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0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橫舟說不上來,自己對這個故事是什麼感受,可能就是有一種澹澹的悵惘吧。

但總體來說,他還是非常喜歡這個結局以及這個故事的,比自己單獨看劇本的時候要更加喜歡。

所以最開始他還插不上嘴,但是等到越往後,他倒是時常有自己的看法,並且與婁燁兩個人討論的有聲有色。

當徐橫舟說到興起之時,滔滔不絕,最後完全沉浸在了自己與這個故事的交融中,直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說完之後,抬起頭才看到對面坐著的那位短髮精瘦完全看不出今年已經年近五十的男人,早已經停下了剛才說起《推拿》這部電影時的那種激情洋溢,此時正神情甚是平和眼帶欣賞地看著自己。

徐橫舟露出一個笑容,婁燁也跟著笑,兩人沒再談是否合作的事情,但是都已經在心中預設了,這次的合作一定能達成!

讓人感到意外又不意外的是,接下來他們兩個人的交談內容又轉到了《《流浪地球》2》這部電影。

婁燁開口就是:“《推拿》這部電影中的某些脈絡的駕設還是受了《流浪地球》的啟發……”

這話不太好接,徐橫舟連連謙虛。

婁燁轉口又道:“今年的奧斯卡獎不知道會怎樣的戲劇化,《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第一部拿到了最佳外語片的獎項,第二部可就不好說了……”

徐橫舟倒是知道這個不好說,是個什麼情況。

奧斯卡極少會把獎項頒佈給同一部電影的系列片。

除非說某幾部越拍越好,打破了前面極限的系列片的續集電影。

但那種情況的存在也基本上是這部系列電影,前面幾部就沒有拿下這個獎項,所以後面突然有一部達到了這個獎項的標準,口碑又很不錯,票房又積累夠了,所以才能夠拿下這個獎項。

可《流浪地球》這個系列電影到底是不一樣的,畢竟他第一部電影就拿下了極高的票房,還得到了奧斯卡獎項,而第二部電影看目前這個情況來說,取得的成績恐怕會比第一部電影還要好很多,而且不管是從口碑還是從票房上來說,都比第一部電影要更好,這對很多系列電影來說都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尤其是第一部電影,本身就取得了令其他劇組感到豔羨的好成績。

所以《《流浪地球》2》這部電影到底會不會獲獎這個訊息不僅是婁燁十分關注,大多數知道這部電影上映了的人,不管是否去電影院觀看了,都對這個訊息異常關注。

“剛跟媽媽去看過《《流浪地球》二2》電影之後她很喜歡,然後就問我,這電影不得拿個獎什麼的?

比如說奧斯卡獎啊。

我還很謙虛的跟她說,“不能不能,沒到那個程度。”

因為我知道對於一部系列電影來說,能夠連續兩次拿到重大的獎項,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

但是最近看到不少黑子在蹦噠,我心裡還是蠻希望它能再接再厲,再創輝煌,再次拿個獎打黑子的臉的哈哈哈,只是這一次的奧斯卡應該是沒什麼指望。

這幾天其實我發現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一直在期待它的上映。

事實上,我們國家對此也是非常重視的,並且和這部電影一起做出了一些聯動的宣傳,甚至請了這部電影中的一些演員來給國家的國防徵兵拍宣傳片。

看到國家這麼重視,從政治的角度來講,這部電影其實還是蠻符合我們國家的價值觀的,所以其實這部電影上一次能夠獲得國外的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的獎項,我都覺得還是蠻神奇的。

我看還是國家爸爸在國內多給這部電影宣傳一下,在國內讓這部電影多拿些票房和聲譽,然後再把咱們國內所有的獎項都給到這這部電影吧!”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荒謬的事情只能夠發生那麼一次,那是由於各種機緣巧合都給碰上了。

但絕不至於再重蹈覆轍!

這一次的最佳外語片,絕不可能給到《流浪地球》!

因為奧斯卡是學院獎,不是觀眾選擇獎。

所以復聯、速度與激情之類的電影能在觀眾選擇獎裡滿載而歸,但是在奧斯卡最多只能蹭蹭技術獎的提名,最佳影片的提名是拿不到的。

如果大陸要選一部電影去奧斯卡的話,任何一部文藝片的的獲獎機率都比《流浪地球》大得多,雖然後兩者的觀眾口碑以及電影票房都可能比前者要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名偵探柯南》和《蒙娜麗莎的微笑》都是圖畫,像我這種沒有任何美術功底和理論基礎的人看《名偵探柯南》可能會看得停不下來,《蒙娜麗莎的微笑》我不會去多看一眼,但是我不會疑問為什麼《柯南》不像《蒙》那樣在美術史上那麼有名,為什麼《柯南》沒有被頂級博物館收藏。

所以在我看來,上一次奧斯卡會把最佳外語片的獎項頒給《流浪地球》,完全是昏了頭,可能是那一期的電影水平也就那樣了。

這一次,不管怎麼說,都絕無可能!

如果真的給了《流浪地球》,那我直播倒立吃鍵盤!”

“給大家傳播一個熱知識,其實“申奧”是需要國家審批的,相較於影片的藝術性追求,國內相關部門選擇“申奧”的影片更看重其本身傳遞的思想和價值與國家政策和時代旋律的契合。

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軟實力輸出的今天,“申奧”影片必然要傳遞出華國的“新形象”和“新面貌”。

由此,“申奧”影片的情感一定是積極向上的,而且是能夠代表華國最前沿發展的作品,官方選送的影片必然會慎之又慎,影片中國家意志和時代精神缺一不可。

從這一點來看,《流浪地球》不管怎麼說都算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標誌性的文化符號了,所以先不說我們到底能不能拿下這個奧斯卡獎項,可以得知的是,這部電影一定會被拿去申奧!

