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我等你們(求首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人誰啊?我怎麼從來都沒見過?”

“對呀,這次的公開課,該不會是掛著羊頭賣狗肉吧,按道理來說,即便不是兩彈一星的元勳,怎麼著也得是個有分量的前輩站出來演講啊……”

“所以他到底是誰?何德何能可以站在這個位置上?”

期盼著老一輩科研者諄諄教誨的年輕人們傻了。

他們有些不相信的看著電視屏幕。

眼前這位戴著眼鏡的中年人是誰?

很多人根本不認識。

電視機前,手機上,眾多觀眾一臉茫然的看著那個戴著眼鏡的圓臉男人,然後看到電視上彈出對他的介紹。

他叫潘偉。

是科學院的院士。

院士這個身份的分量確實很高,觀眾們在看到他的這個身份之時,很多質疑的聲音也都小了不少。

但心裡多少存著一點疑惑。

國內有上千位院士,為什麼選擇這位上來演講?

剛有這樣的疑問,一旁的主持人薩寧就已經引導著嘉賓,問出了觀眾們想問的問題。

“潘院士您好,歡迎您來到開講吧。

首先,我是想替網友們問問,您為什麼來咱們這檔節目。”

節目錄製這幾天,很多網友都對參與錄製節目的嘉賓猜測紛紛。

而節目組本身,其實沒想著問這麼犀利的話題。

可是潘偉那邊強烈要求加上。

“為什麼來這?其實和我看的一部電視劇有關。”

“電視劇?”薩寧疑惑的看著他。

“對,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功勳》。”潘偉點了點頭。

聽他點出功勳,在央影片看公開課的這幫年輕的網友,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什麼情況啊?這傢伙!該不會跟功勳幕後的某些人達成了利益關係吧?”

“不應該啊,功勳這麼火,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利益宣傳。”

“那倒也不一定,央視一套的《使命》最近就挺火,雖然比不上功勳,但是收視率那邊追的也是特別緊。”

“所以這個院士是為了功勳這檔節目加油吶喊的?”

“可不是,要是找那群老一輩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有可能為一部電視劇宣傳嗎?”

這話說的很多人一愣。

然後覺得還真有那麼點道理。

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不會為了銅臭之物幹出違反自己原則的事。

可是年輕一輩的科研工作者,好像就沒有那麼強的堅守了。

所以他是很可能為了功勳而站臺的。

很多觀眾抱著這樣的想法繼續往下看。

然後就聽到薩寧問:“您是研究哪個方向的?”

“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資訊和量子力學的基礎問題方面的研究。”

潘偉很沉穩的回應。

然後網友們又炸鍋了。

且不說這個量子光學量子力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就這些,跟兩彈一星有關係嗎?

網友們一生氣,底下的評論就多了。

“什麼情況?兩彈一星元勳的演講,怎麼變成那個什麼量子力學了?”

“就是說嘛,都不是一個領域的研究,為什麼他會站在這?我們要的是為兩彈一星作出奉獻的前輩,而不是這個只知道蹭熱度譁眾取寵的傢伙!”

“這裡面難道有什麼貓膩?”

網友們的言語很犀利,然而對早就已經收集了相關問題的節目組來說,他們還是把網友的想法問了出來,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潘偉同意的情況下。

“其實潘老師,在請您之前,我們節目組這邊還挺躊躇。

畢竟網上很多觀眾都在期待這次過來的是參與過兩彈一星的元勳。

可我們節目組最終請來了您。

我聽說當時請您的時候,您也挺猶豫的,那是什麼讓您最終決定過來的呢?”

眼看著薩寧的話語比他們說的都要犀利幾分。

好些網友們對於臺上的潘偉多少就有了些同情。

畢竟這位說的話太犀利了。

直接在央視的節目上問出這種話,就差沒說,這裡面是不是有貓膩?

然而好大一群網友覺得薩寧幹的漂亮。

像這種背後有利益紐帶的人,就應該被撥開面紗。

可對於熟悉節目錄製的人來講,他們卻覺得這事有反轉。

當然得有反轉,要不然節目怎麼可能播出來?

果不其然。

面對這位極其犀利的話語。

一身灰色西裝的潘偉停頓了片刻,臉色有些不自然。

可緊接著,他像是堅定了某種信念,看著鏡頭,很是嚴肅的說:“之所以過來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因為看了功勳的無名英雄餘敏這個單元感慨萬千,其次,也是因為功勳這部劇的導演跟我說。”

說什麼?

眾多年輕網友盯著螢幕。

他們倒是要看看這個巧舌如黃的傢伙,能說出什麼大道理。

然後就聽他講。

“他說,像我這樣的科研人員,應該站出來,不應該一直隱藏在幕後。

說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已經不需要讓我們繼續隱藏,隱藏到不被自己的家人親人所看到,隱藏到不被他們所理解,隱藏到和夫妻親人之間的關係產生裂痕,甚至和他們分道揚鑣。

他還說,先輩們的偉大需要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繼承。

我們是應該記住他們的功勳,但更應該懷揣著先輩的追求和夢想,去為了國家而不斷探索,去追求國家所需要的,更新更前沿的技術!”

這段話說出去的一瞬間,彷佛帶著千鈞之力,就這麼直接壓在眾多年輕網友的身上。

這一刻的很多人,能很明顯感受到螢幕前那位戴著眼鏡,看起來很是嚴肅的中年人對先輩的尊重。

可除了尊重。

他們更看到了那位的不斷探索,以及對前沿科技的不斷追求。

是啊,作為年輕人,他們除了緬懷先輩的成就之外,難道不能做別的嗎?

口口聲聲說要讓兩彈一星的元勳過來演講,可像這種類似的演講,他們還沒聽夠嗎?

剎那間很多人開始迷茫起來。

他們不曉得自己對科研工作者的尊重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

更不瞭解如何幫助科研工作者,甚至是成為他們。

而在鏡頭前。

那位戴著眼鏡目光嚴肅的中年人潘偉說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

“是,我們應該感謝先輩們的努力,如果不是他們,我們不可能站在這,享受著更好的生活,可除了感謝之外,我們能做的還有什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啊,他們能做什麼?

捐款?

還是在網上刷評論?

這些貌似都沒什麼用,畢竟他們沒錢,而且科研也不需要這些轉變起來極為迅速的評論。

也是在這一刻,他們把目光投向潘偉,就聽這位說道:“在我看來,如果新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喜歡科研,那麼就更應該投入到相關的學習當中。

我們都清楚,科學相信天賦。

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科學更相信汗水與努力!我們大家不一定都有天賦,但卻絕不缺少努力。

或許努力過後不能讓你成為科學界璀璨的明星,但也絕對會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科研人員。

這個我向大家保證!”

他的演講康慨激昂。

彷佛在一瞬間能夠點燃很多學生內心深處的火焰。

“電視機前網路前的年輕學子們,作為瞻仰著先輩榮光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科學研究者。

我在這裡真切的希望,如果你們真的喜歡科研愛好科研,都可以在考慮清楚了之後,加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當中。”

“或許在科研裡你們會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東西,找到自己的興趣,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而我,做為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也會真切的等著你們的到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