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走鋼絲(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孟拉怎麼沒來?”

周謙看了看代表團裡的幾個隊員,確實沒有黃孟拉本人。

“看你在,他決定放棄了。”

晏詩晴笑道。

“不會吧?”

“老黃22歲,年齡超了。”

陳希在旁邊說道。

梅紐因小提琴比賽分兩組,青年組(22-16歲),少年組(16歲以下),黃孟拉22歲,不符合報名的要求。

“少了老黃,我們隊的戰鬥力大幅度減弱,接下來的比賽有點難了。”

周謙在懷念老黃。

“咳~”

陳希咳了兩聲,稍稍挺起了胸口,“我不比黃孟拉弱”

周謙和晏詩晴對視了一眼笑道,“小陳同志,你要是真自信,就該說我比黃孟拉強多了,有我在,華夏隊必勝,要不要重新換個說法?”

“這...這不好吧,也太不謙虛了。”

陳希撓了撓頭髮。

“為什麼要謙虛?你看看周謙之前的採訪,什麼時候謙虛過?想當初在東海比賽,你們還差點打成了平手,他這樣的都敢豪橫,你為什麼不敢?”

晏詩晴微微笑道。

陳希糾結了下,咬了咬牙,“有我在...有我們在,華夏隊必勝。”

“嘁~”

周謙和晏詩晴都偏過了臉。

這一次華夏隊來參加比賽的青少年小提琴手有4人,四個青年四個16歲以下的少年,男女都有。

青年組還有個叫柴明亮的小夥子,也是82年生,旅美華人,是晏詩晴在朱莉亞學院的同學,水平也很不錯。

上午交流會過後,第一輪比賽開始了。

世界上各種音樂賽事賽程大同小異,有的三輪有的四輪,有的勝者為王,有的需要過線才能進入下一輪。

梅紐因比賽是勝者為王,比賽中誰的得分高,誰排在前面。

周謙第一輪拿到了389分,暫列第五。

排在第一的是晏詩晴,第二是米國小提琴王子大衛·葛瑞特。

這傢伙十多歲就在世界各地開巡演,十八歲發行了一張流行純音樂大碟,成功打進英格蘭流行榜第17名,正版專輯銷量比周謙那張更好一些。

梅紐因在世的時候,曾誇讚他的琴藝‘非比尋常的精彩’,BBC也讚美他‘已經是個傳奇’。

這傢伙被認為是本屆梅紐因小提琴比賽,既定的第一。

排在第三的是一位來自徳國的小提琴家,朱莉亞費舍爾,也是個很有氣質的美女。

第四位進入下一輪的是柴明亮,表現驚豔。

陳希排在第十四,也順利進入下一輪。

“周謙,都這個時候了就別耍什麼花招了,小心藏拙變成了真拙。”

晏詩晴不滿地道。

“這傢伙喜歡逆襲,上次跟我比賽也這樣。”

陳希吐槽道。

“真不是藏拙,或者耍花招,我是還沒進入比賽狀態,第一輪算是熱身。”

周謙笑道。

“哼,最好是這樣,不然我饒不了你。”

晏詩晴晃了晃拳頭。

“嘿,晏~,恭喜你拿到了第一名,你真厲害。”

這是大衛葛瑞特走了過來招呼道。

“謝謝,你也不錯。”

晏詩晴聳了聳肩膀,又指著周謙和陳希介紹了一下,

“周謙是我的師弟,他是本屆比賽的冠軍。”

“哦?”

大衛葛瑞特愣了下,笑了笑,“周,我聽過你的演奏會,你的表現不錯,不過本屆比賽的冠軍只能是我。”

“那我們決賽見?”

周謙伸手笑道。

“好,決賽見!”

大衛葛瑞特自信地道。

隔了兩天,到了第二輪半決賽,十六進三,這一次要決出比賽的前三名,一點也馬虎不得。

這一次周謙火力全開,憑著幾首高難度的小提琴曲,以及超穩定的發揮,拿到了396.8分,排名第二,第一是大衛葛瑞特,397.1分,比他高出了0.3。

晏詩晴排在第三,396.2分。

三人的發揮都非常穩定,甩開了第四名朱莉亞費舍爾5分多。

“周謙晏詩晴,你們有機會拿到第一名嗎?”

