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暴雨,如期而至。

“大王,降雨了。”

十日前,郭嘉掀開中軍帳抖弄著被沾溼的大氅,這場大雨在那之後便沒再停下。大雨降下之前烏雲在趙魏之地積攢半月,州郡早有準備,並未對燕軍南下造成太大的困擾,率先南下的張遼部不提,就算是左右翼的胡騎,也都早就趕到東郡牧馬,唯獨留在黃河北岸的便只有燕北的中軍本部與高覽所率的後軍。

大雨對軍事的影響,在燕北心裡倒還要少於對農事的擔憂……冀州剛經歷數年大旱,去年還沒緩過勁來,今年再狠狠地澇下去,指望自給自足算是沒頭兒了。轉眼又要與曹袁聯軍開戰,不論今年的農事還是前線兵將所需糧草傳送,幕府中沒有誰是能夠輕鬆的。

真正讓燕北憂慮的不在於這場暴雨,而是暴雨發生之後的事情。

“河水暴漲,索道全被淹沒,是不能用了。要從渤海調大船過來,等雨停了便開進河口。”燕北對管承耳提面命,這位過去海賊出身如今為燕氏中原黃河、渤海流域水師統領的將軍心緒差到極點,常年來海風吹太陽曬留下黝黑的面龐漲的黑紅發紫,不住地低頭稱是。燕北見他這副模樣也不忍再說,只是拍著肩頭嘆出口氣,搖頭道:“水軍受損不是你的過失,但這雨興許會連著下到九月,不可再有疏忽。”

這場暴雨來得又急又快,當日大河岸邊停靠的水軍根本來不及反應,一夜暴雨撐斷了鐵錨,十餘艘大船順水東走,連著夜宿的水卒被暴漲的河水衝下。等到岸上冒雨東奔的騎兵在五日後發現蹤跡時,戰船都被衝到東郡秦亭境內急拐的岸邊,連著在船艙裡夜宿的軍卒與等待轉運的糧草包被打得粉碎,遍地屍首從河北岸望過去都能瞧見一片狼藉。

十幾艘戰船對財大氣粗的燕氏而言不算什麼,若是在水戰中被燒燬撞毀都不算什麼。可好生生停在港裡被打翻飄走,而且燕氏在黃河北岸數百艘戰船中僅有四十餘艘大船,一下便折損近半……這樣的損失誰能承受?

本就難以冒雨向南運轉糧草,維護糧道頓時變得更加困難。

“儘快吧,渤海的大船過不來,小船也要通到對岸去,這雨至少要再下十天半月,不能對河南軍事無絲毫瞭解。”燕北按著連日降雨發潮的案几,道:“就是衝,也要把戰報帶回來!”

管承領命走出中軍帳,燕北撩著帳簾眯起眼睛,望向降下大雨的陰沉天空,仍舊愁眉不展,嘆道:“這雨來得……若是普天同降該有多好,何薄於孟德啊!”

河南在七日前傳回最後一封戰報,是告訴燕北南面的局勢,曹操發兵大張旗鼓地越向濮陽,張遼擔心是疑兵之策,在與閻柔協商後,命閻志領四千烏桓騎疾行向西,欲圖趕在曹氏之前佔領濮陽,被燕北誇讚為是老成之策。

這樣以來,曹操若真傾兵而來,速度未必趕得上盡數輕騎的閻志,即使只有四千烏桓,據城避戰十餘日也是力所能及,借這個時間便能讓張遼在東郡完全鋪開防禦,藉此撐過雨季等待大軍南下;若這是曹操的疑兵之策,則對張遼而言更好。

雖然範縣城上插遍旗號,周圍又滿是烏桓營寨,但實際上張遼並未將主力放在城裡,屯駐在範縣的只有卑衍一部兵馬,他則統帥部下最精銳的七千兵馬駐紮在範縣西面的烏桓營寨北面邊沿,時刻準備伏擊進攻範縣的曹軍。

只不過戰報中同樣也有不好的訊息,那便是橫掃冀南的暴雨,僅僅蔓延到東郡北部,東郡南部乃至整個曹操控制的區域滴雨未下,道路暢通無阻,天空豔陽高照。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大河的阻隔,燕北在黃河北岸的兵馬行進百里所耗的時間裡,曹軍就能行進上三百裡乃至更多。若換成曹操部下以強行軍稱名的將軍夏侯淵,便可疾行出八百裡。

八百裡,夠把東郡從南走到北再回去了!

這樣的天時地利,讓張遼根本無法向曹軍進攻,只能被動在範縣西面等待,所幸烏桓人南下帶了不少牛羊,燕北也給他們運送了些許牲畜以備不時之需,否則不出一月糧草斷絕便要崩潰。

更糟糕的後果還在後面,受暴雨阻隔,道途泥濘積水,大河暴漲難以同行,燕北對整個河南不論是青州還是兗州,掌控力已降至最低,無法依靠全域性諜報來將各軍連成一片,各部將領也只能各自為戰,甚至透過自己去溝通友軍……而他們面對的,卻是結成同盟對部下擁有極高統御的曹操與袁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又如何不讓燕北憂愁呢?

“大將軍不如派人強渡大河,向南對張遼授予節杖,使其暫得領兵之權,節制諸將。”燕北的憂慮都擺在臉上,侍立一旁的郭嘉自然心知,拱手道:“目下青州麴將軍不必擔心,只要張儁義守得住樂陵,青州最壞也無非丟去一郡之地;反倒是兗州,不論閻將軍還是各部胡帥皆無南下作戰經驗,僅有張將軍一人曾隨溫侯南征東郡,知曉地利,可其僅能節制章碾、卑衍二將,眾不過萬六千,難擋曹操。”

“授以節杖?”燕北轉過頭來,面色猛然露喜,撫掌笑道:“奉孝說的是,授張文遠節杖可節制眾兵,我等雖無地利,可有人通曉地利啊!”

不等郭嘉回應,燕北便大步流星進中軍帳擺開書案,對著地形圖來回籌劃道:“當下最好局勢,是孟德真領軍進攻濮陽,不論他搶佔還是未搶佔,打得過還是打不過,至少可給張文遠足夠時間擺開防備。最壞的情況,便是曹軍分兵,六萬大軍哪怕分作四陣,也仍舊比文遠兵勢強得多,若透過我等不知的小路繞行,恐合而蠶食,如此一來我軍危矣!”

“傳令,派遣人馬攜節杖強渡大河,讓管承不論如何給燕某將節杖送至張遼手中,還有!”燕北按在案上,沉聲道:“派人回邯鄲,啟用陳公臺,參兗州軍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