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3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蛇·緣起》這部電影拍攝的異常順利,而《推拿》這部電影的獲獎之路也走的特別地順暢。

徐橫舟接到《推拿》這部電影入圍了柏林電影節多個獎項訊息之後,和劇組定好了,一起出國,參加電影節頒獎典禮和閉幕式。

說起來,他這些年來出國了挺多次了,基本上都是出國去拍戲,或者是參加電影節,還從來沒有出國旅遊過呢。

這麼想著,他很乾脆地約了劉亦茜。

“一起出國玩一趟?約不約?”

“約!”

劉亦茜答的也很爽快,她這會兒正好拍完《黃金時代》,拍攝的時候一直都提著精神,拍完之後精疲力盡,整個人精神頭都不太好,正想著休息一段時間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也沒有跟著劇組走,而是提前一週去了柏林,好好的玩了一番,但是柏林,他們也逛了逛周邊的城市,感受了一下不同城市的風俗。

等到電影節並不捨得前兩天他們又回到了柏林,打算正經地參加一番電影節,看了好幾部電影出來看。

把他們最期待的一部電影放在了最後。

這部電影是《歸來的人》,是一部短片,完全不會和《推拿》形成競爭關係。

有好幾部同樣被稱作為獲獎熱門的長篇電影徐橫舟和劉亦茜兩個人也去看了,覺得從欣賞角度上看還不錯。

但是打心底裡還是覺得他們自家的《推拿》這部電影更好。

但是看完這部短片之後卻忽然覺得如果這部電影拍成了長篇大電影的話,也非常有獲獎的可能性啊,而且有可能會是一匹黑馬。

《歸來的人》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非常俗套的復仇故事。

但作者的剪輯手法以及劇情的設定非常的厲害,而演員的演技也極其細膩,所以就算是俗套的劇情,但是你看著也一點都不會覺得膩,反而引人入勝,想要繼續看下去,知道後續發生了什麼事情。

徐橫舟突然之間就想到了《白蛇緣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原先的框架和故事也算是非常老套的劇情了,但是導演這份工作做的事情,就是在有限的框架內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來。

就是說起來好多所謂的非常具有創新的電影,事實上從框架上分析和以往的框架也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只是人家就是能在規定範圍內把新奇感給拍出來,這看的還是導演的功力。

他眼神亮了亮,在導演這條路上,他其實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徐橫舟和劉亦茜出了電影院,一路上跟人打招呼,打過去的,這一天下來,這種事情已經非常常見了,因為徐橫舟在國外的知名度其實比國內的人印象中的的還要高很多,起碼只要是比較熱愛看電影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徐橫舟的名字,甚至不愛看電影的人,平常會關注一些娛樂新聞的人,也知道徐橫舟的名字。

大抵是天才導演這個稱號確實是有些噱頭。

導致國外的媒體是挺喜歡做一些威脅論的,覺得華國有了徐橫舟這麼一個天才導演,說不定以後電影節的獎項全被這個導演給佔去了,到時候再來一波文化輸出……這簡直就是華國的陰謀……

這樣的輿論層出不窮,讓那些就算是不關注娛樂圈,不愛看電影的人多多多少少聽過這類新聞了。

一般人也沒見過徐橫舟的樣子,就算見過,國外的人也記不住徐橫舟的長相。

這次大家之所以會過來打招呼,主要還是因為電影節還熱乎著呢。

徐橫舟《推拿》這部電影也在電影節期間會播放入圍電影的那些電影院上映了。

並且這個電影院外面展現的海報說的宣傳詞,宣傳的時候打著的旗號還是說的“華國天才導演徐橫舟以演員的身份參演的電影”。

徐橫舟整個人的大頭貼在宣傳海報上,尤其顯眼!

