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燕北終於知道鐵鄔的問題出在哪兒了。

沒有制定下傭工的價格之前,鐵鄔先前的招募傭工給出的價格太低,甚至都沒有讓足夠多的百姓知道這個訊息,自然無法擴充套件出足夠的傭工。

這個時代傭工的日俸價格有高有低,最底可至五錢一日,而往高了走則無止境,數十錢至數百錢都有。

這實際上是一種普遍價格,就如同曾經在范陽城外鄔堡時,燕北給自己家專事商賈的家僕日俸便有七十錢。普通的佃戶也有每日七錢的日俸。

但是先前鐵鄔招募匠人並沒有這麼高的日俸,甚至不說日俸只問匠人願不願意來……那匠人們是自然不願來的。

而現在,燕北定下新的年俸標準。匠人每日五十錢、學徒每日十八錢,這種遠超過幽州任何一個僱傭匠人的傭俸,一時間便在遼東郡傳開,甚至向著邊郡擴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旬日之間,襄平投奔鐵鄔的匠人便有十八名,學徒更是上百。匠人還要有技藝考量,但學徒只是簡單的憑力氣幹活罷了,這對大多數人而言不是什麼難事。

張雷公一時樂的合不攏嘴,燕北灑下了大價錢僱傭人力,這十幾日裡泡在鐵鄔裡和那些匠人同吃同睡,跟張雷公探討出鐵鄔接下來的使命與任務。

“鐵鄔的一半完全用來制鐵和鍛鐵,這座熔鐵爐太小,還需要擴大。人工我來想辦法,學徒還會有更多前來應募,這不成問題吧?”燕北這麼說著,引著張雷公與幾名匠人向內裡走著,“製陶、織絲的地方現在用不上,但也不要拆掉,先這樣放著。以後這些地方還是要用起來的。”

張雷公已經丟掉了柺杖,儘管走路有些跛卻仍然帶著殺氣騰騰的悍意,足夠鎮住這些匠人了,記下燕北的要求後笑道:“與其擴大熔鐵爐,不如在周圍再起一座,現在每日可做出二三十把農具,如果再添一座熔鐵爐,咱們的匠人都是帶著用具過來的,這個數目就能再翻一翻。”

“嗯,這些事情你說了算,我就一個要求,田卒之事敲定後,你這裡要保證每天至少做出兩百件農具。我跟公與打了招呼,以後遼東的鹽鐵官就是你的了,過些日子郡府會給你派來十個屬吏,現在先做農具,等屯田的事做的差不多,以後不但要做農具還要有兵器甲冑……這件事情對遼東很重要,千萬別掉以輕心。”

張雷公搓著手臉上帶著掩不去的笑意,有些拘謹地問道:“將軍啊,現在鐵鄔生產不成問題,還有大批的廢舊兵器能去熔鍊,但如果以後匠人多了……俺擔心銅鐵會不夠用啊,就指著那百來個佃戶在千山上撿礦,到時候肯定不行的。還有就是,就是軍中有些老兄弟也受了傷,當不了軍卒又不願去做附奴種田,這,能不能讓他們過來鍛鐵出力氣,就按日十八錢就行。”

“嗯,現在咱們鐵礦每天才能運過來不到百斤是吧,能出六成鐵?”燕北磨砂著下巴,聽到有傷兵願意來這邊,抬頭問道:

“有傷卒想過來麼,可以,有多少人?”

“一二百吧,都是以前一塊打仗的兄弟,受了傷也沒法再戰,大營裡對他們也沒什麼可靠的安置,就那麼每天晃著,心裡也慌。”

聽張雷公這麼一說,燕北想著倒也確實是這麼回事,都是冀州跟過來的老人兒了,他們那些傷兵也回不去,幽州這邊又沒辦法一下把所有傷兵都妥善安置下來,閒著心裡能不慌麼,當即說道:“可以,他們想來,你便去把他們帶過來吧,如果有會打鐵的,年俸按匠人來,不會的就按學徒來。先把鐵鄔招到一千二百人的數量……不能招少了,招少了人不夠用,也絕不能招多了,多了我沒那麼多錢給他們。”

“至於鐵礦,得你自己解決,看匠人和學徒裡有沒有會探礦挖礦的,你組織人手去採礦。有需要就去郡府找沮授,我把三千匹馱馬都交給他了,你可以尋他要上百匹,套車來運送鐵鄔需要的東西。不光採礦,你還要指派人手去伐木,以後的弓弩、現在的農具都要用木頭,這些事情你自己去做。鐵鄔招滿人之後每年要花掉五百多金,我再給你一些湊夠七百,你自己去看應該花費在哪裡。”

