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曹彬測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處理完日常事務,楊帆便朝袁都頭打聽,李志國回國丈府取銀子開藥材晾曬場的事情。得知意外的順利,懸著的心才放下來,信手翻閱近日真定縣送來的籤儀連書。

通判在宋初主要職責是監督,職位高於判官,但略低於知州。日常工作,除了檢查地方行政舉措,財務收支,還會提點刑獄和戡亂。這個時候,還沒有提刑司,要到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也就是六年後才設立。

籤儀連書,有點類似現代的審判書。宋朝規定不管是知縣,還是州府的判官,推官審結的案件,都要交籤儀連書到通判衙司簽字認可,才能實施。

看著看著,其中一個公案的判決,讓楊帆有些心驚肉跳,直冒冷汗。

案情大約是說,一個有婦之夫,在外面偷腥,被妻子發現後,連帶情婦一同被其妻當場砍死。經過縣令審理後,認為抓姦殺夫,符合情理,加上家中還有幼子撫養,故而判決無罪開釋。

想起昨晚,小容不動聲色就把希瑤主僕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假如要是知道自己和耶律燕的事情,肯定會毫不留情的。而且這些日子以來,楊帆能看得出,張家人對自己和耶律燕親近意見頗大。

莫名的很擔心耶律燕的安危,同時也很關注李志國和飛靈軍內部的契丹細作通聯的情況。想著想著,楊帆丟下手中的籤儀連書。朝公房外喊道:“袁都頭,袁都頭……”

幾乎就在同時,門外傳來一個蒼老而憤怒的聲音。

“姓楊的,姓楊的,你給我滾出來。限定你一個時辰,快把陳真人給我放了,不然別怪老子不客氣。姓楊的……”

自此國丈爺壽宴那日,認識這位赫赫有名的宋將曹彬,楊帆一直對他是敬仰有加,看到他只是穿了常服來,知道他這是做給別人看的。

於是,笑呵呵上前施禮道:“喲!曹太尉,下官有失遠迎。真是該死……”

“姓楊的,不要以為少年得志,你就可以為所欲為。”曹彬說著話,還不忘側著臉,斜著眼睛往身後一個俏麗的道姑那裡瞧。然後,又朝楊帆苦笑一下。

“下官不敢,還請太尉房內敘話。”楊帆邊說邊把袖口的密詔露給他看。曹彬雖然年老,但是眼睛不花,一眼就敲出那是什麼東西。態度立刻緩和了不少。

“哼!好吧!看你還算懂事的……”

“太尉你先請。”楊帆有些嗤然道。

一進門,曹彬就迫不及待地問:“囚禁陳真人,難道是皇上的意思?”

“太尉,你覺得我這個小小的鎮州通判,有膽量囚禁一個有幾十萬信徒的異世高人嗎?”楊帆沒有正面回答。

“我的前任希太尉希閻王,你不照樣敢和他賭腦袋嗎?”

“此一時彼一時,他希閻王再厲害,也只是個莽夫。可是這個陳真人不同,他的涉及宗教和正統。”

說到正統,曹彬的臉色頓時大變,畢竟從趙光義登基以來,正統這個詞已經成為大臣們口中的禁忌。

“正統?難道不是因為幾個契丹細作冒充道士刺殺你,才惹火你興師動眾嗎?

“下官再不濟也是正五品的通判,掌管監察刑獄,無憑無據敢隨便冤枉人?”楊帆始終不正面回答他的疑問。

“我說這麼,就是想知道皇上的密詔寫的什麼,楊大夫,非要等老夫親口要求出來?要不是這樣,剛才我就不進來啦。”

“請不要為難下官,既然是密詔,那就是不能和大家分享。太尉最好不要過問此事。而且我素聞太尉做事沉穩持重,不偏不倚,更不會選邊站,今天真不該跑來興師問罪。”

“實不相瞞,老夫能有今日,都是這位陳真人點化,現在他有門徒上門求助,我實在是不得不做出點兒姿態。”

“理解!門外那個道姑是陳轉什麼人?”

“你讓我看密詔,就告訴你。”

“這個有點強人所難,不過,我可以幫你測三個字,保證都是你最關心的答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話當真?”見楊帆很確定地點了點頭,曹彬立刻抄起公案上毛筆,剛勁有力地在草紙上寫下了一個魏王的魏。“老夫只想問問,我這個故人最近做的事兒能成否。”

“這個‘魏’,拆開就是委屈的委,和搗鬼的鬼。”楊帆說到這裡,還不忘把這兩個字分別出來,拆給曹彬看。

“委再拆開是什麼?是不是一個禾苗的禾,還有一個女。這說明這件事兒,就像新生的幼苗一樣脆弱,而且照顧他的人,還是一個只有女流智慧的幫手。在這裡的女人,就是小人,再配上這個鬼字,不正是一顆柔弱的獨苗,想在一個小人的攛掇下搗鬼嗎。曹太尉說能不能成?這正是,一片赤心遇小人,當月必敗難回頭。”

“啊!先生所言極是。既然這樣,老夫還想再問一事兒。”曹彬一邊不住地點頭,一邊揮毫寫下了一個“好”。但是問什麼許久都沒有開口。

楊帆想起史書上講,曹彬的二子娶的魏王趙廷美之女興平郡主。不需要起卦,就猜到了他的擔憂。

“太尉放心,兒女和好是兒女的事情,當今皇上仁愛,不會因為這個遷怒曹家。但是太尉要是站錯隊,或者說錯話,那後果可不是下官能預料的了。”

見曹彬依然顧慮重重,楊帆只好用卦辭回說:“一男一女本是好,一枝一葉便識秋。要想好事能長久,須避君王猜忌心。”

“楊大夫的意思,如今這一步老夫千萬不能踏錯?”楊帆沒有直接回答,示意他再寫一字。

曹彬略微思考了一下,立刻寫出了一個明天的明。不等他說問什麼,楊帆便搶答道:“日月相依才是明。現在正好是白天,過一晚就是日月相依了。原來太尉明日就要回京了,太尉是不是想問,此時回去合適嗎?”

“楊大夫真是神仙,老夫確實計劃明日回京,想到現在局勢,所以想問問此時回去好不好,要是不好,我就藉口修祖墳,回老家靈壽歇他幾個月。”曹彬的語氣相較之前,尊重的不止一點半點兒。

“太尉糊塗,此時皇上正需要人表忠心,你怎麼能錯過為自己加分的機會。”

“加分的機會?哦……老夫懂了。謝謝楊大夫,你比那個神叨叨的牛鼻子厲害多啦。請恕老夫冒犯,就此告辭。”

“太尉慢走,門外那個道姑的身份,你還沒說呢。”

“呵呵……”曹彬一臉尷尬,苦笑了半天才說道:“她是牛鼻子的親孫女……”

PS:我的新書《河北王》,期待大家支援,一部男人們鐵血崢嶸的發財獲寶史。求收藏,求推薦(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