天色漸漸暗下來,李勣憂慮地問李沐:“殿下,這真管用嗎?其實,完全可以一鼓作氣,攻上城牆的,以某的聲名,城中禁軍多少還會有些忌憚,死不了多少人。”

李沐翹著二郎腿,抖啊抖的。

“英國公別急嘛,這次南下,孤要的是人和,人和知道嗎?”李沐翻翻白眼,“若數千裡地,孤可以兵不血刃,到達長安,何等威風?那該是多麼暢快的旅行啊。此時想想陛下得知情況的神情,唔……太美妙了。”

李勣有些不待見李沐了,他發覺從出兵遼東開始,這殿下簡直就象換了一個人似的。

油滑,對,就是油滑。

滑得跟泥鰍無二致。

令人生厭。

可李勣同樣明白一點,那就是從踏進遼東戰場以來,李沐雖然戰術上有不少錯誤,但戰略始終被李沐緊緊地掌控在手裡。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就算再厲害的將帥,都不可能不犯錯。

只要能掌控戰局,小錯誤無傷大雅。

這一點,就算李勣,對李沐也佩服不已。

“咳……。殿下,平州離長安數千裡呢,還是先想想如何拿下平州吧。”

李沐揮揮手,不以為然地說道:“行百裡者半九十,這話也可反過來,萬事起頭難。只要順利拿下平州,那接下去的旅程就會非常爽快了。”

李勣搖搖頭道:“殿下這是妄想了,若依某換作是尉遲,某必死命相抗,不令殿下越雷池一步。”

李沐呵呵一笑,閉上眼睛道:“可惜英國公不是尉遲,而尉遲也不是英國公啊。”

李勣道:“反正臣是不看好殿下兵不血刃之策,外面營帳扎好了,臣先告退,明日再來與殿下理論。”

而此時,有親衛突然前來稟報。

尉遲恭、程知節逃了。

對,確實是逃了。

僅帶走二萬人,其餘二衛四萬人皆在平州城中集結,開城恭候攝政王進城。

李勣目瞪口呆,暗暗腹誹,這樣也行?

李沐哈哈大笑道:“英國公,看看,看看,孤就說不用多此一舉紮營吧?來人,備轎……啊,不,備車……算了,孤打馬入城去LIAO……。”

李勣看著李沐的背影,晃了晃頭,此子真是妖孽啊。

……。

尉遲恭、程知節的撤退。

著實影響到了趕來增援的牛進達。

牛進達率部是緊趕慢趕前來。

不想半路就遭遇了撤退的尉遲恭和程知節。

尉遲恭開始還猶豫是不是以牛進達前來增援有六萬禁軍為主陣。

在黃河邊組織一道防禦,以對抗李沐。

可在程知節的再三勸說下,就沒了與李沐對抗的心氣。

尉遲恭是在金光門外與神機衛交過手的人。

他更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和士氣對於決戰雙方重要性的道理。

平州一逃,短時間內想要振奮自己麾下二萬禁軍的士氣,肯定是不成了。

後面追來的不是別人,是攝政王李沐,是平定遼東的大唐功臣。

是唐軍一直崇敬的不敗神話。

那麼要對抗李沐,只能靠牛進達的六萬人。

而牛進達帶來的禁軍,一樣令尉遲恭心有懼意。

南衙禁軍受李靖、李勣的影響太深了。

加上牛進達向來以程知節馬首是瞻,如今程知節一再勸說撤退回京。

尉遲恭很難想象,牛進達會違逆程知節,留下襄助自己防守。

結果,三人就這麼一合計,得出一個結論,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一切回京城之後,由陛下親自定奪。

相比全軍覆沒,能完整帶回大軍,罪責還小些。

於是,半日之後。

尉遲恭帶著二萬禁軍和牛進達前來增援的六萬禁軍,後隊變前隊,目標長安。(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