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錦衣衛辦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整治邊軍軍務和體系,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把戍邊的衛所以及千戶所除去,九邊的常規營兵就達到了三十多萬人。

這三十多萬人,空響就起碼有十萬,還不算大小官員將領從中上下其手,各種貪汙。

只要邊軍的整頓能順利完成。

不說其他的,光是國庫開支這一塊, 就不知道要省下來多少。

到時就算他死了,就算朱由檢來做這個皇帝,大明也不會亡在李自成之手,也不會讓建奴入關,起碼多五十年國運。

想到這裡,朱由校就感覺身上的擔子非常之重。

還有太多的事等著他做,但他不能急於求成,必須一步一個腳印來。

眼下還是要處理好眼前之事。

他早就已經想好了, 大同必須要徹底的清洗乾淨, 這些吏員和士族豪強,起碼要殺個七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些將領,除了遊擊守備以下的基層將領,只要沒有參與楊逆兵變一事,或者沒有犯過大錯的,他都可赦免其罪。

而遊擊和守備以上的,他是一個都不打算留。

此戰羽林軍中有不少人都立下了不小的軍功,正好讓他們來補這個缺。

這樣又是一鎮兵馬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大明又有一支強軍即將出現,他也能輕鬆不少。

而那些文官呢,朱由校是打算殺一部分,流放一部分,然後降職任免一部分。

明末的文官確實是可恨,可也不代表全部。

只是朝堂中有話語權的可恨文官太多,才導致事情被無限放大而已。

忠於大明的文官, 有抱負的讀書人,還是有不少的,儘管他們的能力參差不齊。

“這幾萬邊軍朕就暫時交到你二人手裡, 給朕好好篩選,條件就按羽林軍的制度來。”

“那些兵油子,地痞流氓,和貪生怕死之徒,全部給朕踢出去。”

“尤其是那些小團體,還有那些關係戶,一定不能放過,莫要漏了,朕給你們半個月時間。”

重新整練邊軍的任務,朱由校交給了茅元儀和李威二人。

茅元儀對於練軍以及兵陣等這些是有極深的造詣和理解的。

否則也寫不出武備志這樣的奇作來。

而李威則是孝陵衛出身,對於軍隊的紀律性和執行力也是有著嚴格要求的。

半個月的時間,重新整合邊軍,提煉出一支精銳來,並不是什麼難事。

對於這方面朱由校也不是太過擔心,他現在最為要緊的是,儘快做好戰前準備以及後勤問題。

等半個月之後,邊軍重新整合他就要立刻出關, 徹底征服漠南草原中南部地區,留好緩衝地帶。

錦衣衛的最新情報,他已經收到了, 想不到建奴的動作這麼快。

在這樣的處境下,還能數次發兵攻伐林丹汗,打的林丹汗潰不成軍,望風而逃。

現在居然也開始整合漠南草原北部地區了,實在有點出乎他預料,儘管他一直在擔心這件事。

足足等待了兩天,朱由校終於是等來了孫雲鶴。

之所以要專門從京師調來孫雲鶴審問,也是要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自從他登基開始,孫雲鶴不止一次深入草原探取情報,在遼東也待了好幾個月,立下了不少功勞。

其實說真的,雖然他把楊寰和許顯純留在京師,但能力最強的,還是孫雲鶴。

再者說了,大同這邊的佈局是孫雲鶴一手安排的,在大同的錦衣衛都是他那個千戶所的人。

他對於大同的情況是最為瞭解的,他沒有理由把這事交給其他來辦。

作為朱皇帝手下最受信重的四大錦衣衛頭頭,孫雲鶴在官場以及體制內的名聲是最不顯的。

因為他大多時候都是在蒐集建奴和蒙古的情報,甚至有時還兼個職,給皇帝看管一下地方和軍隊。

可這並不代表他審訊功夫就不行了。

作為一名資深的錦衣衛,這看家吃飯的本領怎麼可能忘了呢。

關押在府衙大獄中的那些士族豪強,以及文官,在牢裡才剛過兩天好日子,就開始了他們噩夢。

孫雲鶴的手段比起楊寰來,是絲毫不差,一樣的心狠手辣。

僅僅過了一天,這些人的老底就基本上被他給查的清清楚楚了。

對於這個效率朱由校還是非常滿意的,他看著這些人供出的同謀,以及整個利益鏈的參與人員名單。

他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

上次他把晉商的根給挖了,確實給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影響。

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繼續走私,私自扣押朝廷撥發的軍械盔甲,以及鐵器等軍事物資。

還有糧草等物資,也是被他們以各種手段掉包,打包販賣給草原的蒙古部落。

“全部抄了,凡是這名單上有名者,一個都不留,三族之人全部捉拿,主犯剝皮,從犯腰斬。”

“其餘的,男丁發配遼東修建直道,女人入教坊司,世代如此,永不赦免。”

朱由校只是澹澹的一句話,就宣告著將有數百個人頭要落地。

可他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甚至覺得有些太少了,大明現在的人口實在有些多,糧食產量也越來越少。

總不可能一味的想著怎麼去開源節流吧?這麼多的人口總得消耗才行啊。

“錦衣衛辦差,速速開門,兩息時間不開門,就以謀反罪論處,誅滅九族。”

一座奢華的府邸內,一群人聽著門外錦衣衛粗暴的踢門聲和叫門聲,可謂是瑟瑟發抖。

一個垂垂老矣的白髮老頭,杵著柺杖顫抖著說道:

“開門吧,逃不了的。”

可還沒等他的家僕靠近大門,幾個軍士就已經架了梯子翻牆而入。

開門之後,一個為首的錦衣衛小旗對著他們說道:

“兩息時間已過,紀家暗通楊逆與韃虜,行大逆不道之事,依照大明律與陛下旨意,誅滅九族。”

話音剛落,他身後十幾個下屬就拔刀而上。

見到這一幕,那白髮老頭剛想反駁什麼,可突然一口氣上不來,倒地不起。

而那小旗可不管年紀有多大,上去就是把他一頓打,見真的沒了反應才停手。

只要有皇帝的信任,錦衣衛就無所畏懼。

他們是皇帝的近臣,是皇帝的親軍,手中的權勢和生死都只是皇帝的一句話。

在錦衣衛的帶領下,羽林軍的士卒頻頻出動,整個大同城內的大戶豪族,基本上都被抄空了。

還有城外的一些官員和地主,也沒有倖免,全部都被捉拿歸桉了。

整整持續了七天之久,這一場針對士族豪強的行動,才堪堪落下帷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