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煙火風味,燒烤的魅力!(補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華國燒烤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有導演琢磨著眯起了眼。

按道理來說,紀錄片這東西本身需要拍的很高雅,至少鏡頭感,畫面感都需要很乾淨。

可眼前的人生一串,實在是太過“髒亂”。

這要是托馬斯嘴裡華國燒烤的魅力,那這個所謂的魅力是不是有些太古怪了?

抱著迷惑的心思,很多觀眾繼續往下看去。

和舌尖上的華國具有文化藝術的內涵以及風味人間獨具特色和極有細膩畫面感的拍攝不同。

人生一串完全走了極端。

像是在很多導演看來特別重要的第1幕,也就是開場畫面。

人生一串竟然直接拍攝了大通門菜市場。

這在很多國外的紀錄片導演看來。

實在是草率的有些太過分。

可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當聽到獨具京味的解說詞出現的時候,一幫人竟然能耐著性子繼續往下聽。

西昌,位於大涼山下的安寧河谷。

發源於涼山彝族的長籤火盆燒烤,是整座城市最為常見的晚餐。

伴隨著解說詞兒。

眾多人看到了獨具煙火味兒的畫面。

髒,亂,差!

貨真價實的髒亂差。

升騰而起的那種燒烤的煙霧,還有那些在烤攤前,圍著小桌子坐著的身影。

還有停靠在路邊的小汽車,電動車摩托。

這些畫面順著整個鏡頭拉動,給人的第一觀感確實不怎麼美妙。

然而這些都只是在場很多國外導演的想法。

此時,幹了一天泥瓦匠活,正跟朋友圍攏著當地有名的燒烤攤吃飯的老徐,剛好看到了這個影片。

按原本他的審美,像這種紀錄片肯定是要劃過的。

但人生一串裡的畫面,卻和他們的生活如此相似,這就讓他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看,然後看著看著發現這還挺有意思。

不論是移動鏡頭還是航拍鏡頭。

他都看到了那些人圍攏在小桌前,對著桌子上的烤串兒大快朵頤的模樣。

然後聽著解說詞裡說這個地方總是在野性當中,充滿了秩序。

沒錯,誰說燒烤是髒亂差?

那只是生活的情趣和美妙的人間煙火。

就像此刻網上有人說:“ R國那個導演的燒鳥屋拍的確實很好,但和我們的生活實在是離得太遠了。

看著那些精緻的地方,然後看著那些屬於國外的獨特文化和色彩。

我本身就會有一種很排斥的感覺。

當然不是嫌棄別過的文化。

而是覺得這些東西和我的生活完全是不匹配的。

根本就從裡面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樣子。

但是從人生一串裡面,我看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看到了我們平時的煙火氣。

看到了自己和兄弟們喝著酒,然後擼著串的那種美妙的感受。

那種生活或許才是我願意去嚮往的樣子,才是我去不斷追求的樣子吧。”

這話說完了之後。

很多人也都開始在網上發表對人生一串的感想。

原本他們擔心被網上的人亂噴,因為此前很多人都在不斷吹噓《燒鳥屋》特別好看。

然後說人生一串拍的實在是太髒太亂完全沒有一個紀錄片應該有的模樣。

但有人挑了這個頭之後。

他們就不再壓抑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個省油燈:“我是覺得燒烤應該是一個美妙的返祖現象。

從石器時代開始。

幾十萬年間燒烤不斷進化,但總歸是萬變不離其宗。

就像人類的第1次快樂體驗,或許就是從圍成一圈,然後用火烤肉所帶來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十萬年,從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判官有筆:“很懷念曾經那些食慾色慾交織的夜晚和朋友,把酒言歡,肆意江湖。那是屬於我的年少時光,現在回想起來,那些日子都已經逝去了,不存在了!”

給我一把方天畫戟:“樓上的別這麼消極啊,有什麼大不了的。哪怕兄弟不在我們也可以擼串喝啤酒,啥話不說了,擼起!”

網路上的高雅人很多。

但其實更多的還是那些喝喝酒擼擼串,然後吹牛打屁的人。

這一類人並不是說他們太過低端,還是說他們的收入不夠。

只是因為他們本身就特別享受那種生活。

而鍾興,老徐。

以及更多華國的人其實都是這樣。

他們在秩序中顯露出野性,對著燒烤攤也曾哐哐哐一頓亂吃。

有時候煙火氣就是這樣。

在粗放當中顯露著豪爽。

在麻辣的肆意之內感受著濃重的豪情萬丈。

刷的一下。

一道巨大的火焰開始出現在觀眾面前。

很多國外的紀錄片導演就這麼看著那些人在托盤上烤著肉,然後擦著汗,卻又停不下嘴的模樣。

很多人內心深處極為意外。

覺得他們明明已經很熱了,為什麼還願意繼續在那火爐子那邊呆著?

