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陰謀真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胡貞不過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撰,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也能有幸被抓進錦衣衛詔獄照顧。

在許顯純的酷刑審問下,胡貞把自己知道的所有資訊,一股腦全部說了出來。

反正他也沒參與,不過是聽到了一些風聲而已,犯不著為了一些不相干的而苦了自己。

“陛下,據那胡貞所說, 京師不久後就會有大事發生,而且必定是使國朝震動,天下易色的大事。”

“其他的具體訊息內容,他也不知道,只是前幾日在與朝廷的幾個官員喝酒時,聽到別人提起幾句而已。”

躺坐在御座上的朱由校聽完許顯純的彙報,陷入了沉思。

能夠讓國朝震動, 天下易色的大事?

那到底會是什麼事呢?

他還是回想起最近發生的事,將這些事全部結合在一起, 發現好像是有規律安排的一般。

且大同總兵楊洪也和朝中的文官勾結在了一起。

還有蒙古人的突然入侵,打了勝仗居然不搶東西和人口就跑的無影無蹤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裡面處處透露著詭異和陰謀。

而且這個陰謀針對的不是邊鎮,也不是千里之外的江南,就在自己的腳下,京師。

否則那胡貞也不會安排自己的一家老小,回江南老家暫住避禍了。

“許顯純,你來給朕說說,京師要發生什麼樣的大事,才能使國朝震動呢。”

其實朱由校心裡已經浮現出了一個答案,但他還是想要問一問處在局外的許顯純,聽聽他的看法和意見。

皇帝的突然提問,讓許顯純一點準備都沒有,臉上表情難掩掙扎之色。

朱由校見狀後又道:

“說吧,朕不會怪罪你的,把你心裡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不能有半點隱瞞。”

許顯純又是猶豫了好一會, 最終下定決心說道:

“回陛下, 依臣之見, 結合當前情況來看,京師不會有大事發生。”

“可胡貞所言,顯然也不是空穴來風,朝中有人正在醞釀一場陰謀準備向陛下反撲。”

“因此臣猜測,唯一可能發生的大事,就是陛下。”

許顯純的話雖然說的隱晦,可是也極為明顯了。

除非是他這個皇帝出了什麼問題,才會使國朝震動。

而至於天下易色,這句話也很好理解,把皇帝換了,這天下不就也易主了嘛?

許顯純之所以這麼認為,原因來自於泰昌年間的紅丸案。

那個時候他是錦衣衛的總旗,對於朝堂的上派系黨爭,自然是知曉的。

而泰昌皇帝的突然暴斃,在當時的錦衣衛內部,就有不少人懷疑是場陰謀。

他們作為皇帝的近臣,又有著監察大臣的權力, 這樣的大事怎麼可能不瞭解呢?

只不過他們一直沒有證據,也不敢去查,因此無人敢說而已。

最多也就是私底下和貼心的親朋好友嘮嘮嗑,八卦一下罷了。

實際上就算他們知道真相,也是不敢提的。

這種事誰提誰死,保準活不過第二天,因此沒有人敢去觸這個黴頭。

今日的許顯純敢說真話提醒朱由校,一來是因為皇帝一直都極為的信重自己。

二來也是因為皇帝對待朝政局勢,以及文武官員的態度。

朱由校聽完瞳孔一縮,殺心驟起。

許顯純的話果然與他心中所想的一樣。

難怪他們既要聯合勳貴,又要接觸朱由檢,原來是在想著怎麼把自己神不知鬼不覺的給幹掉,好換個皇帝呢。

看來自己一直以來都還是太過自信了,以為京師已經盡在掌握,這些跳樑小醜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沒想到他們還有這樣的膽子,當真是又給自己上了一課。

他本來就在想著,怎麼樣才能將計就計,把他們給一網打盡。

只是一直苦於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意圖和目的,無從下手而已。

沒想到圖謀的這麼大。

現在看來,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民亂,以及鄧茂七和海盜的出現,都是在有計劃的進行的。

而這背後之人,八成就是當地的那些官紳豪族,一手策劃並造成的。

果然是好計劃啊,先是在南方搞事,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而後又是讓楊洪在邊鎮搞事,搞得京師的官員無暇顧及其他事。

由此推斷來看,所謂的蒙古入侵,八成也是子虛烏有之事。

想通了這一切後,朱由校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這計劃還真的是天衣無縫啊,也非常的周全。

這一切在外人看來,都是那麼的自然,絕對想不到是因為他們而引起造成,完全把自己置身事外了。

而且他們連繼位的人選都已經定好了,否則不會去接觸朱由檢的。

可惜參與的人太多,涉及的地域太廣。

可惜的是時間一長,終究是紙包不住火。

正想著怎麼應對他們的反撲,朱由校突然又想到了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

現在的情形,與正統十四年英宗皇帝所面臨的局面何其相似?

同樣是南方各種叛亂起義,緊接著就是邊鎮爆發戰事,蒙古大軍突然來襲。

唯一的區別,只不過正統十四年來犯的是瓦剌而已。

現在的朱由校,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英宗皇帝會在關內毫無徵兆的,突然被打了個全軍覆沒把。

原來也是一個套,也是京師和邊鎮勾結了蒙古人搞的鬼。

那這一切也就都清楚了,一個在草原上籍籍無名的也先,憑藉著手下兩三萬騎兵,怎麼能突破明軍重兵駐守的長城防線。

且還是在大同和宣府兩鎮官兵都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殺到了英宗皇帝行軍御營,被一鍋給端了。

原來是因為皇帝被人出賣了啊。

他在後世就非常的奇怪,在草原人連蒙古人都鬥不過的也先,怎麼突然好像天神下凡了一樣。

要知道在北京大戰中,也先的瓦剌兵可是被明軍打的屁滾尿流。

這前後差異實在太大了,明軍最精銳的軍隊打不過他,結果卻被二線部隊給吊起來打了。

看樣子他們好像想效仿,讓自己步英宗皇帝的後塵啊。

那就和他們好好的玩一玩吧,正好也能藉著自己的機會,把朝堂上反對自己那些官員,給一舉肅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