帶隊的領導問道。

“我盡力吧。”

周謙笑道。

“只是盡力還不夠,你應該全力以赴。”

晏詩晴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你呢?”

“廢話,我當然也是,別忘了你說過的,要在決賽中甩開我十分,輸了是小狗。”

晏詩晴嚴肅地說道。

周謙動了動嘴角,真不該口嗨的,在這種高水平比賽中,想甩開同級別選手十分,這太難了。

“知道了,全力以赴!”

——

12月2日,梅紐因小提琴青年組決賽在林肯中心愛麗絲音樂廳舉行,現場來了3800多位觀眾,一個個穿著正裝,正襟危坐。

決賽第一項三人在紐約室內樂團的配合下,協作演奏了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曲子也是梅紐因曾經錄製在專輯裡,被認為水平最高的作品之一。

第一項比賽,三人發揮都不錯,分數差距不大,依然是大衛葛瑞特第一,周謙第二,晏詩晴第三。

第二項個人配合管弦樂團合奏。

大衛葛瑞特率先上場,演奏了一首難度比較高的《流浪者之歌》,這首曲子是由著名音樂家薩LS蒂創作,難度高,對指法要求高,是最炫技的小提琴曲之一。

大衛葛瑞特演奏技巧不錯,手法非常快,最終拿到了98.8分的高分。

這個分數太高了,除非他和晏詩晴會天山折梅手,否則想贏很難。

晏詩晴第二個上,演奏了一首聖桑的《引子與隨想回旋曲》,也是一首超高難度曲目。

她表現不錯,但也只拿到了95.8分。

接下來就看周謙了。

如果他的分數比晏詩晴還低,這一輪就會被淘汰。

“你還行嗎?”

晏詩晴下了臺笑道。

“當然,看我的。”

周謙笑了笑,在全場觀眾的注視中,他提著小提琴走上了舞臺。

這次他選擇的曲目是門德爾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這首曲子是世界上最經典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不論哪個版本的音樂雜誌,在評選最經典小提琴曲時,這首曲子都在前十。

因為經典,《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也成了歷史上最受歡迎、演出最頻繁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也因為演出的次數太多,人人都會演奏,也決定了要想演奏好,演出個人特色,也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

在周謙選擇了這首曲子的時候,現場觀眾和評委席的音樂家們議論紛紛,在決賽現場演奏這種曲目,就像在街舞比賽現場做廣播操一樣,他這是準備放棄比賽?

“小晏,周謙是在幹什麼?他不想好好比賽了嗎?”

帶隊的領導聽著議論微微皺眉,他是音樂圈裡的人,但又不完全是,所以在隊員挑選曲目時,他不會出言干預,免得影響比賽。

可這一次周謙真是有點胡鬧了,選擇《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為比賽曲目,用這種大路貨曲目來比賽,最容易翻車了。

因為以前很多人演奏過,現在也有很多人演奏過,在比賽中演奏這個,他不止是在跟大衛葛瑞特一個人比賽,而是跟眾多大師在比賽中。

想要用這首曲子贏下比賽,難度太大。

“我也不知道啊,不過我相信他。”

晏詩晴說道。

“我老師說周謙這傢伙在臺上特別穩,絕不會做什麼衝動的事情,我也相信他。”

陳希說道。

“就算表現得很好,想贏,難!”

柴明亮嘆道。

嚶嚶嚶~

臺下的演奏開始了。

周謙託著小提琴,閉著眼睛,神情投入地拉動著弓杆,耳朵靠著琴絃,像是在靜靜地傾聽著小提琴的吟唱。

演奏的音色飽滿而富有激情,動作技巧嫻熟而沉穩,帶著一絲音樂巨匠的風采。

原本評委和專業觀眾們對他的演奏不抱多少期待,因為這傢伙選的這首曲子,在座的多位音樂家也演奏過的,很多都是行家,大家並不認為他能表現得更好。

可等到演奏開始後,大家看到他的表現,卻又不得不認可他的實力非常強,不比圈裡幾個實力派奏家差多少,以他這個年紀,能表現出這樣的水平,叫人不得不驚訝。

“只是這樣還不夠。”

內維爾·馬裡納教授暗暗道,內維爾是英格蘭著名音樂指揮家,也是小提琴家演奏家,曾擔任過英格蘭皇家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也是洛杉磯室內樂團和明尼蘇達樂團的音樂指導。

這次比賽他受到邀請,擔任評審團主席。

周謙的演奏雖然不錯,但想要超越大衛葛瑞特的98.8分,太難,實際上98.8分這個分數,也因為某些原因,有點偏高了,普通人想超越太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嚶嚶嚶~

忽然臺上的音樂變調了,不再是大家熟悉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後續曲調,其中似乎做了些驚險的改變,好像加進了第二樂章的曲調。

“這....”

