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銀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同知府官衙,無數的地主豪強,帶著自家的佃戶奴僕,把這裡圍了個水洩不通。

他們什麼也沒做,就是靜靜的坐著,不吵鬧也不喧譁,顯然是有組織的。

而此時的官衙大門卻是緊閉,門外還站了幾個披著鐵甲的羽林軍士卒,他們緊握著刀把,神色凝重。

官衙之內,孫傳庭和李中正二人正在整合重新清查丈量之後的土地和人口。

“藩臺,太守,外面那些人我們當真不管不顧?”

“管他們做什麼,只要他們不鬧事,不犯法,就與我們無關,過兩天他們自會離去的。”

面對屬下的疑問,孫傳庭也是毫不客氣的說道。

這些人以為聚眾反對就能阻止新政的推行了?

真不知道是天真還是怎麼了,以前也沒見這些地主豪強們這麼蠢啊。

這下屬聞言也是抿了抿嘴,沒再繼續說下去。

孫傳庭的火爆脾氣,在這些日子裡可是顯露無疑,他們可不想去招惹這個簡在帝心的酷吏。

“看看,清查之後,這一縣之地,人口竟然憑空多出來近兩萬,大多是逃亡的農戶,還有一些是衛所軍戶和匠戶。”

“這些人,都是沒有在官府造冊登記的黑戶,都藏匿在地主豪強家中為佃戶。”

孫傳庭看著剛剛才統計刊印出來的黃冊說道。

黃冊即相當於是明朝的戶口,是朱元章所創,地方官府專門用來記載人口數量,土地數量的官方冊本,因為是用黃紙所寫,故稱之為黃冊。

皇明祖訓中,就有黃冊的相關記載,太祖更是立下制度,黃冊每十年要編修整合一次,以掌握天下情況變動。

可是到了明中期,這制度就已經執行不下去了,更不用說現在了。

不要說地方官府的黃冊,就是京師戶部的魚鱗冊,都已經幾十年沒有變動了。

上一次簡略的人口土地普查,還是在萬曆初年,張居正為內閣首輔時,推行一條鞭法之時粗略的整合了一下。

正在翻看田畝土地的李中正,也是順口回道:

“一會我去奏報陛下吧,正好大同縣的人口和田畝土地都清查丈量完畢了。”

“也好,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這些人都是些得寸進尺的,要官府當真是不管,他們就會愈加猖狂。”

“到時別說這官衙了,恐怕城中所有的衙門,都要被他們圍個水洩不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攤丁入畝的新政推行,雖然阻力很大,可因為有皇帝的鼎力支持,有軍隊隨官吏們下鄉護衛,因此這速度也不算慢。

這不過半月時間,大同縣的人口清查以及土地丈量,就已經初步完成。

軍隊的所作所為,他們自然也是知曉的,雖然太過殘暴,殺人無數。

可他們更清楚,唯有鐵血手段,才能制壓那些地主豪強,這新政才能推行的下去。

可有人支援就有人反對,有人理解就有人不能理解。

在代王宮外,宣大總督陳奇瑜,也是領著山西的一些官員跪在門外,等待著皇帝的傳詔。

即使是烈日當空,被曬的頭暈目眩,他們也紋絲不動。

新政的制度和推行,在大同早已鬧得沸沸揚揚。

一開始陳奇瑜也不想多管,畢竟這不是他分內之事。

可沒想到,事情竟然愈演愈烈,軍隊居然如此大膽,一言不合就提刀殺人,而且都是奔著滅門去的。

這實在讓他震驚,大明朝的軍隊,何時變得和韃虜一樣了?

皇帝陛下,何時變得如此暴虐嗜殺了?

那些可都是大明朝的百姓子民啊,陛下這是要逼天下百姓造反嘛?

整個大同都亂成了一鍋粥,可身為皇帝的朱由校,好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般。

交泰殿中桌桉上,也是堆滿了京師朝臣們的奏疏,其中竟然還有血書,但他一封都沒有看。

此時的他,正在宮中琢磨鑄造銀元的事呢。

看著新鮮出爐的銀元成品,朱由校的心中別說有多激動了。

一個國家的經濟要想發展,朝廷的國庫想要豐盈起來,這錢幣的統一就是關鍵。

張居正能在短短數年間就為大明攢下上千萬兩銀子,就是如此。

這銀元的出現,必將取代大明現如今那雜亂不堪的錢幣。

有了這銀元,物價的穩定,也就不再是空談。

可惜的就是防偽銅錢還沒有進展。

“這個成品還算不錯,比起前兩天那個好上不少,可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比如這銀元上面刻的年月日,必須要突出,要清晰可見。”

“這銀元的邊框,要刻上齒輪狀,這樣也易分辨真偽和實量,免得有些人拿著銀元去打磨了。”

朱由校一邊掂量著手裡的銀元,一邊與跪在地上的幾個工匠說道。

其實這銀元的製造,還是比較簡單的,這並不需要多高的工業水平,大不了多花費些功夫時間罷了。

防偽就更簡單了,銀元都是用成色極高的真銀煉化鑄造,最通俗的分辨之法就是聽響和看成色。

這玩意即使他手藝再怎麼高超,也是彷不來的,如果要彷造,也得是貨真價實的真銀。

可不是像銅錢那般,隨便摻假,湖上些字和顏色就行的。

“還有這銀元的反面,朕有個想法,刻上頭像,就用太祖皇帝的吧,到時朕會讓人給你們畫像,你們就照著畫像如實刻上即可。”

之所以要刻上這頭像,朱由校也是有些私心的。

太祖那極具侮辱性和詆譭性的鞋拔子臉形象,在後世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不止是侮辱太祖,更是在侮辱當代人的智商。

一些弱智,還當真以為那就是老朱,這種人不是站在對立面的,就是真的弱智。

“陛下,這是否有些不妥,太祖皇帝已殯天兩百多年了,而且草民等,又豈敢刻造太祖皇帝之像?”

“這有什麼不妥的,這大明朝是太祖辛苦打下來的,儘管他老人家已不在世,可靈魂和精神依然在庇護著我大明朝呢。”

“錢幣改革統一這種利國利民的千古大事,豈能少得了他老人家?”

“就照著朕說的去做就行了,踏踏實實的,把這銀元給朕做好了,不會有人找你們麻煩的。”

等這些工匠退出去後,朱由校看著手裡的銀元,神色又變化了起來。

這銅錢的防偽,到底該怎麼處理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