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驚天陰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良訓可謂是一語道破了關鍵。

那暴君確實如他所說的一樣,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可是就簡單的行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啊。

京師遍佈著廠衛的探子,說不定他們還沒實施行動,就被一網打盡了。

在城外動手,那難度只會更大了。

皇帝出宮的護衛和場面本就非常的嚴密且隆重,更不用說出城了。

他在皇宮住著防備心都這麼大,在外面他身邊的軍隊只會更多,這讓他們怎麼下手?

一群人聚在一起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辦法。

陳良訓抓耳撈腮半天,終於是想出了一個可行,且有很大機率成功的計劃。

“諸位莫非忘記了正統年間的土木堡之事?”

“我們為何不能效仿為止?”

一語點醒夢中人,一些腦迴路較快的官員當場直拍大腿,就好像醍醐灌頂一般。

說的是啊,有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擺在面前,他們還在這裡苦思半天,真是愚鈍啊。

“想法雖然不錯,可要實施起來的難度是相當大啊,且還需要多方的緊密配合。”

“其中之關鍵,是要有一支可供我們利用,且聽我們驅使的善戰精銳軍隊才可,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細想過後,一些人還是覺得有點天方夜譚。

這種事豈是說說就能成的?

憑他們現在的勢力,怎麼可能做到。

“這有何難,不過是要等待一個時機而已。”

“我有一同鄉,現任大同鎮的巡按御史,前些日子回京述職時,我專門與他聊了聊邊鎮的一些形勢。”

“據他所說,那些前來歸附我朝的蒙古部落,都是有著自己的心思和想法的。”

“現在不過是因為生計,而假裝臣服於我朝。”

“背地裡卻是在整練兵馬,購買鐵器與食鹽茶葉等物資,估計等時機成熟,他們也就不會安分了。”

“你怎麼敢如此斷言?莫不是為了拉我等下水,在這裡胡編亂造不成?”

一個官員當即就對陳良訓提出了質問。

這也不怪他不相信,只是他說的實在是太聳人聽聞了。

在他們的認知中,這些歸附臣服的部落一個個都是乖得很,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的不臣之心以及行為。

雖然他們已經和皇帝撕破了臉皮,而且還想要弄死皇帝。

可他們並沒有要造反的心思,沒有要傾復大明朝的想法。

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以清流忠臣自居的。

只不過是時運不濟,遇上了這種百年難得一遇的昏聵暴君而已。

儘管是要弒君,可他們依然認為,這不過是為天下蒼生剷除禍害,穩固大明江山社稷而已。

蒙古能夠臣服,邊境沒有戰事發生,對他們來說也是有利的。

現在陳良訓突然說這種話,顛覆了他們目前的認知,肯定是淡定不了的。

“此等大事面前,我怎麼會欺騙你們?對我自己有什麼好處?”

“你們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我又何嘗不是?”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陳良訓一臉不耐煩的解釋道。

“我那同鄉,對那大同總兵楊洪有恩,多次在朝廷舉薦表揚於他,否則怎麼會寸功未立,在短短三年間,就從參將升任了總兵?”

“因此他的資訊,我可以擔保是準確無誤的。”

這樣一說,眾官員又覺得陳良訓所說的可信了。

“蒙古人素來反覆無常,這倒也是正常,不過我還是不懂,蒙古人與我們要做的事有何關聯?”

“如何沒有關聯?只要我們好好利用這些蒙古人,給足他們利益和需要,不就能為我所用?”

“諸位剛才不是說沒有一支聽話的軍隊可供驅使嘛?這不就是上天在助我等?”

“你是想照搬土木堡之舊事?找蒙古人來做?”

周順昌很快就懂了陳良訓的意思,這不就是借刀殺人嘛?

雖然風險不小,可如果真的事成了,那他們基本就沒有什麼危險,沒有人知道他們才是幕後主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良訓看著周順昌點了點頭,這正是他的意思。

隨即他又說道:

“大同鎮的總兵楊洪,和他們的聯絡可是極為密切,有著一些生意上往來。”

“那些蒙古人最大的買家,就是楊洪,楊洪不止是出售鐵器食鹽給他們,還定高價賣盔甲和武器。”

“而且那暴君也好似知道了一點訊息,因此派了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王朝輔,去了長城外的蒙古部落進行所謂的安撫。”

“依我看,恐怕是在這之前就發現了一些端倪,派王朝輔前去暗中調查的。”

“否則一些蒙古部落而已,皇帝為何要派出自己身邊的大太監呢?”

“其中定然是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和秘密。”

此時眾官員對陳良訓可謂是極為佩服的。

這事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而他居然瞭如指掌。

果然這大家族的實力和人脈,遠不是他們這些小門小戶可以比的。

陳良訓嘴角微微揚起,冷笑著說道:

“或許我們可以藉助這一點,在其中耍些手段,做些文章,好好利用一下這個楊洪,以及那些居心叵測的蒙古人。”

一個年級頗大的官員聽了陳良訓的話後,也是覺得可行,值得一博。

因此贊同的說道:

“言之有理,既然有機可乘,那我們就無需費盡心思的去拉攏其餘勢力了。”

“只要將楊洪和那些蒙古人給籠絡過來,牢牢的控制在手裡,那此事我們就有六成的成功機率。”

眾官員聽了之後又合計了一番,這確實是眼下最好的計劃了。

可對於他們來說,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們得被動的去等待行動的機會。

不能像以前一樣,自己主動的去設計,搞一些落水或是紅丸的離奇事件,不能夠神不知鬼不覺。

陳良訓見眾人都同意了他的計劃,也是主動站出來擔當重任。

畢竟要想拉攏楊洪,還是得費一番功夫的。

既要滿足他的胃口,也要抓住他的把柄讓他有所忌憚,從而掌控於他。

此事還非得他不可,畢竟這中間聯絡之人,只能是他的那個同鄉。

而那些蒙古人,他們並沒有覺得有多難對付,大不了多給他們點好處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