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玩把大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從立儲之事傳出後,整個京師朝野上下,彷彿都經歷了大地震一般。

許多平日裡老老實實,不露聲色的官員,以及在野的一些有名望的人,都不鎮靜了。

這可是改天換地的關鍵時刻,更是一步登天的大好良機。

凡是心中有野望的人,哪裡能遭受的住這樣的誘惑?

在所有人看來,皇帝暴斃已經是既成事實,只不過是哪天的事而已。

因此當這座無形的大山消失後,朝中官員、在野儒士,無不大松一口氣。

他們也不在遮遮掩掩,紛紛開始四向奔走,那些所謂的鄉友故舊,凡是能扯的上關係,都聚在了一起。

起初他們還有些擔心,畢竟皇帝雖然要死了,可廠衛還在,又有監國理政。

但兩天過去了,廠衛絲毫沒有動靜,他們就連見到的都少了。

而那位監國殿下,聽說連文華殿都不出,處理政事也是以詢問大臣為主,壓根就沒什麼主見。

比起那位躺在乾清宮的皇帝,不知道差了多少。

這事雖然他們各個都心知肚明,可卻不會說出口來。

皇帝能力強,不止對官員來說不是好事,對他們這些在野的人來說更是一種苦難。

只有皇帝能力弱,沒有自己的思維主見,那麼他們這些渴望站在皇極殿上早朝的人才能透過各種手段上位。

在這樣的發酵下,這些官員大臣、文人儒士,越來越大膽放肆起來,可以說毫不掩飾。

尤其是那些沒有一官半職,甚至於連個功名都沒有的白身之人,也是敢在大街上,人群聚集之地議論朝政國事。

這要是在半個月前,不用半刻鐘的時間,錦衣衛就能把他們拿入詔獄,為他們的言行付出代價。

而現在,他們卻沒有絲毫懼怕,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作惡多端的廠衛此時已是自身難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下一個繼位的皇帝,只要經過他們篩選和調教,必然會視廠衛為生死大敵。

當今皇帝殯天之後,這些人都要被殉葬,從而迎來眾正盈朝的時代。

而在乾清宮中,朱由校也是在靜心聽著許顯純的彙報。

“稟萬歲爺,現在外面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小魚小蝦的太多,廠衛監控調查的人手實在不夠。”

許顯純說完就將手中的奏本雙手舉過頭頂,王朝輔接過後緩緩開啟,展示在朱由校的眼前。

朱由校只是簡單掃過一眼,看見了幾個眼熟的名字,便揮揮手示意擱置在一旁。

而後對著侍奉在一旁的魏忠賢問道:

“山東的事如何了?”

“回萬歲爺,老奴按照萬歲爺的諭令,已將京師之事透露給了白蓮教之人。”

“今日番子已經回信,白蓮教的賊眾已經開始聚集了,還突然多出了一批兵器武裝了起來。”

“想來這三五天之內,他們必然是鬧騰起來。”

聽完魏忠賢的彙報,朱由校眼神中也是隱隱有著一絲兇狠的殺意。

“再傳一道令給袁可立,讓他不要心慈手軟,凡是造反的賊寇,不論主從,給朕殺乾淨,不準招撫。”

“告訴英國公,即刻發兵山東,與袁可立合圍山東,務必要全殲。”

早在十天之前,朱由校剛剛痊癒時,他就布好了這個局。

山東白蓮教一日不除,都是心腹大患,而是極不穩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爆發了。

要知道,明末起義造反的開始,就是從白蓮教開始的,雖不如黃巾之亂和黃巢那般聲勢浩大。

但是不得不說,大明朝的根基,是自開始白蓮教動搖的。

自古以來,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朱由校總不可能就在家裡等著他們起事造反,然後再去解決吧?

所幸他就暗中推波助瀾一番,不止是讓東廠的暗探給那些教眾鼓吹造反之事。

還刻意讓朝中官員去主動聯絡他們,給予他們一些支援。

白蓮教在山東,必然有著一些官員大戶的暗中支援,否則歷史上他們也不會蓄謀已久,一朝爆發。

他們之所以沒有造反,脫離了時間線,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

原本歷史上,天啟二年,大明朝愈發的敗落,關外遼沉兩大重鎮丟失,算上廣寧一戰,關外援遼客軍基本死完了。

就算是本土的遼軍,也是元氣大傷,前前後後光軍隊死亡就高達近十萬,更不用說被俘虜的,還有那些毫無反抗之力的平民了。

而西南的奢安土司之亂,久久不能平定,牽扯了朝廷大量的人力物力。

那時的大明朝雖不至於搖搖欲墜,可也是難掩頹勢,因此白蓮教的徐鴻儒,才敢揭竿而起。

而現在,大明朝從表面上來看,至少還是穩如泰山的,絲毫沒有動亂之像。

徐鴻儒也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跳出來送死,儘管他也感覺到自己的事情敗落了,可依然還是選擇隱忍。

可朱由校卻不會等他,他這次就要玩一把大的。

不止是要血洗京師朝堂,白蓮教也要將之剷除,包括盤踞在曲阜的土皇帝孔家。

謀逆造反的罪名,除了皇帝本人以外,沒有人能承受的起。

就算是所謂的聖人後裔,只要這個帽子給他們戴上,即使天下的文人儒生都反對,朱由校依然可以大義名分,誅殺他們全族。

因此對於孔家之事,朱由校也是極為關注的。

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次絕佳的機會,他必然是要好好利用。

一旦錯過了,像這樣的天賜良機,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有。

“孔家的事,你一定要辦好,不得出半點紕漏,要無可挑剔,沒有絲毫的漏洞。”

“萬歲爺放心,老奴深知此事重大,已再三囑咐崔應元親自督辦了,他心思縝密,城府極深,必不會讓萬歲爺失望。”

對於崔應元的能力,朱由校還是比較認可的,事實上,閹黨的五虎和五彪,能力都不差。

他們或許沒有經天緯地的治國之才,但是論起心狠手辣,陰謀詭計,天啟年間想要勝過他們的人,實在是屈指可數。

而正穩坐釣魚臺的朱由校,也在此時,收到了來自南京的奏報。

翻閱過後,也是眉頭一皺,顯然感覺到了壓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