難道這個燒烤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每天下午5點,肉食者都是自發而來。

置身於這個非常魔幻的氣氛裡,吃肉的幸福和滿足都得到了昇華。

解說詞極為恰當的出現,解答了他們的疑惑。

沒錯,之所以忍受著炎熱,最為重要的就是燒烤獨特的魅力,那就是好吃!

不好吃,誰來這幹什麼?

看著這幫食客夾起一塊肉,大快朵頤的模樣。

本身還有些嫌棄他們所處的環境有些髒亂的某個國外紀錄片導演,此刻卻情不自禁的一咽了口唾沫。

話說這個華國燒可真有這麼好吃嗎?

貌似還真有。

在那個名叫小二自助燒烤的地方。

解說詞把一個腦袋大的老闆請了出來。

還說這老兄是個嗜酒如命的傢伙。

第一次正對鏡頭,這哥們幾乎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把詞兒捋順了,然後開始傻傻的對著鏡頭,介紹自己。

這哥們說的很靦腆就像個小媳婦兒一樣。

“我叫小二哥,因為我在家裡排行老二,所以這個店的名字也就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

很樸實的話語,就跟華國很多身處底層的普羅大眾一樣。

老闆這會兒正採訪著,身後突然有人叫他。

緊跟著本性就暴露出來了。

只見他條件反射的對著身後來吼了句:“先別著急,採訪著,一會兒跟你喝酒!”

吼完之後再回頭,小二哥明顯有些尷尬。

然後他就開始給觀眾介紹起了自家的獨門大菜,那就是涼山小豬肉。

大塊兒的豬肉被醃製過,

放在燒烤盤上,滋滋冒油的感覺讓很多人食指大動。

然而這肉之所以好吃還不僅僅是因為有醃料,而是因為是從山裡跑出來的。

從食物過渡到食材的選擇。

整個轉場雖然不是那麼高雅美麗。

但也給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順滑感,情不自禁的就讓大家繼續往下看。

“我卻!沒想到吃個燒烤這麼講究還必須得是涼山彝族家裡的跑山豬。”

“那你以為呢。燒烤這東西啊,不僅講究火候和調料。

最為重要的還得是食材本身。

你說食材要是都不好吃的話,烤出來的東西能好吃嗎?”

“那倒也是,不過這些小豬還挺可愛。”

剛有觀眾說小豬可愛,下一刻他就看到鏡頭裡出現了彝族大姐處理小豬的手法。

這大姐的手法還真是挺老練,粗獷中透著講究。

處理豬之前還要燒乾蕨草和松塔給豬褪毛,而且這兩個東西裡所蘊含的香味會滲透裡,到時候烤起肉來會更加好吃。

“真的假的?這東西真能吃出清新而又充滿活力的意境?”

發評論的網友,在手機背後其實都已經開始咽唾沫了。

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涼山那邊吃頓烤肉。

眼瞅著本身還黑乎乎的豬,一下子被完全處理。

本來還在說豬豬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吃豬豬的人,這會兒都已經情不自禁的,開始瘋狂咽起了唾沫。

尤其是眼看著小豬被大塊大塊的分割開來,一幫人甚至想起了小豬被烤起來的樣子。

大塊的豬肉出現在鏡頭前,緊跟著是鮮紅的小米椒。

白的白,紅的紅。

緊跟著再搭配一些蒜汁兒。

最後再加入香味獨特的菜籽油。

小豬肉到時候就能烤出獨具特色的味道以及金黃色的麥子。

觀眾們跟隨著鏡頭狂咽著唾沫。

聽著老闆說這種肉被醃製完了之後,還得再放上一個小時入罐,到時候才能用大的竹籤子去穿。

好在他們不需要等這麼長時間。

兩三秒之後就能看到豬肉被竹籤穿起來的樣子。

沒有多好的工作環境。

也沒有美麗的構圖以及別的東西。

普羅大眾吃飯本身就是很普通且不高雅的存在。

然而這些並不影響他們對美食的追求。

就像是簽字穿完了肉之後,一盤一盤的端出來然後放在火上烤。

那種麻辣裡透著醃料的香味兒,肉香當中展現著火與滋味美感的味道。

就開始不斷刺激他們的味蕾。

傍晚6點的時間很快就到了。

一幫食客們掐著點過來,然後對著那些竹籤上的小肉肉就開始大快朵頤。

當然在大口吃肉之前,他們還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

那就是先把肉烤熟。

然而眼瞅著眾多食客開始烤肉的時候。

眾多國外導演裡忽然有人說:“像這種燒烤,不應該是考完了之後才給客人端上桌的嗎?怎麼能讓客人自己去烤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