要知道《流浪地球》在今年開啟了“國產科幻元年”,比型別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作為科幻的軸心,所體現的精神主題可能恰恰是更符合“時代命題”的。”

“奧斯卡最佳外語就不要想了。能進個視覺效果20(還是15)強就到頂了。

奧外九強都沒戲。

沒別的意思,我就是覺得最近大家對《流浪地球》這個系列的IP實在是吹的太過了,我覺得第二部完全沒有第一部好看,第二部把太多的第西都放在個人主義上面了。

完全沒有第一部那種群像的熱血沸騰的感覺。

而且第一部的形象點到為止,第二部的形象過於立體了,這種立體讓我覺得很割裂,無法達到那種積沙成塔的感覺。

要讓我找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第二部電影顯得過於扇情了一些,可能他要是讓我投入了感情進去,倒是能硬讓我哭出來,可是那種哭出來並不是那種我打從心底裡面因為整段劇情,因為整個故事而覺得非常激動,非常感動的哭泣,而純粹是當場那一個點本身它就是催淚的點。

可以說那個畫面那個判斷,如果不是出現在這部電影裡出現在另任何一部電影裡,任何一個文學作品裡,我看到了之後都會眼眶一熱。

它非常的形式化,就好像一些相聲裡面或者是RAP裡面會用的一些選段和套詞一樣,非常的套用公式。

我知道這些被套用的東西大家都在用,其實是好的東西,我平時看到也會覺得感動。

但是實在是太過於套路了,只能夠看一遍,如果我之前看過的話,那麼我就會出現審美疲勞,看完之後也會覺得這種東西看起來毫無意義。

不過不出意外內地應該會送它參賽。

沒準進個奧斯卡視效20強吧。

戛納威尼斯倒不並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這部電影也進行了國際首映,而且他們對《流浪地球》一也是有些想法的,只是當時奧斯卡搶先一步表露了自己的意思。

這一次這兩個獎項倒是可以展望一下。

還有我們國內電影經常得獎的兩個獎項,金馬和金雞。

金馬提幾個技術獎不難,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美術指導有可能拿下。

金雞提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不難,應該可以橫掃提名。

前提是片方報了名。”

“我也覺得,我也覺得,國內的獎項除了表演獎和劇本之外應該橫掃

導演的話不太好說

但是像四大電影節或者奧斯卡這樣的基本還沒戲。

樓上說沒準進個奧斯卡視效20強,其實我也不太看好,雖然《流浪地球》系列是用了大價錢去做的特效,已經很神了。

但我覺得畢竟是系列電影,我看過第一部之後對第二部的特效,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驚喜了,雖然震撼還是在吧,但是就總覺得還不夠,要更震撼一些,我才能夠為取悅到,我都這麼覺得了,你對於那些獎項的評委們來說也是如此吧,他們的要求只會更加嚴格!”

“到底是誰嚴格?我覺得這一屆的網友也太嚴格了吧?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到底哪裡招你們惹你們了?

好好的看完之後不是都好了嗎?

然後大家一起期待一下它能夠拿個獎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在這邊,人家各大獎項的評委都還沒有開始對這部電影評頭論足,我們自己去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直接就把自己的電影批的一文不值否定了這部電影能夠拿獎的可能性。

為什麼我們這部電影就不能夠再創奇蹟呢?

我們華國向來是誕生了無數奇蹟的地方,是一個奇蹟之國,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期待一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再次拿下一個非常重大的獎項,甚至是多個非常重大的獎項。

畢竟我覺得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既然現在《流浪地球》二的評價比《流浪地球》一好,那就說明這部電影就是越做越好了,既然質量越來越好,那麼相比較而言,質量沒那麼好,內部都能夠拿到獎項了,質量更好的,憑什麼就不行呢?

咱們直接按實力說話不行嗎?

不要要去關注那些場外因素,有些時候只要實力足夠,所有的場外因素都不會成為影響,只會助推而已!”

“我同意樓上的說法,《流浪地球》這個系列的電影絕對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系列科幻片了,這種質量的電影不應該以常理來認知它。

它的存在就是打破極限,突破所有人認知的一種產物。

而且我覺得最糟糕的也不過就是一輪遊嘛,入圍獎項,然後拿不到獎陪跑唄。

我覺得大家完全可以放寬心態,多想一些好的嘛,就想著說,萬一我們又能拿個獎,那豈不就是個很開心的事情了,就可以為之慶祝,可以再去電影院多刷幾裡邊電影,為這部電影多貢獻一些票房。

然後讓徐橫舟拿到足夠多的回饋之後,能夠用這個錢再次去拍攝更壯觀的科幻電影,然後給我們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這不就是另類的眾籌拍攝定製款電影嗎?

這麼想想,難道大家不覺得很開心嗎?

這可是定製電影私人訂製的那種唉,我們想要看什麼樣的科幻場景,就可以讓徐橫舟給我們拍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要是不拍,哼,我們下次就不去電影院給他二刷三刷四刷了,頂多支援一遍!”

“聽樓上這麼一說,我忽然覺得有點開心,有點高興,有點快樂,我甚至想立刻去電影院三刷四刷五刷,多貢獻一點票房……

我懷疑樓上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劇組請來的推銷人員,就是想讓我們多去電影院給這部電影沖沖票房,但是不得不說你的說法,說服我了,我覺得這個想法非常棒。

不說了,我立刻去電影院看電影,話說,我不像某些人,看一遍就膩了,我是看了好多遍,都覺得那些場景都還是能夠非常的震撼到我。

畢竟這些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

什麼時候我才能適應呢,可能真的要等到這些東西從科幻變成現實,我才能適應過來,期待有那一天的到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