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平定四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復正女皇登基之後,葉子明被封為虎威親王,葉思文當選新內閣的第一任首輔,在江南蟄居的錢謙益也出來了,他和趙文昌擔任了內閣次輔。

楊雲做事循規蹈矩,就任上議院議長。

至於下議院議長,則由大明最大商號遠洋商號的大掌櫃馬欣惠擔任,當然,江南商會的會長也少不了一個下議院議員的位置。

其他十二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官員,都是由葉思文精心挑選的官員擔任,他們通過考核上崗,當然,考核的方式是葉思文定下來,方法很科學,選拔出來的人才大可放心任用。

朱薇娖在南京登基的訊息迅速傳到了大明的各個省份,原本還在觀望的省份見大勢已定,紛紛表示了對南京復正朝廷的效忠。

不效忠也不行了,現在南京復正朝廷掌握了大明最富庶的五個省份,外加江西、湖廣兩省,以及保持中立西南五省,南京復正朝廷已然成了氣候。

現在南京復正朝廷一共有野戰軍隊二十餘萬,其中大明本國軍隊十四萬、倭國葉龍三萬援軍,宋國趙文昌三萬援兵,這些部隊都是新式部隊,不僅武器精良,而且紀律性極高,作戰勇猛,任誰也不願意和他們對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反觀北京崇禎朝廷,除了京師和遼東還在崇禎朝廷的控制下,其餘的省份都已經撥亂反正了。

當這些訊息傳到朱由檢耳朵裡面的時候,朱由檢不由得大怒,連他的女兒女婿都背叛了他,這足以說明他已經眾叛親離了。

正當朱由檢暗自鬱悶的時候,周喬突然來報,蒙古人突然糾集了幾十萬大軍進犯北方邊界。

蒙古人都好些年不鬧騰了,為什麼現在又還是鬧騰了?

周喬告訴朱由檢,蒙古人鬧騰的原因,是因為他斷絕了蒙古和南方商人的商路,蒙古人的羊毛賣不出去,不來尋你朱由檢的晦氣,尋誰的晦氣。

當然,這其中還有沈如的功勞,沈如把趙克文解決了之後,又馬不停蹄的奔赴北邊忽悠蒙古人,在沈如的忽悠下,蒙古各個部落拋棄成見,糾集大軍,前來向朱由檢討要一個說法。

聽見這個訊息,朱由檢好像突然老了十多歲一般,一臉的暮氣,葉思文已經把他所有的道路阻攔了,讓他無路可退。

最後,瘋狂的朱由檢準備抽調精銳的遼東軍入關抵抗葉思文的叛軍,朱由檢這樣做,無異於將葉思文辛辛苦苦打來的遼東拱手讓給了蒙古人。

現在遼東巡撫是史可法,史可法倒是一個忠君愛國的好官員,他從葉思文釋出檄文以來,就開始向朱由檢寫信,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不過遼東大地並不是史可法和遼東軍的天下,因為山東屬遼東半島上,還住著一群兇悍的傢伙,這就是甄三石帶領的虎崽子騎兵。

在葉思文的關心下,虎崽子騎兵發展很大,現在有將士三萬餘人,著實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所以史可法一直不敢抽調精銳的遼東軍入關幫助朱由檢打仗。

史可法正在瀋陽遼東巡撫府批示公文,巡撫府的門子突然跑進來,道:“大人,朝廷派人來了。”

史可法大手一揮,道:“快請!”

不多時,一個中年人和遼東軍事長官滿桂笑呵呵的走了進來。

史可法連忙迎上去,向兩人拱了拱手,道:“滿將軍,你怎麼來了?”

滿桂呵呵一笑,道:“這不,朝廷的使者沈大人剛剛在我那裡宣了旨,他說還要在巡撫大人這裡宣旨,我想著許久沒有來看大人了,於是也跟著來看看大人。”

“滿將軍有心了!”

史可法微微向滿桂行禮,又向滿桂身邊的沈大人道:“沈大人遠道而來,本官沒有及時迎接,當真是慚愧啊!”

沈大人淡淡一笑,突然如同變戲法一般拿出一份聖旨,說道:“史可法接旨!”

史可法立刻跪下,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大人朗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令,遼東巡撫史可法總領遼東、朝鮮軍務,嚴防蒙古人渾水摸魚,將遼東重新奪走……”

這份聖旨把史可法聽得一愣一愣的,前兩天朱由檢不是讓自己帶兵入關解決關內困局嗎?現在朱由檢怎麼突然又讓自己繼續嚴防遼東了,恐怕這裡面有膩歪吧!

沈大人念罷,將聖旨遞給史可法,道:“史大人,接旨吧!”

