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當面對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由校的猜測還真沒錯,今日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以陳良訓為首的江南籍官員所謀劃的。

劉能突然跑到都察院去實名舉報,也正是他們的傑作。

在得知王在晉收下了楊二虎所送的禮品之後,他們就知道這個文章該怎麼做了。

於是在楊二虎的指導下,他們順利控制了劉能的妻兒,以妻兒的性命威逼利誘。

劉能一個沒有見過什麼場面的家僕, 哪裡能受的住這種威脅和利誘?

而且事成之後,他們還承諾保證自己一家榮華富貴一輩子,絕對沒有性命危險。

劉能一狠心一咬牙,選擇幹了,無情的出賣了王在晉這個養他十幾年的主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官員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挑撥離間。

讓皇帝不敢再信任自己的人, 儘可能的去削弱閹黨的勢力和話語權。

如今的朝堂上,以王在晉為首的閹黨,實力可謂是獨一檔。

以前在朝堂上呼風喚雨的東林黨與他們這個利益集團,話語權是日漸減少。

這樣就算是將來事成了,他們恐怕也是難以掌控局面。

所以他們決定主動出擊,讓皇帝自己去減弱自己的勢力根基,從而達到渾水摸魚的目的。

任何事都是相對的嘛,儘管自己原地踏步,可只要對手的勢力削弱了,那自己還是相當於提升了。

而且王在晉是真正屬於位高權重的那種,既是內閣大臣又是兵部尚書。

對他們的威脅實在太大,恰好王在晉又有空子可供他們鑽,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就出手了。

至於為何要出賣楊洪,那就更加簡單了。

楊洪和他們畢竟只是合作關係,而且從未有過交情,完全是因為安危利益所繫結的。

這樣的關係是極為不牢靠的。

而且他們並不能控制楊洪。

他們要做的事,可是要謀害皇帝啊。

現在可能因為有一致的目標,合作可以短暫的的順利進行。

可是以後呢?

如果楊洪沒有如約殺死皇帝,而是劫持皇帝, 挾天子以令諸侯, 或是做了其餘意想不到的事。

他們這些人又該如何?又能算什麼呢?

雖然所有的計劃與流程都是他們一手策劃,可歸根結底,最終動手,還是要楊洪來的。

也只能讓楊洪來,因為只有他有軍隊,且只有他又這個膽子和必要。

而他們的作用實在是太有限,不過是在朝堂上說兩句話而已。

真正的成與不成,他們的性命都是掌握在楊洪一人之手。

文官們是絕對不能接受這個現實的,因此要給楊洪暗中下套。

在他們看來,只有他們拿捏楊洪的份,自己哪能被這個武夫給控制呢?

連一絲可能都不能有,他們絕對不允許這種機率性的事情發生。

所以必須得出賣他,讓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徹底絕了他的後路,只能跟他們一條道走到黑了。

這樣也可以杜絕事成之後,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

只要楊洪的命門掌握在他們手上,是生是死不過是他們一句話而已。

到時如真的出現了利益分歧,他們依然可以逼迫內閣六部,罷了楊洪的官職和兵權。

而楊洪對於這一切,自然是不知情的,他雖然對此次合作有所保留和防備。

可他萬萬想不到,文官們居然在此刻就把自己出賣了。

這就是明朝官員的厲害之處,不管做什麼事,永遠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

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可以不惜任何代價。

都察院距離皇宮沒有多遠,錦衣衛很快就提溜著劉能來到了乾清宮。

當看到倪文煥,和跪在地上怒視自己的王在晉時,劉能顯得極為膽怯,根本不敢抬頭。

而王在晉此刻是既憤怒又鬱悶。

想不到瞎了眼,這麼多年養的竟是白眼狼,真是連狗都不如。

可他怒歸怒,但頭腦還算清醒,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

所以只是怒視,並沒有做其他的事。

兩名錦衣衛將劉能提溜到丹陛之下,大喝一聲道:

“跪下!”

劉能被嚇得一個激靈,腿立刻軟了,跪伏在地上滿頭的虛汗。

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緊張。

見到這場景,朱由校相信倪文煥沒有說謊了,這人八成就是王在晉府上的管事。

可他舉報的那些事,卻還有待斟酌。

看著眼前這個個子不高,長相略顯猥瑣的中年男子,朱由校連提問的興趣都沒有。

悄悄打了個手勢給徐光啟,示意讓他來審問。

徐光啟當即領會,微微整理後,便用極為嚴肅的語氣問道:

“你就是劉能?”

“小人正是,小人正是。”

此刻的劉能虛的不行,面前這麼多大官盯著他一個人,他一個小人物哪裡受的住。

而且他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在哪裡,看著這金碧輝煌的大殿,八成就皇宮了。

那個坐在上面,自己只能看到腳的人,估計就是皇帝了吧。

“你去都察院所舉報之事,樁樁件件可都屬實?”

“稟老爺,屬實,絕對屬實。”

雖然虛的不行,可這反應倒是挺快,倒是讓朱由校刮目相看了。

“在這裡的,都是我大明朝高官,如有半句假話,可就不要怪本閣將你剝皮抽筋,挫骨揚灰。”

徐光啟對審問這一套還是不太熟練,什麼沒問,就開始恐嚇威脅,作用實在不大啊。

果不其然,劉能跪在地上一個勁的磕頭,連呼句句屬實之類的話語。

朱由校有點看不下去了,這術業有專攻啊。

最終決定讓刑部尚書薛貞來審問。

這效果立刻提升了起來,劉能這種家僕哪裡是薛貞的對手,很快就套出來了許多話。

可這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對整件事的大局,並沒有影響。

而在審問的過程中,那個木箱也是被錦衣衛順利拿了回來。

這可是王在晉能否自證清白的關鍵,因此不止是他,所有的大臣,包括朱由校,都是極為重視的。

薛貞先是問了王在晉和劉能,讓他們說出箱子裡面的物品。

結果兩個人說的各不一樣。

王在晉說不過是一些瓷器,藥材以及貂毛獸皮,可劉能卻說,裡面有許多的黃金。

朱由校當然是選擇相信王在晉,當即命人將箱子開啟一看,把裡面的東西全部倒騰出來。

結果出乎他的預料,裡面真的有黃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