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感謝書友“盒馬小唐”投的**,書友們的支援是我碼字的動力。

“那依你之見,該派誰前往遼東傳旨?”

“這……這人選確實不好選,身份低了不妥……。”房玄齡一時還真想不出現在的朝堂上還有誰能與李沐身份相配,他一咬牙道,“要不,臣往遼東跑一趟,替陛下傳旨?”

李世民聽了連連搖頭,“不妥,玄齡年事已高,先不說山高路遠,萬一李沐不遵旨,扣下玄齡,那朕就被動了。”

房玄齡道:“真若臣被扣下,陛下就當臣死了,不必為難。”

“不,不。玄齡是朕的肱股,萬萬不可行險。還是再想想另外人選。”

這時,袁仁國在殿外輕喚道:“陛下,陛下。”

李世民不耐道:“何事?”

袁仁國回答道:“太子殿下已經跪了一個半時辰了,不知陛下可否開恩,讓太子殿下回宮歇息。”

“讓他跪著。”李世民答道。

“喏。”

“等等。”李世民突然喝道,他的眼睛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何等機敏,李世民的目光一看過來,便領悟了李世民的意思。

“陛下不可,太子是儲君,若被李沐扣下,那就壞了大事,太被動了。”

李世民搖搖頭道:“不,朕倒不這麼認為。李沐還不至於做出這等事來,稚奴年紀尚小,讓他去,反而更能取信於李沐,這事就這麼定了。”

房玄齡能體會李世民的用意,李治年少,且對李沐心有懼意,如此對於一個儲君來說,確實不妥,李世民執意讓李治前去,無非是想讓李治近距離地接近李沐。

哪怕是聖賢,都耐不住近觀,因為畢竟是人,只要捱得近了,就會發現,其實無非是兩隻眼睛一張嘴,並無特別出奇之處。

也就不會對他有太強的恐懼或者敬畏感覺了。

另外,以太子之尊貴,親往遼東宣撫,既可鍛鍊李治,又能讓將士感恩,這對於日後李治繼承大統,有著很大的助益。

房玄齡聽李世民已經決定,便不再勸諫,“陛下,臣想太子畢竟年少,孤身北上不妥,要不再另派一副使,陛下以為如何?”

李世民點點頭道:“玄齡此言有理,你可有適合人選?”

“江夏郡王李道宗。”

“承範?”李世民猶豫了一下,“他與李沐平日走得太近。”

房玄齡道:“近不近與此次北上宣撫無關,李道宗只是副使,無非是一路上照顧太子。”

李世民遂點頭道:“也罷,就依玄齡所言。”

“來人,讓那逆子入殿來。”

已經跪了一個半時辰的李治,已經到了他體力的極限。

雖然平姿平庸、生性懦弱,但這絕不代表著李治傻或蠢。

從小目睹兄長李承乾和李泰的明爭暗鬥,李治對此已經心生畏懼。

說實話,他寧願做一個安樂的親王,練練書法,填詞賦曲,消磨一生。

由於年幼喪母,李治內心更希望有個年長些的伴侶,陪伴他、照顧他,而不是年初,父皇為他選擇的太子妃——太原王氏。

相同的年齡,對李治來說,更象是兄妹,而非夫妻。

面對李沐這座無法仰望、匹敵的高山,李治首先想要的就是逃避,在他看來,與其對抗死,不如拜伏生。

現在跪在這裡,並非是感覺到自己與房玄齡的對話錯了,而是李治覺得自己忤逆了父皇,使得父皇吐血昏厥,這是為人子之大罪。

如今得到父皇寬恕,李治在袁仁國的攙扶下進了千秋殿。

“孩兒無狀,惹怒了父皇,請父皇治罪。”

李世民看著這個才十六歲的三子,心裡嘆息。

他其實明白,他的稚奴不是一個好的儲君,他的心性不適合為君。

打心眼裡,李世民更希望李治能做個安樂王爺,可是現實真是那麼殘酷。

三個嫡子,如今就只有李治一人。

李世民有心再選擇其它皇子,如李恪,可李世民知道,沒有時間了。

培養一個太子,太花費時間,在李沐的步步緊逼之下,李世民沒得選擇。

“稚奴,身為儲君,無論面對多強大的敵人,首先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設法找到敵人的弱點,然後把這個弱點擴大,集中力量打擊。你的身後有朕,朕是你最大的依靠,就算有一日,朕不在了,朝中如太師、太傅等重臣,也都是你的依仗。切不可長他人志氣,墮了自己的威風。”

李治乖乖地應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朕眼下有一事要你去辦,你可願意?”

“為父皇分憂,是孩兒份內之事,請父皇吩咐。”

“好。”李世民對此非常滿意,他點點頭道,“遼東大捷,高藏王身死國滅,朕有意冊封李沐為遼東王,並犒賞三軍將士。朕思忖再三,決定由你代表朕前往遼東,宣撫三軍,另外,朕會派江夏郡王與你一同北上,輔佐於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治不傻,當然能聽懂李世民這道旨意中隱含的意思,他怔怔地看著李世民,“父皇,李沐以攝政王之尊,如今立下赫赫戰功,豈肯屈就一個遼東王?若他拒絕,孩兒該如何應對?”

這話確實沒錯,大唐的攝政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放棄如此尊貴實缺,做個勞什子遼東王,但凡腦子沒被雷劈壞的,都不會答應。

別的人也就算了,畢竟是聖旨,天意難違。

可李沐不一樣,他手中有數十萬大軍,說難聽點,就算他佔據遼東,自立為皇,大唐東北一片便將整個糜爛。

李治不相信,連他都看得透的事情,父皇和房玄齡會看不透?

李世民沒有回答,他看了房玄齡一眼。

房玄齡道:“太子殿下放心,陛下在冊封李沐為遼東王兼任江南道大總管的同時,加九錫賞鼓樂,賜其進出同天子儀仗。如果這樣,李沐還不奉旨,陛下也有了周密安排,令尉遲恭、程咬金率軍北上,囤兵於薊州、平州一線,同時令牛進達率南衙三衛六萬禁軍北上馳援。恩威相濟之下,若李沐還不知道收斂,那朝廷就會中斷對遼東的糧草補給。”

李治聽聞,整個人都不好了。

就算是傻子,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大戰,內戰,上百萬人的逐鹿之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