內維爾·馬裡納教授愣住了。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流傳了150多年的經典曲目,被無數人演奏了無數次,這個年輕人竟然敢修改曲目,還在公開場合演奏?他是不想在圈裡混了?

“...”

周圍的評委以及臺下的專業觀眾也有點震驚。

原本《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是熱情的快板,加入了其他的旋律,就像在水裡滴進了墨汁,樂章的主題就換了,成了變奏曲。

變奏曲就是改變了樂曲的主題,並以原來的主題為基本骨架,在基礎上加以自由發揮,形成新的樂曲。

只是一個二十歲的傢伙也敢隨便改動這種經典曲目?

“這傢伙...”

晏詩晴也愣愣地看著臺上那個正在拉鋸的傢伙,他怎麼敢這麼做?不想混了嗎?

“小陳,怎麼了,大家怎麼這幅表情?”

帶隊的領帶看了看左右問道。

“不知道啊。”

小陳陳希搖了搖頭,在褲子上擦了擦手心裡的汗,老師經常誇那家夥穩重、不衝動,叫自己像他學習,可現在這傢伙的表現,也配得上穩重二字?

老師真是看錯人了。

嚶嚶嚶~

臺上周謙不管別人怎麼議論,他的心思全寄託在琴上,靜靜地演奏著這首未來流傳度比較高的e小調變奏曲,原本是鋼琴曲,被他修改後,變成了小提琴協奏變奏曲。

他不知道能不能行,但不妨一試,輸了大不了第三。

“咦~”

臺下內維爾·馬裡納教授微微皺起了眉頭,

“聽著好像...很不錯。”

一開始聽到曲子變了,內維爾就覺得周謙在弄險,在走鋼絲,在千米高空中走鋼絲,只要一步踏錯,就會墜入深淵。

可要是沒有踏錯呢?

內維爾心裡一震,如果沒有踏錯,就意味著《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將會多出一首變奏曲,也意味著音樂圈將會多出一首新的演奏曲目。

這可不是件小事。

近些年雖然圈裡也出現了很多新創作的曲目,但質量大都不高,成不了經典。

這一首變奏曲不同,它的水平很高,完成度也很高,有成為經典的可能。

想到這裡,內維爾激動了,他盯著臺上的周謙,看著他在快速拉動著琴絃,就像看著他在鋼絲上行走。

他不由地緊握著拳頭,暗暗鼓勁,堅持住。

這時候不止內維爾教授一個人,旁邊也有幾個老家夥也緊緊地盯著舞臺,身體緊繃,連大氣也不敢喘。

嚶~

臺上的演奏結束了,最後的餘音還在音樂廳中徐徐迴響,周謙從音樂的意境中醒來,閉著眼睛,等了兩秒,發現周圍靜悄悄的,一點響動也沒有。

怎麼了?

他緩緩地睜開眼睛,發現臺下的觀眾依然安安靜靜地坐在位置上,沒有被魔法師悄悄瞬移掉。

難道演奏的不好嗎?

周謙有點疑惑,也有些遺憾,他彎腰鞠了一躬,提著小提琴轉身下臺。

譁譁譁譁~

就在這時,臺上忽然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周謙被驚在了原地。

他緩緩轉身,看到臺下觀眾,從第一排開始,一排排地站了起來,一邊起身一邊鼓掌,像是錢塘江的大潮,層層疊疊。

“哇喔~,太棒了!”

“真是精彩的表演!”

“周,你是個天才!”

