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時,百里康上前道:“陛下,臣以為他們所說屬實,遼國擄漢人官員甚眾,雖為官員,其實地位遠不如一個普通遼人,輕則打罵,重則被殺,不如就收留他們吧。”

百里康話音一落,遼國眾使立即起身反對,經過起先一陣的驚愕,他們回過神來,堅決不同意李澣等五個官員南投明國,言道,這關乎遼國的聲譽。

百里無忌此時將剛剛簽訂的和約扔在他們面前,輕聲道:“如此,那就開戰。”

遼國眾人相顧茫然,但這是明國皇帝所說的話,出口就是旨意,這再次掀起兩國戰爭的責任遠不是他們能肩負的。

於是,以耶律撒剌做和事佬,將和約呈交給百里無忌,道:“此事關乎遼國聲譽,我等還要稟報皇帝方能決斷,還請明國陛下緩我等幾天時間。”

百里無忌不過是嚇唬他們,說道:“朕給你們五天時間,李澣等便留在遼陽城了。”

百里無忌知道,雖然能救李澣等人,但遼國擄去的漢人何至數十萬人,但能救一個是一個,總也給那些身陷遼國的漢人一絲希望。

五日之後,上京的旨意傳到遼國使團,上面僅有四個字,“勿須留難”。

於是,和談正式結束。

可憐的百里義被明國君臣拋棄,只能隨耶律撒剌返回上京。

雖然此次百里義的身份暴露,但如今兩國和約已成,又有耶律撒剌的保護,百里無忌到不擔心他的安全。

百里無忌只希望,這個福將能為自己再立一功,將遼國搞亂。

七月十二日,百里無忌下旨追封劉仁贍為明國徵虜公,贈諡號精忠。命令特戰軍指揮使丁思覲率一千火槍兵西進大定府城外收殮三萬明軍遺體,之後南下至灤河北岸收殮劉仁贍及八千餘明軍遺體,考慮遺體太多,運輸不便,百里無忌准許丁思覲就地火化,迎骨灰回國,但劉仁贍的遺體必須運回。

七月十三日,百里無忌命令來遠、遼陽的明軍全軍後撤至鴨綠江南岸的義州。

七月十五日,百里無忌令已經至開京的五萬新兵組建駐高麗軍,遷百里康為駐高麗軍總督。

同時任命徐守仁接替特戰軍都指揮使一職。

七月十六日,百里無忌令彭曉調遣運輸船,將豐臣從仕旭及數萬扶桑殘部送回扶桑國,並將孫仕旭的兒子隨船帶回金陵,送於丞相孫光憲。

七月十八日,百里無忌率特戰軍全員和第四軍原百里義部搭乘艦船返至燕雲。

一到燕雲,百里無忌便命令陳延正召集士兵,在幽州為劉仁贍及三萬八千餘士兵修建好墓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扶桑國史書記載,天慶十六年(953年)六月底,攝政豐臣仕旭、關白豐臣守仁攜五萬餘扶桑軍被遼軍騎兵追擊,固守開京,明帝親率艦隊救援,之後,攝政豐臣仕旭及五萬餘士兵得以順利返回本土,關白豐臣守仁因傷勢復發,不幸遇難。

七月二十三日,攝政豐臣仕旭率軍回到京都。

七月二十五日,朱雀天皇駕崩,藤原皇族僅餘康子一人,故仕旭踐祚。仕旭,蝦夷國人。繼位後,冊封朱雀天皇皇女康子為皇后。立思明為歸德親王。

七月二十六日,攝政豐臣仕旭得明國冊封,為承明天皇。

同日,承明天皇改國號為東瀛。

七月二十七日,歸德親王宮內失蹤,天皇大怒,殺近侍七人,遍尋不得。

……。

而此時,郭威的使者已經來到燕雲,解釋了鎮、定二州的軍力異動是二地節度使擅自調動。

百里無忌知道,郭威對如今這燕雲十六州絕對眼饞,為了平衡,百里無忌決定送郭威一份大禮。

百里無忌寫信,建議郭威趁如今北漢被明國燕雲十六州分隔,不再與遼國接壤之際,率軍迅速攻擊,滅亡北漢。

而百里無忌自己不能主動攻擊,這與遼國和約剛剛簽訂,北漢做為遼的番國,百里無忌自然不能擅自動手前去攻打。

寫完信後,百里無忌讓周國信使將信帶去呈交郭威。

郭威自然是對明國收復燕雲十六州眼饞,甚至他想過借鎮、定二州擅自調動兵力之機北上,但理智告訴他,周軍無法與明軍對抗,一旦開啟戰端,鎮守徐州的明軍,還有金陵府周邊的明軍,甚至蜀地的明軍會蜂湧著向周國而來,對抗之下,兩敗俱傷,倒是便宜了遼國和北漢。

如果在遼和明國之間選擇,郭威自然選擇明國,至少,百里無忌的人品,他信得過。

而使者帶來百里無忌的信件,讓他也有了些許感動,這是真正在為周國著想之人,而這人本應該是與周國敵對的明國皇帝。

郭威嘆息,要是沒有百里無忌那該多好,既生瑜何生亮啊。

郭威更痛惜的是周國要錯失這個滅亡北漢的好機會了,周國如今內外交困。

內困是剛除去王峻,又出來一個王殷,當時王峻只不過張揚跋扈,而這王殷不但張揚跋扈,而且更是貪婪成性,他以宰相遙領鄴都留守之職,還兼任著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之職,這種實權遠比郭威稱帝前更厲害,王殷在轄地換著名地壓榨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最讓郭威痛恨的是這廝每次覲見郭威都率領數百親衛,這萬一有個爭執,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外困是北方東自青州,西至丹、慈州,北至貝、鎮州,皆大水。受難百姓何至百萬,郭威出身貧困,自然知道飢餓的滋味,為了解救百姓,郭威開啟糧倉,施米糧於百姓,但如此多的難民單靠周國朝廷的救濟哪能支撐得住,郭威不敢打軍糧的主意,他自己被軍隊擁戴,登上帝位,自然知道這些丘八的厲害,如果軍隊有異動,那真要動搖周國的根基了。

雖然不甘心向明國低頭,但郭威為百姓,也不得不提筆向百里無忌求救。

而這時的郭威已經感覺自己身體大不如以前了,心中預感有些不妥,但終究沒有往壞處想。

收到郭威的回信,百里無忌大呼可惜。(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