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七國會戰之盛名天下(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牧遠遠望見徐子安,大老遠便跳下馬來,直直向徐子安飛奔而來。

徐子安一聲大喊:“大哥!”也向著李牧狂跑而去。

二人早已顧不上這是在萬軍之前,猛然衝到跟前,緊緊抱在一起,過了許久,李牧這才平復了心情,雙手扶著徐子安的肩膀,一點一滴的打量著,臉上充滿了劫後重逢的喜悅。

徐子安望著李牧的那熟悉的面孔,心裡百感交集,胸中似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顫抖著嘴唇:“大哥,你還好吧!”

李牧一拳錘在徐子安胸口,笑道:“我的好兄弟,故關一別數月,你竟然做出如此驚天功績,為兄真是無顏相對。”

徐子安微笑道:“大哥放心,七國會師,我等施展才華的時刻即將到來!!!”

此時各軍主將副將早已圍在二人身邊,孫臏、蘇秦和龐絹三位師兄弟也激動的聚在一起,互述別來之思。

慶舍站在二人身邊,左看看右看看,哈哈大笑道:“徐將軍,你們兄弟今日終於團圓了,可喜可賀啊。”

旁邊的昭陽和吳起聞言一愣,齊聲道:“徐將軍?他不是李子仲李將軍嗎?”

田忌向著二人一拱手道:“二位將軍,我們都被這個傢伙騙了,濮陽李子仲便是長平徐子安,徐子安便是李子仲,哈哈哈。。。”

吳起點了點頭,微笑道:“原來如此。”

而昭陽卻有些激動道:“怪不得有如此大的氣魄,原來數月之內威駭諸國的兩大戰役,竟然出自他一人之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墨翟在一旁冷冷道:“昭將軍恐怕記性不好,你聯合的70萬大軍也是在徐將軍手中分崩離析,楚軍幾乎全軍覆沒,這七國會戰也將載入史冊,你昭陽的大名也可流芳萬古了。。。”直說得昭陽臉上一陣尷尬。

這也難怪墨翟說話刻薄,畢竟那峰山之上7000魯軍,活到最後已經不足3000人,眼睜睜看著那麼多生死與共的兄弟慘死在他面前,墨翟對楚軍的仇恨幾乎不能以言語來表達,現在僅僅出言諷刺已是看在徐子安面上了。

徐子安也注意到這邊尷尬的氣氛,轉過身來,拍了拍墨翟的肩膀,揚聲對在場所有將領說道:“楚國上柱將軍昭陽深明大義,已經答應與我軍合軍一處,至此,楚軍與我便是盟軍。

若論恩仇,恐怕七國之間皆有戰事,就拿最近的濮陽之戰來說,衛軍與梁軍可謂仇深似海,但是大家看看,現在衛軍與梁軍之間合兵一處,同食同眠,親密無間,誰會想到一個月前他們之間還在性命相搏。

在十數日前曲阜城下的會戰,齊軍與趙軍,魯軍與趙軍,韓軍與齊軍,都有戰事,互有傷亡,但是現在,各軍之間互相扶持,同進退,共生死。

所以,大家萬萬不可再記之前的恩怨,從此以後,七國聯軍為仲伯之軍,一損俱損,一亡俱亡。”

田忌一拍司馬尚的肩膀,哈哈大笑道:“確是如此,你們看看,若不是我趕到及時,這位仁兄早攻下我齊國國都臨淄了,但是他一聽到李子仲的大名,便與我軍結下盟約,前來協助聯軍了。”

徐子安向司馬尚拱手道:“司馬將軍於我有不殺之恩,這次又協助與我,大恩不敢或忘。”

司馬尚微笑道:“故關一別後,李子仲的大名便響徹諸國,趙奢老將軍與廉頗老將軍對你讚不絕口啊,平原君對我說,徐將軍你仁厚義重,用兵如神,今後必定能造福於各國,各國之間數百年的紛爭有望在你手中有所緩解,所以命我盡力協助於你。”

“平原君?”徐子安有些疑惑,自己於平原君沒有交往啊,他怎麼會如此推崇自己。

司馬尚緩緩道:“平原君與信陵君相交甚厚,你解救信陵君的事情,平原君早已知曉了。”

樂羊上前說道:“確是如此,平原君也是因為我是你李子仲推薦的,才極力推薦我為代將軍職,否則即使我有高闕塞大捷也不可能破格提升。”

徐子安嘆道:“平原君與信陵君都是當世賢能之人,愛才惜能,信陵君早有聯合諸國之意,今日我等會師與此,七國並起,可堪大用啊!”

“七國並起,可堪大用?不知徐將軍聯合這七國百萬雄師所為為何?”韓軍統帥公孫喜詫異道。

徐子安道:“此事還要和各位商議,此地非說話之地,各位整頓各自軍務,合軍一處,今晚我們大帳敘言。”

眾將紛紛點頭稱是,懷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各自散去,整頓本部,安營一處。

~~~

夜晚降臨,黃河西岸卻是燈火通明,整整一百萬大軍以楚軍為中心駐紮在一起,大營竟達四十裡方圓,站在高高壘起的楚軍中軍帳前,舉目望去,遍地點點的篝火竟然望不到邊際。

徐子安獨自屹立在高坡之上,看著眼下的情景,心中不禁激情澎湃,自己終於將七國百萬大軍聯合起來了,期間經歷的磨難、經歷的艱辛,忍辱負重,九死一生,恐怕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但是,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下一步該怎麼做呢?

七軍雖然聯合起來,但人心真的能夠統一起來嗎?畢竟七國之間紛爭已久,要想快速讓他們同心同德,共同對敵,並不是一種容易的事情,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他們知道,現在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關鍵時刻了,必須讓他們知道。

對於趙國,雖然慶舍和司馬尚願意跟隨自己,趙奢、廉頗和平原君都支援自己,但是他們畢竟還是趙國人,要想拋開趙國肯定不現實,況且即將拉開的決戰的戰場就在函谷關,背後就是趙國,所以必須得到整個趙國的全力支持。

但是絕不能顛覆趙王,這樣做只能讓趙國國內大亂,那麼趙國就無法有效的成為作戰後方。

同時,如果顛覆趙國,其他國家的君主也必然會感到威脅,畢竟自己現在手握100萬大軍,這樣大的軍權即使縱觀中國歷史也是絕無僅有,如果各國君主對自己心存忌憚,對自己暗中掣肘的話,對聯合抗蒙極為不利。

正在徐子安沉思的時候,忽聽兵士高聲來報:“徐將軍,趙王派使節前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