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經濟與法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付雨田抿了口茶,突然對郭麒雲問道:“付某聽聞郭團練是個胸懷大志之人,不知閣下對未來本縣經濟之發展方向有何規劃?”

郭麒雲聞言一愣,接著看向了劉書槐,卻只見劉書槐笑眯眯的對著自己點了下頭。

這是組團考我來了?

他想了想,便清了下嗓子道:“民生為先,咱們既然統攝了縣政,讓老百姓能吃得飽穿得暖就是頭等要事。之前聽我大哥說過,咱們這地方老百姓好種大煙牟利,種莊稼的反而少。以後要逐步在全縣境內消取締大煙種植,讓糧倉豐盈起來。另外,前兩年的災荒,造成了不少荒地和大量的流民。我們應該安置流民並鼓勵他們開墾荒地,同時制定新的稅收政策,最大限度減少老百姓的負擔。”

付雨田點了點頭,道:“民生之道,是為經濟之根本,若民不聊生,何以談經濟發展,郭團練之舉大善!”

隨即他皺了皺眉頭說道:“可此兩項舉措雖是惠民減負,卻也將大大減少本縣的財政收入。別的不說,煙稅一項便可佔全縣稅收的十之一二!減稅、補貼新稅政,預計也要減少稅收之一成。如此大的虧空,郭團練可有應對之舉。”

郭麒雲雖然並不懂得經濟,但這一年來他所經歷和看到的,加上對後世社會民生的瞭解,很多想法早已在他的心中形成。

“種植大煙看似能提高稅收,但其實只是竭澤而漁的做法,而且貽害遠遠大於稅收所得。補貼農民鼓勵開荒,前期或許沒有什麼收益,但卻是能長久獲利。”

“至於彌補財政上的虧空,我認為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改革。架橋鋪路、興修水利、發展工商、開拓貿易、義務教育,增加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從而全面刺激本縣的經濟!”

劉書槐欣慰並興奮的拍了一巴掌,付雨田、烏琦二人卻皆是不可思議的望向郭麒雲。

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手裡拿槍的武夫能有這樣的眼界和抱負!

郭麒雲沒有理會二人的驚訝,他接著說道:“老百姓有錢了就會去消費,商戶賺錢了就會交更多的稅,這樣政府的錢庫才會更充實。說一千道一萬,只有老百姓的飯碗是滿的,兜裡的錢包是鼓的,咱縣裡的賬面上才能源源不斷的冒出銀子來。所謂民富則國強,就是這個道理!”

這回不光付、烏二人,連劉書槐的眼中都冒出了激動的光芒。

“好一個民富則國強!~”

付雨田拍了下大腿,一下站了起來,他興奮地在屋子裡轉著圈兒踱了幾步。

接著對郭麒雲和劉書槐一抱拳道:“郭先生,正平兄,付某願盡微薄之力,與二位一同振興涼城之民生經濟!”

劉書槐哈哈一笑說道:“若得文溪兄相助,萬事皆可為!”

郭麒雲也一抱拳說道:“歡迎付先生加入我們的團隊~”

這時,一旁的烏琦卻是咳嗽了一聲道:“烏某對郭先生的眼光和抱負十分的敬佩,可從國到家皆有規矩,做事若是少了規矩便會亂了套。這律法便是規矩,不知郭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郭麒雲略想了下,便看著烏琦說道:“烏先生,我對律法是門外漢。但我知道,法律是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的基礎。”

“在我老家有一句話,是對法律最好的詮釋。”

烏琦問道:“哦?什麼話?”

“立法為公,執法為民!”

話音剛落,烏琦一直板著的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恍然和激動地神情。

他拱手對郭麒雲道:“吾今日得此語,餘生可為座右銘也!”

之後,烏琦卻嘆了口氣道:“然法雖正,律也公,但卻有二事使得法律不能公正,郭先生是否能解我的疑惑?”

郭麒雲也一抱拳道:“烏先生請說,我一定盡力回答。”

“一者,便是執法之人往往知法犯法、貪贓枉法,更有監察機構同流合汙,令國有法而不得行。”

“二者,便是百姓不懂法,且怕官。告狀伸冤本是民之權利,可往往卻弄得層層推諉,百姓求告無門。致使老百姓怕官司、不敢告狀,想告狀了卻又不知道去哪裡。尤其是在農村,竟是多用民俗通行之法,甚至家規族規來代替國家法律。”

“不知此二點,郭先生可有高見?”

郭麒雲輕輕的嘆了口氣,便說道:“烏先生,你所說的這兩件事情,在任何一個時代和國家都有這種現象存在。可大多數時候,是很難依靠政府本身去解決問題的。”

“但在我老家那邊,卻有一些做法值得在涼城縣去嘗試和推廣。”

烏琦坐直了身子鄭重的說道:“願聞其詳!”

“首先,是全面普法。明確法律條文,並組建普法隊在全縣鄉村宣**律,讓老百姓認識法律、瞭解法律、依法營生,學會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從而斷絕貪官汙吏欺負百姓不通律法而巧立名目迫害民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次,逐步建立專門的鄉鎮司法機構,以取代鎮長、區長代行轄區司法的局面。同時,建立百姓通道和縣長信箱。在縣公署大門旁設立一個箱子,老百姓告狀有阻礙的,可以直接投狀子到縣長信箱裡,讓下邊的官吏無法阻撓百姓的伸冤。”

“最後,提高公職人員待遇的同時,對相關貪腐官吏施以重典。讓公職人員從不敢伸手,到不願伸手!不過,這些都需要數年的時間去建立機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效的。”

烏琦聽到郭麒雲的話陷入了沉思,可在他的眼中,卻分明有著一簇火苗。

烏琦雙手抱拳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郭團練方才所言,就讓它在涼城生根發芽吧,烏某願意以身實踐!”

郭麒雲也一拱手道:“我相信烏琦先生一定能還涼城的上空一片青天~”

劉書槐哈哈一笑道:“今日心情大好!~烏琦大哥,付老弟,兄弟,咱們今天下館子,我請客,一定要喝他個痛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