燕北從不擔心雷公的忠誠,他身上數十處受創的傷痕與那條跛掉的腿便是張雷公這個莽漢對他忠誠的證明,因此即便是一下子將七百金的鉅額交到他手裡燕北都沒有絲毫擔心。

“不,俺不用那麼多,將軍給俺六百金就夠了……人力已經花了那麼多錢,鐵鄔真不用再往裡邊添錢了。”張雷公知道燕北有錢,但有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今年有六百金,可到了明年郡府還能拿出六百金來嗎?不用那麼多。”

燕北帶著一如既往的矜持笑容看了張雷公一眼,拍拍他的肩膀大步向前走著,走了幾步才猛地回頭張開雙手說道:“雷公啊,你知不知道,這座鐵鄔在燕某看來就是一座金礦!如果今年能把農具都做好,在流轉各地的商隊搭好架子以後,我們就能把做出來的農具賣到別的地方,還可以做鐵甕、燈架、甚至可以去做祭祀用的雕像和面具,做別人做不出的東西……賣到鮮卑、烏桓、高句麗,到時候我們花掉的錢都能收回來!”

何止是鐵器,在燕北的設想裡如果鐵鄔這種僱傭上千人開工製作的方法如果能夠行得通,以後源源不斷的兵器便會堆積進他的武庫,下發到那些效忠於他的戰士手中。至多兩年,他的部下便能實現兵甲上的自給自足,遼東南的木料與千山的鐵礦,他能讓遼東變成幽州兵事能力最強的郡。

鐵礦這種東西在千山就像無本的買賣,從運送的人力到匠人再到商隊,全部都是他手底下的人,除了這一年五百金的傭俸之外他什麼都不用付出,賣出多少東西便能賺回多少。如果今年能開墾出三千頃土地,明年就能開墾出六千頃,後年更多。

除了鐵鄔,一旦商隊販出的錢能夠支撐遼東有千金之富,他就能再僱傭絲工、陶匠,到時候商隊承載的運力更大,買賣流通自成體系!

屯田的糧食,商隊的金錢,只要這兩樣東西走上正軌,遼東將進入良性循環的時代,百姓富足而郡兵強盛……到那個時候,他就可以真正地將吞併高句麗、樂浪郡提上日程,收復高麗郡,甚至北掃塞外,將邊城要塞築在長城外面!

遼東這塊神奇的土地,大有可為!

只是他現在也還有些擔心鐵鄔創造的價值,現在看不出盈虧是因為農具自產自用,最大的意義便是開墾出足夠的土地。可實際上,燕北並不知道這種模式是否絕對正確。

這個時代有僱傭工人來做事,但據燕北所知,像他這樣一舉僱傭如此多人的鄔堡很少。強若安次的王松,也只是用匠奴來做這些事情,可燕北手下的傭工並非匠奴。

他沒有錢去買那麼多的奴隸,長久看來奴隸的確是便宜的,一錘子買賣兩到三金便能買到手裡……但持久的花費卻是包下人家的食宿。燕北能讓匠人在鄔堡中住下,可在這個連他自己手下士卒吃飯都難保的節骨眼上,他又如何能管得了匠人的飯食呢?

他計算過,這些工匠在有五個學徒幫忙的情況下每天能做出一件農具,而這件農具如果賣到商市上,就能換來百錢的利潤。即便賣不出去,也能租給遼東的平民百姓,基本能夠自負盈虧。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製作那些價值更高的東西,鐵鄔有很大機率是可以賺到能夠支撐遼東財源的資財。

可以說,燕北對鐵鄔的看法就像一個實驗……如果可以,他將把這種規範延續下去,並進一步擴大。如果不能夠為他盈利,他就只能等遼東開墾出足夠的荒田後再將這些匠人解散。

至少這種情況還留給他很大的操作性。

燕北在張雷公的指引下將整個鐵鄔看了個遍,甚至親手提著鍛鐵錘砸了兩下新做出的鐵錠,問了問那些匠人掌握的技藝,對這一切他很滿意。這些匠人中有人以前是做農具的,有人是做兵器的,還有做鐵器的。最好的一名製作兵器的匠人甚至掌握了二十鍛環刀的制作方法。

雖說都是鐵匠,但在這個技藝統統由老師帶學徒的時代,每個人所掌握的技藝都有所不同。

但是燕北不在乎這些門戶之見,只要手下有一個人會這樣的東西,燕北會想辦法讓他分享出來,讓所有匠人都學會這種本事……只是在現在,鐵鄔還沒到大量製作兵器的時候。

如果到那個時候,燕北會要求鐵鄔鍛造出的每一把兵器都用二十鍛手法做出來。

就在燕北打算在鐵鄔用飯的時候,外面突然奔來一騎火急火燎地喊著燕北的將軍稱呼,來自郡府的騎從拜倒在他的腳下急道:“將軍,沮太守請您前往郡府……董,董卓進京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