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不是瀛洲!”

孫策言之鑿鑿,張弓的手拉滿了弦。與他背靠背的周瑜提著八面漢劍嚴陣以待,對左右虎視眈眈,緩緩頷首道:“絕非瀛洲!”

五月下旬,孫氏船隊被田豫截擊於東海,六月初孫策引船隊逃至蟹島,隨後派出船隊向東南搜尋,其餘人馬在島上準備食物、補充箭矢。誰也不敢想象等待他們的究竟是什麼,缺少工匠沒有鐵礦,他們新作的箭支不但沒有羽毛就連箭頭都只能用石頭代替,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們的軍隊就會變成一群會開船的野人。

七月,從東北回還的船隊帶回發現大島的訊息,孫策部人心振奮,遂乘船出海。堪堪半月,他們在一片遠遠望去好似海中臥龍的大島登陸,而且還發現有人活動過的蹤跡,只是軍隊沿岸搜尋近百里都未發現人煙。

沒人煙,孫策的兵也要吃飯,於是打漁、狩獵,不單單軍卒,就連孫策自己也加入這個愉快的活動中,提著張弓帶著周瑜與一行親兵摸進密林打獵。

接著就出現開始的那一幕,孫策持弓、周瑜持劍,在他二人左右十幾名親兵水卒持矛架弩……他們被包圍了。

林間人影綽綽,有張弓的聲音傳來,孫氏水卒喊話幾聲卻無人回答,接著箭雨便撲面而來,一陣叮叮噹噹的響聲,數十支箭雨射來,孫策身後傳出一聲慘叫,一個孫氏水卒的手被射中。孫策轉過頭去,部下手上赫然扎著一支木箭,拔出來沒有箭簇的那種。

這是啥?

孫策還想著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也會使用這種箭頭,接著便見到敵人用這種箭頭,野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木箭連皮甲都射不破。孫策當即一聲令下,十幾名部下引弓操弩,幾名步卒拔出刀來朝林間迎著箭矢殺了過去,戰鬥不過持續片刻,密林中的襲擊者留下三十多具屍首,餘者蹦蹦跳跳地跑遠,兩名從前在揚州做過斥候的水卒提刀跟上,消失在深林中。

準確地說,孫策等人才是入侵者。

“獸皮、藤衣、還有銅刀。”軍卒將屍首拉至空曠的地方,避開茂盛容易隱藏敵人的林地,遠處來自岸邊的部下正列隊集結奔來,周瑜看著屍首身上所攜的物件,拉著拾來的軟木弓對孫策搖頭道:“就是六百年前中原都不至如此,這是什麼地方?”

孫策同樣搖頭,在一個身著翎羽飾皮甲裙的屍首手中撿起一柄鏽跡斑駁的銅劍,對周瑜笑道:“還是有能用的東西,這劍看上去就不錯。”

劍身的鏽跡顯然經過良好的打磨,依然顯出清亮,不過初一入手便令孫策感到奇怪,這柄好似短劍的配重顯然不對,劍柄有些過於沉重了。接著他便仔細端詳劍格,便在劍刃尾端瞧見刻著的小字:七年,相邦呂不韋造,寺工告丞義工兢。

“公瑾,劍上銘文,何意?”

周瑜接過短劍嘖嘖稱奇,揚頭對孫策笑道:“這劍比我等十數人加起來還要再長些年歲,這是先秦時候的劍了。”

“相邦呂不韋造,是說國相呂不韋督造;《史記·呂不韋列傳》載: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這是秦王七年的古物,真是精巧!”

周瑜說著,目光有些神迷地摸著劍身,幾百年前的秦劍,用到現在還沒損壞,這已經無比神奇了。到這個時候孫策也看出來,這劍並非配重不對,而是因執劍人不斷打磨而縮短,起初可能是接近四尺的長劍,不過到如今已經變成尚不及三尺的短劍了。

這把劍如何流落到這裡,孫策並不感興趣,即便周瑜猜測是秦滅六國時越國遺族逃進海上最終抵達這裡。不論如何,他們的人數不會太多,最終為島上的野人所滅,否則也不至於讓這些人到現在還用破爛一樣的兵器穿著破舊的獸皮。

至於這裡不是瀛洲,孫策能百分百肯定。他們在船上時專門問過韓當高句麗的情況,既然高句麗王子伊尹漠逃到瀛洲,興許依靠他們較為強勢的兵馬已經使瀛洲重歸一統,不應當顯現出如此弱兵。

重回岸邊的孫策等待不到半日,待到傍晚時便見先前的斥候亡命般地自林間竄出,連跑帶爬地奔至近前,水都顧不上飲上一口便像嚇傻了一般朝身後密林的方向指著道:“將,將軍,快走,快上船,島上有燕軍!”

燕軍?

孫策愣了一下,瞬間面上表情極為精彩,瞪大了眼睛好似銅鈴,道:“燕軍,燕軍怎麼會在這?”

“不知道啊,他們跟野人是一夥的,野人回到部落沒多久便找來了燕軍,他們有騎兵,上百人!船停在北岸,岸邊有很多帳篷,大鬥艦,許多艘!”

田豫居然追到這兒了,這可真是……跗骨之蛆!

孫策別無他選,他並沒有打算在這座不是瀛洲的大島上與燕軍拼個你死我活,再打下去孫氏便不剩分毫,這絕非他所希望瞧見的模樣。沒有辦法,他們只能原路登船待繞開此處後再靠岸收集食物,而後繼續向東北尋找傳說中的瀛洲。

走就走吧,反正這座大島看上去也不像富庶之地。

沒錯,這座名叫龍虯的群島的確不是什麼富庶之地,甚至就連龍虯這名字都是田豫在自高句麗發兵襲袁紹時渡海順手撲滅伊尹漠在倭島上叛亂的戰事之後途經此地信手起的。島上土壤貧瘠,金銀銅鐵等金屬少到令人髮指,致使島上百姓連像樣的農具都沒有,不過雖然他們與中原語言不通,使用的文字卻是漢文。

六百年前的漢文,或許是應當叫秦文。

依靠猜測,他們學得很快,沒多久便能與田豫留下的兵馬用書寫來交談。這座島上雖然沒有很多有用的東西,但也出產屬於自己的特產,海螺殼、海龜殼、玳瑁、珍珠。

這些稀有物事對燕氏很有利……故而,孫策發現的並非是田豫,田豫如今早返回吳郡了。他們發現的,是一支燕氏留在這裡的船隊,專司從樂浪運籌糧食、農具,至龍虯交換珍品的商隊。

只不過這商隊裡都是武士罷了。

注:龍虯即琉球。(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