史可法連忙接過聖旨一看,立刻發現了聖旨的不妥之處,在聖旨的後面,用的不是崇禎皇帝的玉璽,而是用的復正女皇的印璽。

史可法大怒,道:“這是葉思文矯詔!”

“史可法,你好大的膽子!”

負責宣旨的沈大人大怒,喝道:“史可法,你居然敢將陛下的聖旨擲於地上,你不要命了嗎?”

史可法同樣很憤怒,道:“這是葉思文的矯詔,我永遠不會接受,在我心裡,大明只有一個皇上,那就是崇禎皇帝,來人,把這個假傳聖旨的人給本官拉下去……”

“史大人,你就不要執迷不悟了!”

突然,滿桂拉住史可法的手,道:“史大人,今上失德,已經失去了天下民心,復正女皇登基,那是大明兩京十三省都承認了的事情,難道你還想要否認嗎?這才是民心所向啊!”

史可法大怒,道:“滿將軍,你?”

滿桂耿直的點了點頭,道:“我現在已經撥亂反正,向南京復正朝廷表示了忠心,史大人,識時務者為俊傑啊!”

史可法道:“我就是一個不識時務的人,不行,我現在馬上要帶兵去北京保護皇帝陛下!”

“哼!”

旁邊的沈大人冷哼一聲,道:“史大人,你把遼東的軍隊帶走了,遼東該怎麼辦?難道拱手送給蒙古人嗎?你可不要忘了葉公爺是怎樣才帶著軍隊打下的遼東,你這樣做,其實不是讓葉公爺的一番心血付之東流?”

聽了沈大人的話,史可法頹然的後退了兩步,其實他也是反對調兵入關的,因為蒙古人就在邊界虎視眈眈,只要遼東軍入關,蒙古人分分鐘都能一口把遼東吃下去,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朱由檢為一己私慾,架空葉公爺,殺害葉首輔,殘害正義的學生,現在又不顧蒙古人的威脅要調兵入關替他打一場根本不可能打贏的戰爭,可見,朱由檢心中根本就沒有大明!這樣的皇帝,還值得我們效忠嗎?我們應該忠於的,不是他朱由檢一個人,我們應該終於的,應該是我們大明的人民!”

沈大人的話擲地有聲,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讓史可法終於撥開迷霧見到了真相。

史可法抬起頭,喃喃的念道:“忠於大明的人民!”

史可法看著沈大人,問道:“你到底是什麼人?莫非你就是傳說中縱橫蒙古滿清西南五省,搞定南京聶雲的沈如?”

沈大人微微一笑,道:“看來我的名聲越來越大了嘛!”

半個月之後,葉思文收到了史可法歸附的訊息,朱由檢最後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消失。

就在沈如搞定史可法的時候,吳三桂帶著一隊在駱回那裡借來的錦衣衛來到了德州前線。

吳三桂原本是想把裝病進行到底,堅決摻和到這件事情中,但是他的老婆陳圓圓告訴他,男兒漢,自當做出一番事業,現在正是他建功立業的時候,豈能裝病?

於是,在陳圓圓的勸說下,吳三桂再次披上了戰袍向朱由檢請命,要求親自帶兵出征葉思文。

朱由檢見吳三桂願意出山相助,大喜,立刻承諾,只要吳三桂帶兵了滅了葉思文,就封他為平南王。

其實朱由檢完全錯誤了,吳三桂並沒有和葉思文作對的膽量,他只是想瓦解朱由檢最後一點抵抗力量罷了。

吳三桂來到德州前線之後,立刻接管了衛國軍,吳三桂乃是衛國軍的老領導,他一來,祖成茂自然只能乖乖的退位讓賢。

不過吳三桂似乎並不滿足於祖成茂退位讓賢,他以作戰不利和屠殺學生的罪名逮捕了祖成茂,讓錦衣衛抓去京城候審。

不過祖成茂並沒有押往北京,他被押往了南京,在那裡,他將會受到最嚴厲的審判。

吳三桂重新掌控衛國軍之後,立刻向主持德州一線戰事的威遠大將軍馬躍取得了聯絡,他表示,自己願意歸附平遼國公葉思文。

就此,德州一線的戰事結束,得到充分補給的衛國軍調轉槍口,開始向北京進發。

大明崇禎九年十月初一,葉思文再次來到了北京城的下面,想想去年的今天,朱由檢在此迎接平定遼東的葉思文歸來,一年後的今天,兩人反目成仇,葉思文即將帶兵攻打北京城,想想都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其實葉思文的大軍早已經將北京城圍了一個水洩不通,現在北京城的守軍不過兩三萬人,若是想要攻打,幾天時間就可以打下來。

但是葉思文之並沒有下令攻擊,因為他在等待,等待北京城不攻自破,他相信,不久之後,北京城頭就會掛起白旗。(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