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其人之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如果不是為了權力和地位,不是為了自己的野心,會放下尊嚴,像條狗一樣的,去伺候一個他們從不放在眼裡的太監?

他當初這所以破格提撥於他,也正是因為他與東林黨有大仇,和自己當時的政治對手是一樣的,所以才任用他。

可是現在,他好像已經不滿足於現狀了,倒是讓他難辦起來了。

整個朝野上下,人盡皆知,王紹徽是他朱由校的大臣,是絕對擁護他這個皇帝的。

如果因為此事就將他給罷免或是責罰太重,豈不是有一種卸磨殺驢的意思在裡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們不必在爭論了,毫無意義,大司徒與輔臣所說的,都有其中道理,所考慮的,也是不同角度而已!”

事到如今,他還能怎麼辦,儘管他知道王紹徽抱有嚴重私利在其中,可現在的局勢,他真的不能去怎麼樣他。

難怪歷史上這麼多皇帝辦起事來有心無力,明知這個人說的不對,也只能去強忍著。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皇帝的不得已吧!

“是議和還是不議和,朕的心中早已思慮過了且已經下定了決心,之所以召你們來,是想讓你們也知道朕的想法!”

一聽皇帝已經拿定了主意,大臣們都翹首以待,迫切的想要知道,這位強勢的皇帝陛下,會不會與建奴議和。

“以朕來看,與建奴議和,是絕然不可能之事,建奴在遼東造的殺孽,當以數十萬計!”

“朕如與老奴議和,將來殯天了,朕怎麼去見歷代皇祖?怎麼去見神宗爺爺?怎麼面對遼東數百萬受苦受難的子民?”

“死在撫順、鐵嶺、開原、薩爾滸的大明將士英魂,他們的家人,朕又該怎麼面對?”

聽到皇帝這麼激情的言語,王紹微心中怎能不開心,皇帝如此強勢,牢牢掌握著朝中大權,自然不是他們三言兩語能打動的。

他們在朝會上,包括現在的爭執,不管是哪一方有理,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歸根結底得看皇帝的態度。

可皇帝已經明確說了,是絕對不與建奴議和的,那不議和就只有打了,豈不正中他心?

看皇帝這麼亢奮,宋應星還想勸諫,可不等開口,朱由校後續言語就已入耳。

“可輔臣之言亦不無道理,我大明的處境比起建奴確實強不了多少,國家也支援不起一場決戰的開支糧餉!”

“因此大司徒的主戰,也是不可取的,至少在兩年之內,朕是不會集結大軍,匆匆出關!”

這一下可讓大臣們懵了,這不和也不戰,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莫非是要拖?

他們猜的不錯,朱由校想的正是拖延,他準備選個膽子大一點的,腦子靈活多變的人,前去遼東和老奴交涉。

這一招他是和黃臺吉學的,歷史上的黃臺吉,數次假借議和之名,拖住遼東軍隊以及朝廷的大臣和皇帝,為自己贏得了許多的戰略時間和空間。谷

崇禎皇帝被黃臺吉這一招耍的那叫一個團團轉,每當他以為可以透過議和而暫時平息戰火之時,建州的奴兵不是打過了長城,就是包圍了關外那一座城。

這一招黃臺吉可是屢試不爽,因為他已經摸透了明朝君臣的心思,還有將領們的貪生怕死,畏敵不前。

流賊也是頻頻使用這招,前腳招安,後腳就又造反了,可憐的朱由檢,連褲衩子都被騙沒了!

可這也不能完全去怪朱由檢,他的性格還是比較強硬的,在對流賊和建奴方面,一向都是很剛的。

只是迫於當時的變化和形勢,他不得不選擇這所謂的招安和議和,關外打不過建奴,關內流賊也剿不乾淨。

而國家的精銳不是被打沒了編制,就是被打殘無法形成戰鬥力,難道要他這個皇帝親自提刀上馬不成?

而現在這個時空不一樣了,朱由校明面上的對手就只有一個建奴,他完全可以組織起國家最大的力量,去專心對付建奴。

因此他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黃臺吉是怎麼戲耍玩弄朱由檢的,他就要怎麼去騙老奴。

“如戰,國家將面臨崩潰之危,各省各地之百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如發動大戰,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到時百姓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朕在西南時,就見過許多貧苦的百姓,挖樹皮吃野草,如果真的爆發了大戰,恐怕連樹皮野草都沒得吃了!”

“正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如果急功近利,逼反了那些受盡苦難的百姓,致使各地民變,烽煙四起,大司馬應當如何處理?”

王在晉沉默不言,根本不敢去回答皇帝的問題,因為一旦到了那種情況,最頭痛的必然是他這個兵部尚書。

“可是議和,朕剛才也說了,是絕對不可能的,朕如果這麼做了,太祖皇帝與憲宗皇帝恐怕得把朕的皮給扒了!”

“天下百姓也會說,當今這個皇帝真是軟弱無能,丟盡了祖宗的顏面,到時朕不就徹徹底底是個既懦弱,又昏庸的皇帝了?”

眾位大臣一聽,亦是深以為然,如果當真議和了,不只是皇帝,他們這些朝廷官職地位最高的大臣,也免不了遭到辱罵。

這背棄祖宗,不顧天下百姓子民的罪名,皇帝擔不起,他們這些臣子更加擔不起啊。

“朕的打算是,先以議和之名穩住老奴,先讓他在深山老林中老老實實的呆著,我大明則暗中積蓄力量,只待時機一到,便以雷霆之勢發兵,徹底剿滅!”

“陛下,遼軍雖已改革,相較於以前戰鬥力大幅提升,可兵員還是太少了,想要以遼軍為全部力量,剿滅建奴,恐怕很難,稍有不慎,就會重蹈薩爾滸啊!”

王在晉顯然不看好熊廷弼,遼軍爛成什麼樣子,朝廷上下誰不知道?

如果不是有大量的將領親兵在軍中,具備一定的戰鬥力,又敢悍不畏死的衝鋒陷陣。

就憑那些連一件像樣的甲冑都沒有的普通軍士,怎麼去和裝備精良,且悍勇的奴兵作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