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堅決的朱鼐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去年朱由校就下了聖旨給所有的宗藩,希望他們能捐獻一些錢糧來充實國庫。

本以為有秦、晉、蜀這三個大藩帶了頭,其他的宗藩多少也要意思一點。

可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敢違抗自己的聖旨。

這些宗藩,雖然都奉了旨,可奉了旨以後就沒下文了。

找了各種理由來推脫搪塞,甚至還有的藩王,居然上書給他哭窮,氣的朱由校差點沒剁了他們。

這讓朱由校萌生了削藩的想法,可最後還是忍住了,現在削藩的時機還沒到。

可也不代表他就會丟了這個臉面,吃這個啞巴虧。

他現在得罪不起天下的藩王,難道還不能找幾隻雞出來,殺了洩憤嘛?

而代藩,就是朱由校要殺的第一只雞。

大同的軍政體系上上下下都已經被他清洗了,代藩這個最大的蛀蟲,自然也不能放過。

而且代藩也是強藩,也能在宗藩之中,起到威懾作用,可謂一石多鳥。

面對皇帝的質問,朱鼐鈞其實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的。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

皇帝來找他,要說是來慰問自己,和自己扯皮他是打死都不信。。

他是代藩的子孫,又不是燕藩的子孫,世代都素不相識,沒事會跑來找他?

至於秦、晉、蜀這三藩為何下了血本,獻出了這麼多的錢糧,原因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總之他代藩,只要他還活著,就不會輕易捐獻家財。

“臣有罪,還請陛下責罰,臣也想為國朝出力,奈何臣實在是沒有餘糧餘錢啊。”

“陛下剛剛也說了,大同之地,久經戰亂,已持續了兩百餘年,我代藩雖無性命之憂,可也不過剛夠溫飽而已。”

“臣這裡雖然有太祖皇帝所賜莊田,可北地這天氣,實在是難以種植出糧食莊稼。”

“加上蒙古人時不時的入關侵犯,四處燒殺搶掠,臣的那些莊田,已經荒廢許久了。”

“要不是有朝廷俸祿,臣這日子還不知道怎麼過呢,還望陛下明察。”

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他朱鼐鈞還真以為自己那麼好湖弄?

“代王,朕看在你是太祖子孫,是我朱家之人,朕才給你留了些顏面。”

“沒想到你非但不領朕的好心,還在這裡睜著眼睛說瞎話,來矇騙朕。”

“你可知道欺君是何罪名?”

儘管皇帝開始說起了重話,可此時的朱鼐鈞,依然是心有不甘。

天下是你燕藩的,關我代藩什麼事?

你自己沒錢就想來我們這裡搶,哪有這麼好的事。

這有一就有二,如果這次自己曲屈服了,那以後你沒錢了不是都要來找我?

我就是死不承認,不出錢糧,你又能怎麼樣?

還敢殺了我不成?

“臣自然是知道欺君之罪,只是臣說的句句屬實,陛下如若不信,可查宮中賬簿。”

見他這個態度,朱由校也知道沒有必要再與他浪費口舌了。

這些藩王和那些文官一個德性,都是自私至極之人。

你光用嘴巴子去說,說到大明朝滅亡都說不出一分錢糧來。

可只要換一種方式,他們就會比狗都老實了。

要說識時務,可他們卻敢和大明朝的皇帝死磕到底,要說他們不識時務,李闖和清兵剛進城他們就非常積極的降了。

原因無他,就是仗著明朝皇帝不敢把他們怎麼樣嘛,更不用說殺他們了。

可李闖和清兵不一樣,他們可是見人殺人,見狗殺狗,所過之地寸草不生,誰管你是什麼身份。

明末投降滿清和李自成的藩王不知有多少,坐擁金山銀山卻只知道吃喝玩樂。

而代藩,在歷史上就是投降了李闖,想要苟活。

可惜李闖對明朝宗室恨之入骨,哪裡會放過他們。

而這種投降派,朱由校也是看不起的,更何況他現在是明朝皇帝,就更容不下他們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今天非把他這親王爵位給廢了不可,不然怎麼在朱家宗族中,重新樹立起他皇帝這一支的威望呢?

一個堂堂的中央集權的皇帝,卻號令指揮不了混吃等死的藩王,豈不是成了笑話?

得到皇帝示意之後,隨駕而來的孫雲鶴,好似早有準備一樣,拿出一份文字開始細數起了,代藩歷年來的無良行徑和罪名。

記錄之事一直追朔到了萬曆二十幾年,他襲王爵開始。

不管小事還是大事,樁樁件件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各種罪名足足羅列了十幾項,什麼強搶良家婦女,暗中夥同地方豪紳霸佔百姓田產之類的。

孫雲鶴足足說了一刻鍾,感覺嘴巴都有點酸了,都沒說完。

當然了,這些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在大明朝,這不過是常事而已,藩王雖然無權,還被限制了自由。

可只要不是太過囂張,就算做出來什麼天怒人怨之事,地方官府也是不會管的,甚至可以說不敢管。

畢竟還是親王之尊,小官小吏的,誰願意、誰又敢去得罪一個親王呢?

皇帝就更不會管了,只要這些藩王不碰權,不造反就行了。

最多是在事態嚴重時,下道旨意罵一頓,罰點俸祿就完事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這些藩王更加無所顧忌,在地方上可謂是呼風喚雨。

這也是朱棣為大明朝留下的隱患之一。

當年他靖難之時,為了得到藩王們的擁護和支援,可是沒少花本錢的,各種空頭支票。

被忽悠的最慘的就是寧王朱權了,說什麼平分天下,最後沒自己什麼事也就算了,還要被朱棣猜忌,各種打壓削權。

朱棣皇位不正,即使知道國家必須要削藩,可也不敢太狠,只敢削了他們的軍權,以一種另類的方式軟禁他們。

而朱由校今日就是要廢了一個強藩,來給天下傳達一個資訊,讓那些藩王都好好看看。

不遵聖旨,對朝廷陽奉陰違的下場是什麼,他可不是歷代先帝,不敢對他們下狠手。

朱鼐鈞聽著錦衣衛給他羅列的這一大串罪名,心裡也知道害怕了。

這些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全看皇帝怎麼處置。

可到了這個地步,他還是不想出錢出糧。

自己硬扛到底,頂多也就是被圈禁而已,反正他也快六十歲了,也沒幾年可活的了。(歷史上他就是天啟六年死的。)

這敗家子,他絕對不會去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