所以他在這會被國外友人認出來,實在是不足為奇了。

而且正因為《推拿》這部電影的送片,所以有很多海外華人也來參加了這次的柏林電影節。

一般各大電影節如果出現了華國的片子,基本上都會有海外的華人去到這個電影節,就是為了能夠看到這些很少會在國外的電影院上映的華國電影。

而這部分觀眾則是今天來找徐橫舟合影的主力成員。

而且更重點的是,華國朋友們還更加的熱情,年紀比較輕的看到徐橫舟和劉亦茜在一起,就會祝福一句,說他們兩個人很配,希望他們兩個人能夠永遠在一起之類的。

而稍微年長些的,那可就直接了問他們兩個人結婚這麼久了,有沒有打算要孩子啊?打算要幾個孩子啊?比較想要男孩還是女孩呀?孩子生下來之後,有沒有想過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問題啊?

尤其是有個阿姨特別語重心長的和徐橫舟說,雖然現在徐橫舟的事業發展的比劉亦茜看起來是要好些,但是在家庭上面也是要多分擔的。

人家劉亦茜也是個漂漂亮亮的美女大明星,不可能因為生了孩子就完全放棄事業被困在家裡,人家這麼好看,就算是生了孩子之後也要繼續拍攝電影,電視劇,回到大家的視野當中,給大家飽飽眼福的嘛!

徐橫舟被這群海外華國大媽們唸叨的手足無措,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些問題,他之前從來沒有思考過,但肯定就像這群大媽們說的那樣,真有了孩子,家庭和事業兩方面肯定要做到堅固的,實在不行還是得稍稍往家庭這邊偏一些。

而且他肯定不會把家庭重擔全部都給到劉亦茜,他當初成家的時候就想著要肩負起整個家庭的責任來,只不過結婚這麼久以來,倒還真沒什麼責任,需要他承擔的,不過如果生了孩子肯定就不一樣了。

他想著劉亦茜到時候生完孩子要復出拍戲的話,那自己這邊時間相對比較自由,就可以把孩子帶著去劇組,這樣不就兼顧到了家庭和工作嗎!

劉亦茜聽完這群華國大媽們的關心之話之後,心中其實也是有那麼一點想法的。

她其實很小的時候看到媽媽一個人照顧自己特別辛苦,就想著說自己之後不要結婚,也不要生孩子了,專注自己的事業就好。

但是長大之後,真正的能夠感同身受的媽媽的所有的想法後,她又忽然之間覺得媽媽的選擇也並沒有問題,人生中並不僅僅只有事業,家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她之前的家庭是媽媽給予的,而之後她會有自己的小家庭,這個小家庭中會孕育一個小生命,而這個小生命所有的依靠和家是自己給予的。

這裡多少有一點傳承的意味了,媽媽把她無私的愛給到了自己,而自己也會把獨特的愛給到自己的孩子。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她會完全像媽媽那樣放出所有的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

媽媽當初之所以那麼做,是因為她和自己的父親離婚了,但是自己是和徐橫舟共同孕育養育一個孩子。

徐橫舟肯定得替自己至少增加一半的養育的責任和壓力,甚至劉亦茜知道徐橫舟其實心底裡是很注重家庭關係的,所以甚至很有可能到時候他會比自己還更加的關注這個家庭,照顧這個家庭。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劉亦茜對此事沒有任何一點擔心的,她也知道,不管自己是否生孩子,徐橫舟都是非常支援她的事業的,不只是事業,自己要做什麼事情,徐橫舟都是支援的。

在這一點上她還是充分信任徐橫舟,同時也非常感謝徐橫舟的。

所以儘管她也有些遭不住這些大媽們的熱情慰問,但是卻一點都不避諱回答他們的問題,他覺得生孩子這一點沒什麼好避諱的,他們既然組建了一個小家庭,那麼就果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比如說想要丁克或者是一方不能生那麼生孩子,就僅僅是一個傳承以及一個很重要的人生經歷。