觀眾中有人大聲喊道。

周謙笑了笑,走到了舞臺中間,再次鞠躬謝幕。

等下了臺,他的得分也出來了,99.5分,比大衛葛瑞特高出0.7分。

決賽第三項,他和大衛葛瑞特實力大比拼。

他先演奏了一首難度很高的《圓舞曲式練習曲》,接著大衛葛瑞特又演奏了一首難度同樣很高的維《原創主題變奏曲》。

然後兩人交換曲目,他來演奏《原創主題變奏曲》,大衛葛瑞特演奏《圓舞曲式練習曲》。

經過三輪競爭又精彩的對決,周謙憑著穩定持續的發揮,最終在總分上以高出0.5的成績,打敗了大衛葛瑞特,拿到了本屆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年組冠軍。

這也是他拿到的第一個國際比賽冠軍。

成績出來後,音樂圈一片轟動。

這一次竟然是周謙拿到了冠軍,而不是米國本土選手有小提琴王子之稱的大衛葛瑞特?

國際媒體也一片喧囂,眾多媒體記者跑來採訪他,興華社分社、美聯社、紐約時報、滾石雜誌等等,詢問比賽的事情,對賽事的評價,對競爭對手的評價,更多的是詢問e小調變奏曲的事情。

周謙在三天內召開了兩次記者會,做了五次專訪,每天不停說話,都成了說話機器人。

不過他的辛苦沒有白費,據說國內幾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全用了大篇幅報道他的新聞,稱他為天才音樂家、樂壇明日巨星、華夏十大青年音樂家等等。

連央視也在午間新聞和晚間新聞播放了他獲獎的影片資料,待遇相當高。

國外的主流媒體也著重報道了他獲獎的訊息,以及e小調變奏曲。

報道比較客觀,解釋了一下他獲獎的原因。

“...不在於演奏技巧上,而在於他對音樂的理解,在音樂上的創造力,以及對音樂的探索上,這種態度打動了我,以及眾多評委...”

主評委內維爾·馬裡納教授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周很有表現力,很有激情,更令人驚喜的是他的創作能力....我期待跟他合作。”

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洛林·馬澤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在媒體的宣傳下,周謙的名氣更上一層樓,變成了一個含金量極高的音樂家。

同時幾大唱片公司也盯上了他,以及那首e小調變奏曲,想要簽下他,拿到這首曲子的版權。

賣版權的事情周謙沒意見,這首變奏曲不是那張原創,他留著也沒用。

經過幾輪商談,華納用12萬美元+8%版稅分成拿下了e小調變奏曲。

至於成為簽約音樂家的事情他沒有答應,一個是自己正處於上升期,這個時候簽約不划算。

第二自己身後有文化部門支援,不缺少演出平臺。

第三成為簽約音樂家之後,就要接受公司的安排,發專輯、到處開音樂會、做宣傳,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他恰恰缺少時間。

他準備再過幾年,等自己再音樂圈名氣更大了之後再說。

那時候開一場巡演,賺的比現在跑一年還多,更划算一些。

“恭喜你啊,大音樂家周謙先生。”

晏詩晴翻著雜誌打趣道。

周謙一笑,“你也不是沒經歷過這一步,上次你拿到維尼亞夫斯基小提琴比賽金獎,一樣被人這樣稱讚,等你拿到帕格尼尼比賽冠軍後,你的名氣不比國際頂級小提琴家差,我現在比起你那個時候的影響力,還差很多。”

“不一樣的,你不止是小提琴演奏家,還是作曲家,嘖嘖,真厲害,你連小提去也會寫?你真是個天才嗎?”

晏詩晴盯著他眨了眨眼。

“不是,區區天才,也能配上我,大天才還差不多。”

“得瑟!”

晏詩晴白了他一眼,笑道,“還記得我們的賭約嗎?”

“賭約?什麼賭約?唔啊~”

周謙伸了個懶腰,走到陽臺上喊道,“今天天氣不錯,我們叫上蕭蕭出去逛街怎麼樣?”

“哼,癩皮狗!”

晏詩晴笑了笑,還是饒過了他。

過了會兒,蕭蕭也來了,三人又一起出門逛街、看時裝秀、在百老匯看演出、看電影...

玩了兩天,又要開始忙碌了。

在文化部門的安排下,他和晏詩晴先在米國開了幾場演奏會,後又飛去各地表演,進行文化交流。

忙碌了十多天,十二月下旬,他才帶著一些疲憊和巨大的名聲回到了國內。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