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撫並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些人實在是太囂張了,簡直沒把朝廷和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他們以為自己是神宗還是世宗?放任他們不管。

遼事的關鍵,已經不在於建奴了,現在關外的形勢大好,要對付建奴並不難。

關鍵就在於這些只顧私利的將門軍閥和貪汙腐敗的官員,不將他們徹底清除、連根拔起,遼東永遠不會太平。

朱由校盤坐在御座上、背靠著說道:

“看來這遼東確實是個好地方啊,前朝的歷代皇祖和臣公怎麼沒看出來這是個風水寶地呢,他們這些年來想必積累了不少財富實力,現在都敢跟朝廷宣戰了,看來他們羽翼已經豐滿了。”

“既然他們這些做臣子想要挑戰一下朕,那朕這個做皇帝君父也不能退步才是,朕倒要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少斤兩。”

如果這要是放在萬曆朝,皇帝說出這種話當場就得被臣子們懟回去,就算是不懟皇帝,他們也會勸諫皇帝三思後行,不可輕舉妄動。

可現在是天啟朝,現在的御座上坐著的不是那個被官員氣的不上朝的皇帝了,而是富有大略、立志中興的年輕皇帝。

對於這位年輕皇帝的手段和英明,在場的臣子深信不疑,他們也默許了皇帝的想法。

“陛下,遼東這些將門大戶之間聯絡緊密,他們的家族在關外根深蒂固,而且大多手握兵權,想要剷除他們,得議定一個萬全之法後,方可向他們反擊!”

“如要對他們採取手段,絕不可拖拉,必須得以雷霆手段,以防他們到時狗急跳牆,聯合建奴亦或蒙古向朝廷反撲!”

徐光啟是完全支援皇帝的,遼東就是個無底洞,絕不能放任他們繼續做大。

“陛下,對付他們,當以平撫並進、分化而擊,在自私的利益面前,他們確實是顯得團結,但如果一旦這個利益的平衡被打破,他們還如鐵桶一般無懈可擊嘛?”

“臣以為,當迅速派精幹之人去往遼東,仔細瞭解一下各方勢力,摸清他們底細,到底哪些人可以為我所用,到時給他們許下重利,這些貪財怕死之徒,到時不信他們不心動,必定反水!”

王象乾不愧是當過薊遼總督的人,可謂一語中的,看來他鎮守九邊幾十年也不是白乾的,對這些將門的瞭解也並不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如他所言,這種因為利益而綁在一起的,表面上是共同進退,可一旦事情發生變化,他們之中有些人跑的比兔子還快,立刻就會一鬨而散。

他們人雖然綁在一起,但心卻是分散的,只要找到他們的薄弱點,再逐個擊破即可。

“元輔說的不錯,如今的事態還算穩定,此時與他們還不到刀兵相見之時,如果一旦激起動亂,到頭來損耗的都是我們自己,白白讓建奴和蒙古撿了便宜。”

“元輔的平撫之策朕覺得尚佳,不知你們的意思怎麼樣,如有覺得還需改進的,有什麼意見可直言上奏!”

半晌過後,眾位大臣全部統一了意見,平撫政策是眼下最合適的了,如果操作得當,朝廷可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這些人。

朱由校見他們無異議,當即敲定了這個策略,自己親自來負責,內閣六部負責協辦調配,並將此事列為機密,一旦洩露出去,不管是誰,一經查實,立刻夷滅三族。

“你們都是朝廷重臣,你們應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今日所①之事,朕不希望有他人知曉,就是一點風聲都不行,都給我爛在肚子裡,睡覺有說夢話的,朕會派錦衣衛守在你的床邊。”

“如果真的發生了朕不想看到的事情,到時就不要怪朕不講情面。”

皇帝還從來沒有對他們說過這麼重話,這些大臣一臉肅然的拱手道:

“謹遵聖令!”

“暗中調查之事朕到時會交給錦衣衛去辦,內閣的任務就是暫時穩住他們,多發點文書給他們,為錦衣衛爭取足夠的時間!”

“但是此事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老百姓要是沒飯吃,到時候事情就不可控了!”

說完看著程國祥道:

“大司農,國庫之中還有多少錢糧可供支配?”

“稟陛下,國庫已經捉襟見肘了,除去需要派發至毛文龍一部的賞銀,現國庫存銀只剩下三十餘萬糧!”

“派往江南購糧的官員尚且沒有回覆,先前已往陝西運了五萬石糧,再加上這段時間軍隊的開銷,糧食也只剩不到二十萬石了!”

看來國庫確實是要空了,這筆錢糧不能在動了,他可不希望程國祥到時候伸手跟他要錢。

看來得要自己出錢糧了啊,也罷,反正之前因為謀逆案抄了幾十萬石糧,拿出一部分來應急好了。

但他卻不會跟他們說,財不外露,這是基本法則,一旦被他們知道自己是個富豪,恐怕以後的日子他都不得安寧了,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文官,碰到點事就會來伸手要錢。

雖然他們未必敢來,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他那個便宜老爹不就是如此嘛,這還沒登基呢,就被文官忽悠的迷失了方向,登基當天就從內帑撥了二百萬兩銀出來,文官們美名其曰給九邊軍鎮補發欠響。

可實際上卻是發錢給他們那些貪官而已,二百萬兩銀啊,等發到軍士的手裡還不知道有沒有五十萬兩呢,而且就是這點錢,也是以兵部戶部的名義發放,沒你皇帝什麼事。

總之就是,錢由皇帝出了,名聲歸文官了,他們賺了一波好名聲也就算了,還要在這筆錢中上下其手,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部都在中飽私囊。

導致受益最大的就是他們這些人,而真正的應該受益的那些邊鎮軍士只是撿了點剩飯剩菜吃。

而他那個便宜始終矇在鼓裡,笑嘻嘻的當了這個冤大頭,甚至在死之前還囑咐自己重用他們。

二百萬兩銀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是國庫半年的收入啊,自己那個摳門的爺爺得收多少年的稅才能存夠這二百萬兩銀啊,要是他泉下有知,恐怕得當場氣活過來。

從這件事中就不難看出,這些文官膽大到了什麼地步,他們的貪慾、手法套路更是冠絕古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