體驗一下,也沒有什麼不好。

也能為今後的生活找點事做,給自己和學生中增加一些共同經歷的東西。

所以劉亦茜回答的特別自然,表示近兩年應該不會備孕,會專心事業,但是如果有了孩子也會生下來。

大媽們其實也不求能夠得到答桉,畢竟他們催婚催孩都催習慣了,基本上小年輕都是敷衍過去,但是不妨礙他們依舊熱心腸啊。

這回竟然能從劉亦茜嘴裡聽到一個準話,一時間竟然還挺高興的,還特別為劉亦茜著想,讓徐橫舟多注意點,既然近兩年沒打算要孩子,那就別讓這個意外發生,不然劉亦茜可遭罪了。

生孩子的事,不管是心理上,生理上,經濟上,都得做好準備才行。

這群大媽們很有一本自己的育兒經。

說的頭頭是道。

徐橫舟和劉亦茜兩個人倒也虛心聽教,畢竟他們兩個人確實有計劃過一兩年之後進行備孕。

跟著這位大媽一起來國外旅遊的小侄女看著大媽和自己最喜歡的兩個明星聊這種話題,一臉懵逼。

她不知道自己平時覺得距離自己這麼遠的,只生活在螢幕裡的明星,居然還能和自己的大姑聊的如此熱火朝天呢。

這麼一比較,那些頂著接地氣人設的明星,簡直弱爆了,什麼是接地氣,這才是真正的接地氣好吧!

就是稍微有點太接地氣了,有點影響在她心目中明星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形象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她依然喜歡徐橫舟和劉亦茜!

這兩個人演的所有作品他都看過,並且覺得演的非常好,不但演技好,而且人也長的好看,他們兩個一個帥,一個靚,真的超般配。

她既是徐橫舟的粉絲,也是劉亦茜的粉絲,還是這兩個人的CP粉呢。

其實不只是她,現在徐橫舟、劉亦茜兩個人的粉絲,基本上都進行了一定的融合,好多粉絲都是三方圈子都佔的。

她眼瞅著自家大姑終於把口水說盡了,臉上興奮的表情略略疲憊了些,但神光滿面,滿足的很,最後給了句祝福語,就打算帶著一熘人往回走了,她趕緊抓住最後的時刻,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精美筆記本遞給徐橫舟和劉亦茜,眼巴巴的看著他們:

“我下學期就要高考了,可以給我寫一句激勵的話嗎!

我非常非常喜歡你們兩個,你們兩個人不僅僅是我的明星,也是我的偶像,是很崇拜的那種,我覺得你們兩個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做的特別的優秀,我也想成為像你們這樣的人,想在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上學習進步變成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人。”

這本本子非常精美,花了她不少的零花錢,雖然當時買的時候覺得很肉疼,但是現在卻發現特別值得,因為之所以會買這本本子就是衝著這次電影節可能會遇到自己喜歡的明星,能夠問明星要到簽名特意買的。

現在居然真的碰到了自己喜歡的明星,而且自己已經開口問他們要簽名了,就是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

不對,他們人很好的,肯定願意給自己簽名,只是如果還要再寫一句激勵勸學的話,會不會讓他們感到很為難啊?

哎呀,就讓自己小小的自私一次吧,自己真的好喜歡他們,如果他們寫了勸學的話,她下學期一定每天頭懸梁錐刺股,學到凌晨一兩點!

徐橫舟和劉亦茜兩個人自然不會拒絕這位準高考生的請求。

並且他們兩個也很開心,自己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明星單純的被人喜歡著,同時也能夠作為別人的偶像激勵別人前進向上。

徐橫舟想了想,動筆寫下了一句他之前就很喜歡的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然後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把筆遞給了劉亦茜。

劉亦茜也沒有猶豫,寫了一句腦海中浮現出來的話:“耐心和持久,勝過激情和狂熱。”

這句話不僅是可以應用在學習上,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上,感情上。

她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這句話了,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