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玉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戩能夠重新受封這件事對姚遠來說,不啻為一個意外之喜,尤其是他並不覺得楊戩會有“先來見王母”這種心計。

正事談完後,仙女們又開始重新宴飲了起來。

和楊戩送上的粗糙供奉相比,這裡的食物才是地地道道的珍饈美味。

除了金漿玉液、石髓風華外,這裡還有在人間道士看來珍貴無比的交梨和火棗,甚至還有一顆小狗形狀的萬年枸杞,以及像是一塊白糕的千年茯苓。

這玩意即便是沒有洗髓伐經的功效,吃後也是延年益壽,姚遠看得可謂是大開眼界。

但這些東西顯然不是他有資格吃的,只得羨慕地流了些口水。

仙女們在人後顯然也放棄了矜持,一個個喝了酒後鬧騰得也不比女生聯誼上的那幫瘋婆子們弱多少。

姚遠趁著仙女們在鬧的時候便偷偷找上了楊戩,問她是怎麼想到要先來見王母的。

楊戩此時已經被眾多仙女搓了好幾遍,臉上已經沾滿了各種腮紅,見姚遠來問自己,她也就小聲說了。

“媽媽對我說過,如果有朝一日要上天的話,一定要先去找舅媽。”

姚遠頓時懂了——原來這就是母愛啊!

雖然仙酒不醉人,但人卻會自醉。

宴飲到一半後,王母娘娘突然覺得有些乏味,便當著楊戩的面一招手,叫來了百花仙子,讓她為大家弄點花來賞賞,以免喝枯酒。

那百花仙子慨然領命,然後便從自己的荷包中取出了百十粒花種,向著亭臺外便是一撒。

姚遠向外望去,只見那奼紫嫣紅瞬間開遍,驅散了縈繞在亭臺外的雲霧後便開始爭奇鬥豔,那場景甚是震懾人心。

“哦,好厲害啊!”

不止是姚遠,連楊戩都看呆了。

隨後她便奔向了百花仙子:“仙子姐姐,能不能給我也來一點花種啊?”

百花仙子嫣然一笑:“元君言重了,有什麼給不給的...想要什麼花儘管說便是,想要開在哪裡?”

“灌江口!”楊戩不假思索地喊道。

百花仙子絲毫沒有為難的樣子:“好,叫那裡的山神來見我便是。”

“山神啊...”

楊戩眼珠轉了一下,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姚遠看她那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幹嘛?想任人唯親?”

“切,不任人唯親,難道還要任人為疏嗎?起碼我還瞭解她一點。”小姑娘不屑地說。

她說得好有道理,姚遠竟無言以對。

鬧了半天之後,楊戩看時候也差不多了,便以自己還要參見玉帝為名,提出了告辭。

王母娘娘也沒有留她:“去吧,當心著點。”

但她沒有說到底要當心什麼。

出門前,楊戩用瑤池玉液把臉洗乾淨、確認自己身上再沒有一絲脂粉和酒氣後,這才走出了瑤池的門。

和守衛打招呼告別後,楊戩見左右無人,這才神秘地從懷裡掏出了一樣東西,然後往姚遠嘴裡一塞。

姚遠感覺一股溫潤甘甜的東西直接在自己的嘴裡融化開來,那滋味比他吃過的最好的乳酪糖果還要香甜百倍,隨後那股暖流便將他體內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這是什麼?”他抬起頭問。

小姑娘對他做了個鬼臉,“剛剛拿來的,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反正很好吃就是了。”

“為什麼給我?”

“看你流口水了...饞狗!”

雖然感覺多少有些差別,但這還是姚遠第一次體會到了女兒給自己夾菜的那種感動。

......

相對於王母那邊,玉帝就顯得正經了許多。

他收下了楊戩供上的紅龜粿以及獼猴桃酒,然後在自家殿後招待了自己的這位“侄女”。

姚遠看了一眼玉帝,發現他果然就是那天自己在雲華仙逝時所見到的中年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作為雲華不多的“親人”,在提及雲華仙女時,玉帝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痛苦之色。

“昔日老師融入天道之時便和我說過,所謂帝道便是孤家寡人之道,果然不負其言。”他嘆氣說。

楊戩同樣也苦著臉——她同樣也不明白自己的媽媽為什麼會選擇轉生。

對此玉帝倒是顯得豁達不少:“雲華畢竟歷經的劫數還是太少,寡人也是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後方得悟道。這劫數歷經得多了,有些事也就變得無足輕重。泰山崩而色不變,這大概便是養氣吧。”

姚遠倒是有些明白玉帝的心理——就好像一個歷經過股市腰斬、甚至是縮水到十分之一的老股民,再見到基金單日漲跌三四個點時便不會再介懷一樣。有些老同志送走了太多黑髮人後,有些感情同樣也就麻木了。

莫非雲華仙女就是為了避免自己落入如此“無情”的境地,所以寧願重新開始,讓自己變得更鮮活一些嗎?姚遠忍不住想道。

楊戩顯然是不懂這些的,反正她寧願一家人永遠在一起長長久久的,直到地老天荒最好,所以聽得也是懵懵懂懂的。

不過玉帝接下來說的事卻引起了他們共同的重視。

“你在凡間已久,想必對那商、周之事有所瞭解吧?”他突然問道。

楊戩愣了一下:“多少有些。”

“寡人想不通的就在這點...為何那周定會代商呢?要寡人棄掉那商人的香火,豈不是捨本逐末嗎?莫非這天下真是有德者居之?”

玉帝的問題對楊戩來說顯然有些超綱了,可能是因為踏上了金丹大道的關係,人家沒有拿她當一個小姑娘,可惜她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的。

“這周代商...”

只見楊戩先是遲疑了一下,隨後語氣便變得堅定起來。

“一點淺見。”她說道,“周代商乃是大勢,這點應是母庸置疑的。”

“哦?”玉帝函首,“說說看。”

“所謂德行之說,倒也並非大謬,我觀那周可代商,無非是因為‘集權’二字。”

“集權?何解?”

“西岐重農事而輕商,故求農地甚於求商路,重涇、渭水利甚於重魚鹽。水利者,非集權而不能為也。故同樣百里之地,西岐可結之兵倍於殷商。”

因為怕玉帝聽不懂,所以姚遠便說得儘量簡單了一些。

古希臘那種破地方土地貧瘠,沒法造水利工程,糧食又都需要海外進口,同時又毗鄰地中海那種適合海貿的地方,所以分散的城邦制商業文明才會繁盛。

但中華這邊也確實當得起地大物博這一稱謂,在這裡搞重商主義顯然是會被重視生產的重農主義花式搞死的。

春秋時期以商業立國的鄭國儘管一開始也是強國,也出過弦高那樣的愛國商人,但還不是被各路如狼似虎的重農主義諸侯欺負得渣都不剩?而最後統一了六國的不也是集權程度最高的秦國嗎?

除了商鞅變法的因素外,當初都江堰水利工程對秦國集權的促進作用恐怕也同樣不能忽視,要不是都江堰,只怕以詐力而取的蜀國也不太可能這麼快便服從秦國的統治。

在搞政治這方面,玉帝顯然比楊戩更有天賦。

“你的意思是說...夏禹故事?”他問。

大禹治水而得天下,這便是玉帝所理解的最樸素的“集權”了。

楊戩點頭:“然。”

玉帝聽罷,沉默不語良久,最後讓人拿了一塊玉製的腰牌給楊戩。

有了這個,以後楊戩便可以隨意出入天宮了。

“以後可以多上天來見見我們,莫要生分了。”玉帝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