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遼軍無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將宋應星的奏本批覆了以後,朱由校脫下了皇帝常服,換上了一套簡單軍服,佩戴著簡易的胸甲和長刀出了宮門。

並令馬祥麟帶著兵工廠那一批新式火銃一同去了軍營。

朱由校騎著快馬帶著五百侍衛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趕到了軍營,張維賢和羽林軍一眾將官並不知道。

朱由校對自己的行蹤和隱私都是極為重視的,他從來不大張旗鼓的擺駕,除了需要隨行的人員,他也不會向其他人透露。

皇帝的行蹤和隱私要是被人知道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和被猜透心思是一樣的,落水這玩意實在是太瘮人了。

門口的值班軍士看到皇帝來了,立刻在道路的左右兩旁列成了兩隊跪迎。

等皇帝到了近前,眾軍士額頭緊緊貼地,口中大呼道:

“恭請皇帝陛下聖安!”

“都平身吧,繼續值守!”

朱由校說完便打馬徑直穿過了營門。

而羽林軍的軍士們一直等著皇帝護衛馬隊全部穿過才起身。

現在的羽林軍不管是普通軍士還是領兵的將軍,都對朱由校的忠誠度極高。

因為皇帝確實對他們好,他們活了這麼久,直到現在才算活出個人樣,不用每天渾渾噩噩的過著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

每月的軍餉都是如實發放,沒有人敢剋扣他們的錢,他們也不會受到將官的欺負和壓迫。

他們的家人也不會在因為貧窮而餓死凍死,不會因為貧窮而被他人壓迫,雖然家中並不富裕,但勉強過日子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是皇帝賜予的。

他們永遠記得當日皇帝對著他們說的那番話,大明的子民是炎黃貴胄,大明的軍隊是天軍王師,而他們羽林軍作為皇明近衛軍,高於任何一切,每個軍士的生命都是無價之寶。

經過錦衣衛和太監們這好幾個月的素質教育,把他們這些來自西南、江南、關外的人徹底擰成了一根繩,他們不再是為了吃飽飯才來參軍,而是為了效忠皇帝。

身份地位的改變,現在他們走到外面去都是抬頭挺胸的。

朱由校進入軍營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營點將官來到了指揮大帳中。

朱由校坐在上首扶著腰刀淡淡說道:

“朕這次給你們帶來了好東西,朕先賣個關子,你們都猜猜,猜中了朕賞他一柄繡春刀。”

一向心思縝密的李興立刻回道:

“陛下說的可是新式火銃?”

朱由校瞳孔一縮,手不自覺的加大力度握住了刀把,但仍然面無表情的說道:

“你怎麼知道的?”

這些細微的動作其他人並沒有發現。

李興彎腰拱手說道:

“臣剛剛在帳外看見陛下的衛隊都背這一杆火銃,於是仔細打量了一番,臣並沒有見過,因此臣猜測陛下說的好東西就是新式火銃。”

朱由校暗道虛驚一場,他還以為是洩密了呢。

“你倒是眼尖,不錯,就是新式火銃,和我們現在所用的火器大不相同,這可是耗費了大半年時間才研製出來的。”

一聽有新式火銃,各營的將官都露出了期待之色,尤其是神機營的那幾個,眼光都已經開始向站在旁邊的侍衛看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由校看著他們這副望眼欲穿的神情,暗道都是沒出息的。

朱由校從馬祥麟手中接過神武火銃,然後起身下了臺階,走到他們面前說道:

“這新式火銃名為神武銃,它與火繩槍鳥銃等這些火器的區別是,它不需要設定引線來點燃擊發,採用的是燧石擊發裝置,直接扣動扳機即可,使用起來更為方便,而且可不受天氣影響,寒風陰溼的時候一樣可以使用。”

“它的射程距離沒有變,但因為朕已經提高了火藥的製作和用量標準,所以神武銃的威力相比其他舊式火器的威力更大,朕拿泰山營的重甲已經測試,神武銃的破甲比其他火器要遠十步左右。”

這可是一個大提升啊,極大的彌補了現在明軍所用火器的缺陷。

陳廣迫不及待的問道:

“陛下,這神武銃的壽命有沒有減少?”

“沒有,神武銃與其他火器相比,只有優勢,沒有劣勢。”

一旁的李興聞言顯得非常激動,一臉喜色的說道:

“那這可真是殺敵利器啊,聽說建奴的白甲兵是最為精悍的,他們的重甲讓遼軍吃盡了苦頭,臣真想現在就拿他們來試一下這銃好,看看建奴是不是真的如傳聞中那麼厲害。”

李文勝冷哼一聲,一臉不屑的表情,帶著一絲貶低的語氣附和道:

“要依我看,這建奴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什麼狗屁的戰無不勝,那多半是因為遼軍無能,我看都是他們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故意吹捧建奴,迷惑京師的大臣,以免受到朝廷的責罰。”

與建奴交戰數次的曹文詔跟著在一旁說道:

“將軍說的沒錯,遼軍早已腐敗不堪,那些將領不顧國家大義,只為自己,他們以各種名義和理由剋扣朝廷下發的糧餉,最後還要蠱惑栽贓給朝廷,說是朝廷沒有發響銀,實在是可恨。”

“遼東十幾萬軍隊,可真正能戰的,大多是將領們的私兵家丁,朝廷每年這麼多銀子,除了被貪腐得,其他的都被將領們拿去養了自己的家丁隊。”

“這些私兵家丁領著朝廷的糧響,卻只對將領感恩戴德,根本就不受朝廷管轄,他們只聽命養他們的將領。”

這些內幕,也只有在遼東呆過一段時日的曹文詔知道了。

其他的將官雖然以前聽說過不少,但那都是小道消息,而現在從曹文詔口中說出,特別是陛下並沒有出言阻止,很顯然這是極為可信的。

“前幾天我二哥來信了,他也提到了這事,這些人比建奴更加可恨,更加該殺!”

像李文勝這種家族,世代為孝陵衛的將官,對於關外的這些事,他根本不能理解,完全是他的知識盲區,可以說是不諳世事的那種,因此他也是最為憤青的。

而其他眾將則顯得見怪不怪,非常的淡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